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一雙腳,你就可以奔跑,跑遍全台灣,跑到全世界,擁有不同的視野,為生命寫下新的註解,這就是跑步的樂趣。
台灣時下最熱門的運動,也非跑步莫屬。
近幾年,在路跑團體的規劃下,不論路跑還是馬拉松比賽,台灣瘋跑步的人愈來愈多,活動一宣布就秒殺的事,時有所聞,尤其是風景區的賽事,報名更得手腳加快。
教育部體育署工作人員說,他們常會接到報不到名的投訴,足見搶手程度。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祕書長陳華恆也說,太魯閣峽谷馬拉松招募1萬1000名跑者,4小時就報名額滿、1月20日的金門馬拉松,3小時招滿2000人、現場有1萬1000人一起跑,台北國道馬拉松招募1萬2000人,三天額滿。
為跑友服務的「跑者廣場」網站,詳列2013年全台賽事,包括淡水櫻花祕境路跑、萬金石馬拉松、高美溼地馬拉松、鳶山山徑路跑賽等許多賽事,早已額滿。 《奔跑,跑出人生風景》作者蘇怡任(筆名飛小魚)就發現,秒殺已成為近年來國內路跑團體成功的行銷手法。
行銷方式成功、參賽物超所值
她分析,2011年7月的億載金城星光馬拉松,是國內第一場夜間馬拉松,為了塑造浪漫氣氛,主辦單位4月開始宣傳,讓人產生期待,5月20日13點14分,開放網路報名,取「我愛你一生一世」的諧音,短短50分鐘,3000人就報名額滿。
從這一次開始,秒殺報名似乎就和馬拉松畫上等號,報名盛況不曾停過。 除了行銷手法成功外,台灣參加馬拉松的費用超級便宜,也是大受歡迎的原因。
「台灣馬拉松報名賽,全球第二便宜,只比大陸貴,贈品卻是全球最好,」陳華恆分析秒殺的另一個原因。只要繳交300到900元報名費,可以拿到千元左右的運動T恤,加上沿途補給飲水和食物,不失為全家人共同出遊的好時機。
回顧2012年底的富邦台北馬拉松,就有12萬人參賽。富邦金控準備12萬瓶礦泉水,香蕉、餅乾、巧克力、便當與餐盒超過30萬份,降溫海綿7萬多個、4萬5000件運動T恤,動用了25輛貨車運送,還有4000名志工和150名醫護人員、物理治療師在現場協助。
富邦金控表示,最近四年,競賽組報名人數也大幅成長,從2萬6000人增加到4萬5000人,全馬組成長率約100%,半馬組高達95%。
回想1986年3月9日,台北市第一次辦國際馬拉松,總共2269人參加,2004年,ING安泰人壽首次贊助,一支《阿嬌沒空》的廣告打響台北馬拉松,當年度吸引9萬人參加,規模創下全台記錄。
路跑也成為城市行銷重要一環
隨著跑者增加,全台馬拉松賽從20年前的一年五場,增加到現在的一年50、60場,10公里的路跑賽從一年的20場,增加到500多場,全台每個週末假日同時有好幾場賽事,不僅路跑團體舉辦,連鄉鎮公所、中醫師公會也要辦理。
跑步會深受歡迎,也跟它費用便宜、沒有門檻有關。不需花多少錢、不需昂貴的配備,只要穿上跑步鞋,幾乎人人都能從事。
也有愈來愈多城市把跑步當成城市行銷的一環。放眼國際,東京、澳洲黃金海岸、芝加哥、倫敦、波士頓、柏林等大城市都定期舉辦馬拉松,吸引海外人士參加,體驗異國風土人情,帶動食宿、伴手禮等觀光產業。
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表示,一個地方能舉辦馬拉松比賽,顯示馬路又寬又平,是城市進步的象徵,未來新北環河快速道路就可以辦。 2012年底,蘇怡任參加日本那霸馬拉松,看到媽媽帶著孩子,冒雨在路旁給參賽者加油,內心十分感動;阿公店長跑協會副理事長張哲煌去過廈門、沖繩馬拉松,帶著相機邊跑邊拍照,又和兩旁站著加油的民眾擊掌而過,感覺文化隔閡頓時消除。
這種快樂的感覺讓蘇怡任、張哲煌上癮了,還想再度參加海外馬拉松,再次感受當地人跑出來,為自己加油的那分情義。如果你也想體驗,那就買張機票,準備跑步鞋出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