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經濟成長趨緩,股、匯市及原物料市場劇烈震盪,多數投資人荷包縮水。展望2016年,全球將陷入低成長,投資策略該如何擬定?
整體而言,2016年是「禍福難料」的一年,如同投資界盛行的一句話:股市沒有專家,只有贏家跟輸家。投資者只能在變動市場中,找出相對穩健標的。
新年伊始,《遠見》特別彙整各家投顧、投信、券商的看法,提供投資人參考。發現各家有志一同,均認為歐美等成熟國家,及中國、印度、新興市場是最被看好的區域。
油價、原物料有機會回升
元大投顧副總經理王誠宏預估2016下半年「非美貨幣」再貶有限,油價或原物料有機會築底回升,新興市場也會跟著否極泰來。成熟國家如美日歐,新興市場的中國、印度都值得關注。
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預估,2016年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都將優於2015年,但上半年傾向休養生息。但在過多資金追逐少數安全的資產下,歐美股市將是強者恆強現象。
此外,產業景氣欠佳者,將促使減產及企業購併更為頻繁,有利股價表現。而在貨幣持續寬鬆下,莊明書認為,中國將是2016年最有機會出現轉機的市場,或許還可間接帶動過度修正的原物料與新興市場。
富邦證券副總經理郭永宜也看好美國、中國與印度。
由於歐洲將持續擴大寬鬆貨幣政策,預估是最吸金的成熟市場。而新興國家方面,中國與印度均處於經濟轉型期,受惠於改革商機,長線發展值得期待。
留意中國消費服務產業基金
至於投資人該如何布局?莊明書建議可布局高股息、低波動、成長動能及價值低估的產業,首推歐、美股市中價值被低估的類股、REITs及高股息股債平衡商品。
如果是長線投資人,郭永宜建議採取股債平衡配置。股票型基金以歐洲為第一首選,新興市場則看好中國和印度;短線操作的投資人,可選擇具有原物料價格回穩以及原物料國家貨幣作為短線交易的標的。
另外,台新投信大中華股投資部協理翁智信則看好中國的新興服務產業。從微觀層次來看,成長能力與盈利能力指標都顯示,服務業已成為中國新三板最搶眼行業,尤其是教育、醫療衛生、科研技術等行業。建議2016年可留意中國消費服務產業相關的基金。
至於股債匯市該如何配置?元大投顧王誠宏建議股、債比40:40,另20的比重挹注在槓桿型ETF、雙元匯率或類似標的,外幣不宜投資南非幣,其餘的「非美貨幣」會先貶後升,主力可放在歐元與人民幣。
台股Q1有行情 Q4全年高點
相對歐美、中國與印度的看好度,跟投資者息息相關的台股呢?富邦投顧總經理蕭乾祥預估,2016年台股高點為9200點,其中兩岸合作題材及小而美具利基型產業將異軍突起。
台新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協理沈建宏認為,2016年全球經濟維持低成長,產業前景不明朗,反映到台股的震盪幅度將加大。預期2016年第一季台股仍有行情,第二至第三季可望出現全年低點,第三季開始復甦,第四季將是全年高點。
蕭乾祥進一步指出,2008年金融海嘯後,台灣深受紅色供應鏈衝擊,可檢視2000年科技泡沫後至2008年紅色資本潮崛起前,及2008年至今的營收年複合成長率仍維持高成長的企業。
他歸納出這些不懼紅潮來襲的個股,都同時具有站在高成長趨勢、受政策扶植獎勵、能吸引優秀人才、具技術創新領先,及與國際大廠合作等五大優勢,未來仍能在兩岸競合中勝出。
至於2016年台股的選股策略,蕭乾祥建議聚焦具備上述五大優勢的小而美產業。分別是一、兩岸合作與受惠十三五規劃的產業。二、工業自動化∕機器人。三、智能汽車。四、生技∕新藥。
此外,2015年以來陸股ETF占台股交易比重介於5至10%,投資人也可善用陸股ETF,掌握中國十三五規劃所帶來的契機,參與陸股新一波的漲升行情。
玉山投顧也針對主要國家的政策以及區域整合的趨勢,歸納出2016年看好的七大主軸,分別為生技、電動車、半導體先進製程、成衣、製鞋(TPP受惠股)、工業自動化、國防工業以及綠色能源,形成2016年七大投資主軸。
揮別2015年,讀者可參考各家建議找出最適合策略,提早布局,成為變動年代中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