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豬愛滋病的藍耳病,會破壞豬隻的免疫系統,造成母豬流產、產下死胎,也會導致小豬的呼吸道感染、肺部缺氧、發炎,病豬的耳朵會變成藍色,還會經由接觸,傳染全豬場。
美國豬農每年因此損失6億美元。台灣豬農也有同樣困擾。
母豬流產率減少八成
成立於2008年的瑞寶基因就對此展開研究,開發出標靶型次單位疫苗,能啟動細胞的免疫反應,殺死病毒,2012年拿到台灣藥證後,一上市就賣了91萬劑,直到2015年,增加到140萬劑,市占率達五成五,還威脅到外商藥廠在台灣原有的霸主地位。
「我的豬現在長得比過去好!」屏東縣的豬農陳韋志笑開懷,因為瑞寶疫苗能改善母豬流產,死亡的小豬也減少。
根據瑞寶的實驗,母豬流產率減少八成,小豬體重增加,育成率可達九成。
這支疫苗從研發到製造,都是台灣一手打造,2015年並獲得俄羅斯、菲律賓的藥證,進軍當地市場,是台灣農業生技進入國際的一例。
2015年,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也將瑞寶評選為只有約30家入榜的「標竿生技」名單中。行政院舉行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時,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丁詩同也特別介紹瑞寶,顯示台灣除了農產品之外,動物疾病藥物也能夠外銷。
技轉產學合作 一圓製藥夢想
年過六旬的瑞寶董事長章修綱,正是這支動物疫苗的推手。
畢業於北醫藥學系的章修綱,於35歲那年,創辦瑞安大藥廠,在桃園縣觀音鄉興建工廠,生產學名藥。2001年,創辦生寶臍帶血,在少子化時代來臨的前夕,帶動臍帶血儲存風潮。
2003年爆發SARS,他發揮想像,希望能開發合成免疫增強劑,讓SARS病人施打,對抗病毒。
章修綱知道動科所正在研究綠膿桿菌外毒素,或許可以嘗試,便取得技轉,進駐育成中心,在實驗室裡合成。
過程中他發現,綠膿桿菌外毒素還可以治療豬藍耳病,引發了興趣,從此便走進了動物用藥世界,發現疫苗商機,因而在2008年設立瑞寶基因。
「動科所技轉的產學合作模式,幫我實現製藥夢想,」章修綱說出了心中感謝。
相識20多年的台大藥學系特聘教授陳基旺回憶,章修綱其實是台灣第一批參加科技部產學合作的業者,當時他到處參加演講,向人說起想要做藥,大家都笑他,紛紛說不可能。
但是,1995年,章修綱成立瑞安大藥廠不久,就前往英國進行高血壓藥臨床試驗,創下了台灣學名藥廠先例。
他也和學界合作,以無牆實驗室的模式,支持學者研發,至今從陳基旺技轉了十項專利。
章修綱還返校進修。1999年,清大生命科學院開設暑假開設人才培育計畫,已經創業當老闆的他,仍去參加,在實驗室裡從DNA萃取蛋白質,「高中實驗室學到的知識,多年之後,才有機緣動手操作,」他笑著說。
清大生命科學院教授張大慈表示,學名藥業者裡,少有人像章修綱這樣主動學習的。她審查過瑞寶向經濟部申請的科專補助計畫,看到章修綱親自參與申請藥證,自己管理計畫,還詢問法規專家,不會只丟給研發人員。
現在,章修綱希望將豬疫苗技轉到國外藥廠,今年將在韓國、越南、泰國等地申請藥證,希望有朝一日能躋身國際動物藥大廠。
儘管瑞寶基因的公司財報,就如同絕大多數生技類股一樣,還在虧損,2015年全年每股虧損2.4元,但那是因為投資生產設備,才會如此。
章修綱認為,一旦全球市場打開後,開始獲利的日子,應該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