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她)們要發揮強烈的使命感,也要拒絕各種誘惑與陷阱;他們必須要以實際作為,顯示他們的事業成就及人格特質,來贏得社會的尊敬。
「企業家」是指不分年齡、性別、家世、教育程度的人,有能力組合生產因素(人才、資金、技術、資訊等),肯冒險,敢投資,能抓住機會,創造新模式或闖出一番事業,並且樂意與員工及大眾分享成果。
社會上蘊藏的生命力因他們的示範效果擴增;也可能因他們的斤斤計較受到折損。
「大」企業家是規模大、營收大、利潤大;「偉大」企業家則以「奮鬥」為起步,「分享」為歸宿。比爾.蓋茲是當前世界上從「大」變成「偉大」企業家的範例。台灣的「大」企業家已經不多,「偉大」企業家更少。
古今中外有數不盡的格言,勉勵人之向上、向善。這裡是我從有限的觀察及閱讀中,整理出25項,供「企業家」自我選擇及自我實現。
(一)生意人的陷阱
1.相信「關係」,超越相信「自己」。
2.相信喝酒才能交朋友,高爾夫球場上才能找商機。
3.相信發財不能等,忘了正派做人。
4.相信貪便宜、小精明,忘了走正路。
(二)企業家的自我要求
5.「誠信」是做人,「品質」是做事的基本準則。
6.公司要成長,不能等人教;公司有毛病,不能是最後一個知道。
7.有問題,自己不行,就找專家。
8.出「主意」容易,「做到」才算數。
9.自己要摸索領悟,更要「走出去」學習。
10.決定要做的事,就立刻啟動。
11.不讀書,趕不上變化。
12.沒有效率,白忙一場。
13.只有靠吸收新知識與學習新技能,才能與時俱進。
14.必須要做的事,不斷想辦法做得更好。
15.「熟」能生「銹」,「改」能生「巧」。
16.個人本領有限時,更要授權。
17.人做對,業績就容易好。
18.把自己變成組織中進步的動力。
19.自己失去工作熱情,就要急流勇退。
20.擁有「開放」心態,才能找到人才,借重人才。
21.創造機會比抓住每一個細節更關鍵。
22.「興利」比「防弊」更迫切。
23.賺錢要「爭先」,分享也要「恐後」。
24.A+企業的三法則:
(a)法則1:品質好比低價格重要。
(b)法則2:增加營收比控制成本重要。
(c)法則3:遵守前二個法則。
25.最後的提醒:做企業成長最重要的事,不是做自己最喜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