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蘇格蘭獨立公投,探討小國的崛起與發展

國際財經》

麥可.奧蘇利文、史帝芬諾.那特拉
user

麥可.奧蘇利文、史帝芬諾.那特拉

2014-10-01

瀏覽數 11,550+

從蘇格蘭獨立公投,探討小國的崛起與發展
 

本文出自 2014 / 10月號雜誌 你所不知道的新五大醫療危機

今日大約有75%的小國是在過去70年間新成立的國家,會獨立多半是源自於接續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現況而來的民主進程。

本文不是要探討蘇格蘭是否該獨立的財政問題,而是要分析這些小國獨立後的發展是否成功。他們在過程中學到的教訓,對未來有機會獨立的小國有啟發性。

例如晚近才獨立的加勒比海、非洲、中東等地小型國家,可以從新加坡的成功、愛爾蘭資產泡沬的因果、丹麥建構的強大反恐建置等經驗中學習。他們走過的路,可協助新小國如何前往經濟發達、社會和諧的境地。尤其是,他們可以從新加坡的治理、愛爾蘭的金融風暴學到教訓。

「時間」是小國發展的關鍵要素

目前各種世界排名前十名的國家,多半是小型國家。北歐國家的成功就是範例。他們各自擁有獨特的文化歷史,別人無可取代。

但成長需要時間,小國必須更開放、更重視國際貿易。新小國可參考,加強法律建置,發展教育、醫療系統及本土企業,不能只在意要花多少成本。

事實上,「時間」或許正是小國發展最關鍵的要素。1945年前成立的高度開發小國,人均GDP至少是新小國的四倍。這些已開發小國在多方面表現都領先國際。

大致上,有些歷史的小國,在經濟、社會、國際貿易開放程度及追求全球化的決心方面,表現都優於中型及大型國家。不過,小國波動性較大,新小國必須學習自我控制,才能有美好未來。

像美國這樣的大型國家,針對「大政府」及「小政府」常有激烈討論。然而,政府的大小卻與小國發展成功與否不甚相關,因為政府的整體支出規模與政府的大小關聯薄弱。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大型國家的政府公務人員薪資總額,較小型國家高,是唯一有「經濟規模」優勢的項目。

而小型國家大多大量投資在醫療和教育上,這是新小國可以比照辦理的。

小國應專注建立體制、相互結盟

事實上,經濟成長速度與及國家軟實力正向相關,軟實力包括教育、醫療、科技及法令面向的作法,是否能培養人才及促進經濟運作效能。目前全球軟實力排名前十大的國家中,有七個是小型國家。

加上政府體制的品質、全球化的適應能力、經濟產出的穩定度及人力資源開發程度幾個面向,得出全球排名前20個國家中,有13個是小型國家,包括瑞士、新加坡、丹麥、愛爾蘭及挪威。規模大一點的國家群包括澳洲、荷蘭及英國。其他同樣具有活力的小國有芬蘭、奧地利、瑞典及紐西蘭。

當然,存在「舊歐盟」的偏見,發展中小國如克羅埃西亞、阿曼、科威特及烏拉圭,可能認為學習瑞士這類的國家不切實際,但從成功小國的經驗的確可以歸納出一些應優先進行的事項。

發展中新小國應專注於建立體制,例如中央銀行、財政部門,以減少全球化下造成的總體經濟波動;應該加強法治運作,發展強大又有效率的全民教育及醫療系統,鼓勵本土企業發展,而非計較這些將增加多少國家開支。

即使不是完全獨立狀態,英國已承諾給予蘇格蘭更大自主權,未來蘇格蘭遵照這些原則,將發展得更好。(彭漣漪翻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