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黃幸強維持團結淨化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1-05-15

瀏覽數 13,100+

黃幸強維持團結淨化
 

本文出自 1991 / 6月號雜誌 第060期遠見雜誌

問: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軍人的角色也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你如何領導屬下適應變局?

答:台灣自從解嚴後,社會、人心都在變。軍人在這種變局中。最大的責任是,在維持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的同時,遵守分際,不參與、干預政治。

不過,我們對情勢變化也要有認識,知道敵人是誰,對軍中產生破壞力的因素是什麼。因為軍人是由社會不同管道進來,什麼人都有,如果觀念不正確,可能在是非辨別和敵我意識上就很模糊。

所以,現在我們最主要的責任就是,維持軍中的團結與淨化,使大家有共同的認知,堅持理念,朝既定的方向邁進。我們也希望,社會的變化不要影響軍中,不正當的言論也不要污染軍隊,使軍中永遠有單純的思想。

現在軍中有很多年輕人,意識型態與過去傳統的軍人不同,這些需要教育、導正。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觀念一致,信心堅定,完成我們的使命。

敵我意識絕不鬆懈

問:開放大陸探親後,兩岸民間交流頻繁,如今動員戡亂時期也已結束,兩岸關係重新定位,請問在培養軍人敵我意識上,是否碰到困難?如何克服?

答:天安門事件、東歐共產國家的改變、東西德的統一,都給共產主義造成很大的衝擊,證明在今天這個科技時代裡,專制政體沒有發展的空間。

今天我們灌輸官兵的敵我意識,強調海峽兩岸四十年的對峙,大陸雖然在空間、人口、資源上都占絕大的優勢,但為什麼人民生活比台灣落後呢?可見大陸的制度出了差錯。

另外,中共不管在外交、經濟、文化或軍事上,都對台灣採取敵對態度,並且不肯宣布放棄武力犯台,敵我意識絕不能鬆懈。由於海峽兩岸逐漸開放,資訊自由流通,這些訊息比過去我們的宣傳更為有效。

動員戡亂終止,並不見得海峽就有和平,敵我情勢並沒改變,軍方更要提高敵情警覺。

問:過去無論是大環境或軍中,都比較強調威權式的管理,現在情況有很大的轉變,但是服從命令又是軍人的職責。這兩者會不會有衝突?軍中的管理模式是否調整?

答:軍中不論怎麼改變,它的傳統一定存在,那就是倫理和服從。年輕一代進入軍中,初期不一定習慣,這就要靠教育。現在軍中也受到社會上的影響,碰到不如意時也許會反彈。但我們要灌輸他軍中命令的尊嚴。

不過,我們在要求貫徹命令的同時,也要求幹部,命令下達前,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管理必須是開明的,不同意見可由不同管道反應出來。我們在軍隊裡強調的是合理的管理,懂得人性的管理。

問:李總統去年指示,五年內裁軍二0%,其中以陸軍裁減最多。陸軍將如何因應?

答:精兵政策是國家的基本政策。陸軍十多年來一直在降低兵力,但降低的速度必須配合當前情勢的發展。今天大陸並未放棄對台動武,如果兵力降低過多,沒有立即應戰的能力,就沒有國家安全。

因此,我們裁軍,是要精簡無用的、戰力較次要的單位,主要戰力的單位還是要維持相當數量。

問:解嚴之後,言論開放,過去軍方給人神祕的感覺,如今面對外界的種種批評,要如何調適?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答:我身為職業軍人,對這點深有所感。軍中有很多事情,必須絕對機密,無法對外公開,否則開底牌,等於告訴敵人我在做什麼,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這樣做。

有人對軍中曲解,那是因為他們不瞭解全貌。軍中有很完整的制度,很嚴密的組織,不可能浪費一分錢。任何編訂的預算都不能變更,買這個的錢絕不能買那個。而且任何預算都經過法定程序,在監察、主計共同監督之下完成採購作業。

我們現在局部開放預算,部分保密,部分公開,希望透過立法院審議程序,儘量讓全國同胞瞭解國防預算怎麼使用。

最近有立委對我個人的操守提出質詢,這對我的人格是極大的污衊,內心相當痛苦。軍中有健全而嚴格的監察與主計制度,假定有不法行為,我能發展到現在嗎?

一本週刊將我八年前花三百多萬元在山坡地所購買的一間房子,誇大為千萬元的豪華別墅,與事實相符嗎?凡是購買房子的軍公教人員都是貪污所有嗎?立法委員在院中發言雖有免責權,但也不能僅憑未經查證的匿名信,而經由傳播媒體造成個人的傷害。本案目前國防部正調查中,縱使調查我沒有問題,但也已經傷害了我,誰又能洗清我的冤屈,還我清白?

軍人不干預政治

問:民進黨員在軍中的處境如何?是否有個人的政治空間?

答:我們沒有、也不必調查軍隊裡有多少民進黨員。但軍中有規定,不准小團體活動,任何政黨都不可以,以保持軍人不干預政治的基本立場。除此之外,我們並未用有色眼光看民進黨員。

問:請問軍方目前如何吸收人才、訓練人才?

答:陸軍軍官由陸軍官校培養,官校分為專科班和正規班,兩者受訓和服役時間不一,但發展機會是一樣的。官校畢業後可進入兵科學校深造,之後可接受指揮參謀教育和戰略教育。

目前科技進步,軍中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所以人員素質要不斷提升,訓練工作非常重要。

軍中最重要的就是選、訓、用三者結合,發掘真正的人才。這需要完整的人事制度,建立標準和條件,才能求得公平。

軍隊中這麼多人,職務卻有限,不可能每個人都齊頭並進。階級愈高,機會愈少,總司令必須以全陸軍的眼光來衡量人員的優劣,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

採買裝備不沾錢

問:我國在國際間採購武器,向來困難重重,請問有何方法可以突破困境?

答:因為中共和美國有邦交,基於「台灣關係法」,軍售多少受到限制。這麼多年來,我們和美國之間關係仍然密切,也有若干突破,但還是有不少限制,尚待繼續努力。

也有人對軍售有誤解,甚至以為總司令在這方面不清不白,這完全是不懂政策和制度。

舉例來說,如果陸軍基於建軍目標需要某種裝備,提出後要經過國防部分析評估,核定後建案,提出預算,然後向美國申請。獲得同意後,由採購團依國外採購法定程序作業,總部不直接接觸商人,錢也不在我們手上,交易完成後,再把裝備給我們。

(林蔭庭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