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矽谷高科技產業飛躍似的成長,吸引澎湃的房地產市場,可建的地皮已經愈來愈少。例如舊金山正興建11棟摩天大樓,堪稱驚天;南灣的矽谷心臟區也正興建十幾棟企業研發中心,其中蘋果第二園區將幾千部車位轉入地下,可謂動地。
結果新建公寓愈來愈小,新移入的工程師也只能多人合住,老年人被趕出廉價租房,科技新貴加價買入豪宅或將多棟舊屋拆後合併重建。新貴的創業家、眼光扉利的土地開發商擁著資本市場鈔票、再加上來自中國大陸的豪客,拿著鼓鼓的錢包到處看房、看地、買商用大廈。矽谷與鄰近地舊金山一帶房地產,到底有多熱?
大刀修法 吸高科技業進駐
金融危機曾對舊金山市區影響很大,人口減少了,空屋多了。但近年來新任華裔市長李孟賢大刀闊斧修法,吸引新居民和高科技公司進駐,譬如減稅、都市更新,果然奏效。
舊金山本來就是個風景秀麗的城市,雄偉的金門橋和海灣大橋,綠油油的金門公園、碧波萬頃的海灘;加上多元文化、各國美食、豐富夜生活和藝文活動,足夠吸引年輕人。新創公司也利用市府提供的孵化器開花結果而上市,還有許多新創小公司被矽谷企業收購。
近三、四年財力雄厚的公司為了吸引這批住在舊金山年輕人到矽谷工作,想盡了辦法。例如提供有冷氣、WiFi的豪華交通車接送員工上下班。一開始只有Google、Apple、Genetech等,之後Yahoo!、Facebook等也開始加入。員工可在巴士上網工作,來回並不浪費時間。
但是每日清晨和晚間4、500部絡繹不絕的豪華巴士在公共停車站接送小伙子,卻引起了舊金山居民的不滿。市區日益「科技新貴化」的現象讓一般老百姓抱怨連連,紛紛怪罪坐擁高薪的員工,造成當地房屋供不應求。
商辦租金飆 建商紛投資
但舊金山市長認為,這些交通車每天載運3萬5000多人次,為馬路省下4000多萬私人駕車哩程,每年減少79多萬公噸碳排放,市政府本來就應該支持。新創公司和新成立的分部需要大批辦公室,也帶動了舊金山市區的商辦租金飆升,每平方呎每年租金從倉庫改建的20美元、到頂級金融區的87美元,平均商辦租金每平方呎約46美元,這已和紐約曼哈頓區相差不遠。
最大的科技業房客有Salesforce、推特、Dropbox、奧多比(Adobe)、Google和Square等,每一家公司都租用超過30萬平方呎的空間。最近Google、Salesforce、LinkedIn、推特、Dropbox和Uber等,已簽約再租下合計200萬平方呎的辦公空間,這將帶來另一波上萬新員工。商業區已經無較大空間可用。於是眼光朝向更貴的金融區。
例如微軟將租用「555 Cal」大廈的5萬平方呎辦公室。此大廈是舊金山第二高樓,現有租戶包括美國銀行、高盛和摩根史丹利。微軟目前矽谷山景城已有一個辦公區,員工2600人,負責工程和產品研發。新辦公室則負責工程和行銷。甲骨文、LinkedIn和亞馬遜等也都要在金融區設立據點。都市更新放寬的政策,也讓開發商積極投入,目前正在建設40多棟大廈。再過兩、三年舊金山的天際線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高科技業重金建研發中心
不只舊金山市區。南灣矽谷心臟區也正興建多棟研發中心。最有象徵意義的是聯邦專利局矽谷分局在此成立。蓬勃的高科技公司加上便利的專利申請使新建研發中心處處可見、亞洲的高科技公司也在此設北美總部,較大的有:
1.三星:新建兩個園區,大的在聖荷西北邊的「半導體北美總部和研發中心」,花費3億美元,美侖美奐可容納2500人,其次為山景城「消費電子產品研發中心」,有38萬多平方呎,可容納約1500人。
2.Google:新建多個新園區,較大的有在山景城新建100萬平方呎研發中心,可容納5000人,還將總部園區鄰近所能買到的民宅一一買下,並將附近太空中心大片空置飛機庫和倉庫長期租下備用,準備大興土木。
3.蘋果:興建的第二總部「太空船」可望於2016年完工。總建築費用上看50億美元的天價。「太空船」樓高54英尺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可容納1萬4000名員工,面積將會超過灣區最大的購物中心。
房價高 駭客旅舍蔚為潮流
矽谷住宅售價近幾年來也以每年10%到20%速度上升,很普通的住家已達百萬美元,普通旅館每晚得付400美元。
為了解決湧入的商務旅客和遷入人口,各地方政府儘量批准建案,使舊屋、舊倉庫、停車場,畸零地等可以利用。因此主要馬路上都是新建的旅館和大型公寓,其中尤以在史丹佛大學那段路最多,到處塵土飛揚。一般住宅區或馬路轉角的三角地,也蓋起連棟屋或高層公寓以及服務業用的小辦公樓。
駭客旅舍(Hackers Hostels)也因此崛起。這是一種公社式群居,是由幹練的房東在網上徵求年輕科技人集中住在一棟住家、每人僅租一個床位,一間臥房擺上兩、三個上下雙層床,三、四間臥房可租給十來人。租金以每人每天40美元計算,提供高速上網的客廳公用,讓年輕人各拿電腦經常在此腦力激盪,希望集體搞出名堂。房東大都為女士,每天還提供早餐。這群居稱為「駭客旅舍」,已開始流行起來。
2013年大矽谷區新增4萬4000個工作、人口遷入6萬多人,但這地區只提供8000個住宅。隨著股票高漲和一年半來上市的48家公司(2013年28家、2014上半年20家),員工持有的大量期權股票即將到期釋出,資金會更充裕。2015和2016年還有十幾棟新建的大型研發中心將沿著灣區主要馬路,如雨後春筍般完工。從房地產可看出,舊金山與矽谷一帶又恢復往日榮景,把2008年海嘯的陰霾,一掃而空。
(本文作者為美國富嘉創投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