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找個人當榜樣

教養這件事

汪培珽
user

汪培珽

2016-08-30

瀏覽數 22,700+

找個人當榜樣
 

本文出自 2016 / 9月號雜誌 哈日新主張 風格就是商機

這是事實,也是氣話。當孩子的做人態度出現問題時,我不能當作沒看到。我一度想要起身去罵人,但硬是將自己壓了下去。想了想真是氣不過,二度又想起身去劈開她的房門,我甚至都感覺到盡情發洩情緒的痛快。就在此刻,腦中閃出一個人影——如果今天是孩子的爸爸,不管他有多生氣,都不會這樣對孩子說話——既然他可以這麼有修養,我也能。我三度將自己死死地壓在書桌前,不讓自己起身。

不是說父母不可以「教訓」孩子,且不論我們只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就算不是,也要拿捏好時間,教訓才能發揮最好的功效。能在氣頭上忍住不說話的父母,少之又少。發個金牌給我吧。

事發後不久,從姊姊很快地就不那麼生氣來看,我發現了一個祕密:父母的忍讓,孩子更有空間反省自己。不然,我已經被你罵過了,該有的處罰也得到了,我們倆不相欠;既然我不欠你什麼,自然也不需要對剛剛的不禮貌,覺得有什麼過分之處。

管教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恐懼

我忍到了第二天早上。其實,忍耐的最高級,應該是要等到孩子放學。一大清早,不是管教孩子的好時機。我前晚準備劈開房門要說的氣話,一句也沒說,但卻直指問題的核心:「世界上除了媽媽,有哪一個人,你請他幫忙,但他拒絕你,你卻會大聲指責抱怨他的?」

從孩子的表情我知道,答案是沒有。「幫忙」的意思,就是別人有權說Yes,也有權說No,你都必須心平氣和地接受。我沒再接著多說什麼,有些事,點到為止就好。孩子又還沒長大,偶爾對父母發點小脾氣,不必太小題大做。

我們身邊總有幾個榜樣——不大聲說話、不橫眉豎眼、不得理不饒人、不不吐不快——當無法抵擋心中熊熊怒火時,快點搬他們出來當榜樣,對事情很有幫助。我先生、我婆婆、我公公、我媽媽,都是我的榜樣;我沒看過他們生氣罵人的樣子,你相信嗎?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後記:

到底是什麼事這麼生氣,我竟然一點也記不起來,一點點都記不得了。這也是我不贊成罵孩子的原因之一:孩子也不會記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但卻會記得對父母的恐懼。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恐懼,並不是管教的目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