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週年慶 遠見週年慶 現在訂遠見,就送亞諾納$4,490行李箱、兩張西堤套餐餐券>

權力夾縫中的重臣-宋楚瑜

林蔭庭
user

林蔭庭

1990-07-15

瀏覽數 22,750+

權力夾縫中的重臣-宋楚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0 / 8月號雜誌 第050期遠見雜誌

「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卑躬下士時; 若使當年身便死, 一生真偽有誰知?」

政治人物的毀譽功過,永遠等待時間的試煉。

甫從美國訪問歸來的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宋楚瑜,在機場面對鏡頭侃侃而談;群賢雲集的國是會議中,他或凝神傾聽,或協調密商,更是大批記者追逐的對象。這位半年來飽受爭議的政壇明星,似乎正試圖重新啟動。

二月間陽明山中山樓的起立、票選風波,像隻粗猛的手,一把撕裂了國民黨內部過去所呈現的和諧面紗。而當天一夫當關、痛斥票選主張,並聲言會後將辭職以明志的宋楚瑜,過去開明的政治聲望和清新的公眾形象立即陷入重霧。「他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成為許多人心中的一個問號。

政治圈有人衝著他發起「政治受迫害人委員會」,影藝界有人刊登大幅廣告抨擊「宋楚瑜害了李登輝」,更有人提出「清君側」的呼聲。一位經常出入中央黨部的教授同情地說:「一出了秘書長的辦公室,到處都有人罵他。」

這位執政黨幕僚長垂首苦思、莫可奈何的鏡頭出現在媒體時,與當年中美斷交時沉穩篤定的政府發言人、身處金馬獎眾星間仍熠熠發光的翩翩男子,判若兩人。

「那段日子我直是備受煎熬,非常灰心,」一直保持緘默的宋楚瑜私下表示。輔選正副總統作業結束後,他安排好屬下的出路,騰空了辦公室,寫了封長信給李登輝主席表達辭意,但李主席堅持要他留下,「你忍心放開經國先生艱苦奠下的基礎嗎?」

驚濤駭浪,異動的傳聞不斷,深受元首信賴與倚重的宋楚瑜終究確定留任現職。

經國先生的「拐杖」 

幾乎沒有人能否認,宋楚瑜身上具體而微顯現了國民黨威權瓦解的命運。曾捲入政潮的中華奧會副主席李慶華就指出:「身為黨秘書長,宋楚瑜的發展與國民黨息息相關,並非他個人作為的問題。」

民進黨的康寧祥也分析,自臨中全會後,黨、政和社會三方面都看出國民黨已沒有絕對的權威,所以「整個圖畫都變了。」康寧祥望著穿梭在國是會議會場中的蔣彥士說,蔣彥士當年在「以黨領政,黨紀嚴明」的時代擔任秘書長,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宋楚瑜就完全不同了,」

時勢的洪流固然將這艘國民黨的「二代艦」沖帶到一個險灘,宋楚瑜個人的崛起背景和從政風格也為他招來飛矢流彈。

宋楚瑜追隨經國先生長達十五、六年,猶如他所倚重的一支「拐杖」。經國先生晚年,他經常不分晨昏陪侍在病榻畔,並負責與外界溝通,連蔣孝勇都曾說,自己與父親談話的時間還比不上宋楚瑜多。而宋楚瑜的一位好友也透露,李登輝繼任總統後,有人翻閱總統府日誌,發現許多關鍵性的意見都出自宋楚瑜。

「任何機關的機要秘書都是人家巴結、討厭的對象,」瞭解政治心理頗為透徹的政大外交系教授金神保比喻。宋楚瑜參贊黨國機要過深,政壇人士不欲人知的一面他大都瞭若指掌,這分「直達天聽」的恩寵原本是他頂上的光圈,但一旦強人的光源不再,過去摒絕於官邸門外的國民黨老少對這「近侍之臣」的不滿和猜忌,一發如絕堤之水。

年方四十八的宋楚瑜,雖擁有年輕的本錢,但在「年長就能服人」的國民黨文化中卻不啻為致命傷。無怪乎與他過從甚密的一位財經首長為他辯解:「他最大的錯處就是太年輕坐上這個位子。」

毀譽互見 

無論是經國先生過世後全力護衛李登輝繼位;或是此次臨中全會上力擋票選暗流,接近宋楚瑜的友人大都肯定他維護體制、鞏固領導中心的勇氣,「李登輝的總統職位,是宋楚瑜救回來的。」但無可避免的,當他怒斥滿朝文武或拂袖而去時,他的敵人名單又增加了一大串。

多位關心政情的人士異口同聲批評他「攀附一人,護主心切」,完全無感於時代脈動,而一些與他相識的人士不免擔心「他的角色注定是一個悲劇性人物。」

據極瞭解宋楚瑜心意的人表示,他至今仍堅信自己在臨中全會上「是喊失火、不是救火的人。」一位當天曾激越發言的中央委員卻說:「原本只是個麵團,宋楚瑜把它拉成了麵條,經新聞界一炸就變成了油條。」

想在變局中搶先一步?遠見週年慶,訂遠見兩年送一年,給你國際政經與前瞻科技的深度導航>

對於毀譽互見的宋楚瑜,問政立場相異的立委朱高正和趙少康一致指出:「宋楚瑜也有倒霉的一面,很多人罵他是因為沒有勇氣直接批評李登輝。」 

朱高正率直地說:「要有明君才有直臣,但事實並非如此。」他確知,宋楚瑜曾經盡了很大心力在李登輝和蔣緯國之間斡旋,但李登輝執意選擇李元簇為副總統,以致引爆了後來的高層人事動盪。而經國先生當年選擇副總統時,列了四個名字,親自諮詢黨內元老;李登輝則只列了李元簇一人,遣蔣彥士拜訪大老。他疏忽政治倫理的作風,宋楚瑜多少也成了替罪羔羊。

當行政院長郝柏村已向立委表示,將慎重考慮樹立「二二八紀念碑」,化解省籍意識時,不只一位政壇觀察家指出,宋楚瑜正陷入另一種省籍情結的糾葛裡。

不喜結黨交際 

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彭懷恩分析,在外省人士仍占優勢的國民黨內,李登輝必須透過宋楚瑜贏取這方面的資源,「但宋楚瑜目前顯然已力有未逮。」

一位深諳權力運作的人士觀察,批評他的仍以外省籍居多,這些人對他「服事異主」心有不滿;而近來連番政爭也反映了省籍對立的不安。

去年選舉之後國民黨的每一次人事改組,宋楚瑜的用人之道都受到質疑,其中屢遭重挫的「關系人馬」隱然已成為一股反勢力。

宋楚瑜曾向友人透露,人事問題他並不能完全做主,但關中等人選舉中財務處理和提名作業確有不妥,應該換下。持較客觀立場的立委趙少康則表示,過去宋楚瑜頗能公正地納用才俊,比如任命關中系統的郁慕明為組工會副主任,李勝峰為立委黨部副書記長,但最近幾次的確顯露「排除異己的色彩」,令人惋惜。

儘管有人對他的做法上不滿意,但極少有人對他的操守和廉潔提出質疑,「他的謹言慎行,還包括絕對不單獨和女性吃飯,」一位觀察者說。

宋楚瑜性不喜結黨交際,過去的從政背景也不需要廣結善緣。一位黨政記者發現,要列出他的政敵名單並不難,想找他的知交卻得費周章,而且都是政圈外與他無利害瓜葛的人,或是部屬。「這在中國政治中是個弱點,」一位黨部人士搖搖頭說。

一位曾任黨工的民意代表觀察,半年來人事問題紛擾不已,宋楚瑜為排解糾紛經常夜裡兩三點還在打電話,對於立法院裡黨政協調效果不彰、法案大塞車則無暇顧及。另一位宋楚瑜傳播界的好友則同情他「太忙太累了,」四十八歲的他要轉動九十六歲的國民黨這部老機器,「改革那有那麼簡單?」

湖南騾子 

黨部人事大致底定後,上個月曾赴美訪問十天的宋楚瑜略帶無奈的笑說:「人在國外,最大的享受就是少看國內的報紙。」對外界的種種指責了然於心,私底下言談頗有「湖南騾子」率直的他不掩憤慨:「你看我像個陰險的人嗎?」

事實上,素來媒體關係良好、善於塑造形象的宋楚瑜,近半年來對新聞界常常敬而遠之,也不作自我辯白。接近他的人士解釋,由於他參與黨國大政極深,為了顧全大局,「很多事不能講,只好認了。」加上曾有不少政壇人士批評他藉媒體造勢,使他愈加放低姿態。

但有時在餐宴中,甚至在殯儀館前,「來者不善」的記者一擁而上,「他看了就有氣」,許多不甚得體的情緒化字眼脫口而出,造成失言風波。對多年來費心營造「在最適當時機說最適當話」的宋楚瑜不免形象有損。

政大的金神保教授則說,曾任新聞局長和文工會主任的宋楚瑜多少扮演了「媒體訓導長」的角色。即使他當時作風已算開明,但「人們並不感謝他,反而討厭那個制度」。

而當「政治力量干預媒體」的傳聞甚囂塵上時,接近宋楚瑜的僚屬指責某些人利用新聞界對他進行有計畫的「抹黑」行動。就在同時,也有政壇人士傳言,「宋楚瑜最有力量請來報社主筆做背景說明,給獨家消息。」

回首半年來政潮洶湧,宋楚瑜揮揮手:「人民已經很厭煩這種權力鬥爭了。」他表示支持他繼續前進的是一股責任感,「假如好人洩氣了,會讓其他好人也洩氣。」 

緊抓著最高權力的吊環,宋楚瑜擺盪在台灣險惡的政治天空中;有人同情他孤力奮前的勇氣,有人不滿他執意而行的獨氣。權力夾縫中的重臣,功過底定,還有待時間考驗。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