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考量興趣和專長填志願 免試上榜機率高

中投就學區 比序分析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2-05-09

瀏覽數 20,150+

考量興趣和專長填志願 免試上榜機率高
 

本文出自12年國教專刊

每年5月第一個週六、日舉行國中教育會考,國中三年級學生都必須參加。

每年6月間舉行第一階段免試入學,學生可以選填最多15個志願,每人皆可同時報名高中職、五專免試入學,以及特色招生(術科)甄選入學報名三種,最後只能擇一校報到就讀。

每年7月間舉行特色招生學科測驗,第一階段免試已錄取者必須放棄資格,才能參加;已獲得錄取的術科甄選學生如放棄錄取資格,也可參加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

第一階段免試入學未被錄取者,可以繼續參加7月間的第二階段免試入學餘額申請;而參加特色招生學科測驗者,可同時於7月間填寫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以及免試入學餘額的志願卡,也可以選擇合併為同一志願卡處理。

涵蓋台中市與南投縣的中投區人口近370萬,國中畢業生人數4萬8000人,僅次於最多的基北區,報考明星學校競爭之激烈,也是較受矚目的區域之一。

經過台中市與南投縣以及學校、家長多次開會協調後,各界最關心的超額比序條件終於在教育部規定的日程前完成。

中投區與桃園區一樣,除區內國中畢業生外,長期以來,還有鄰近縣市的學生會就近選讀台中或南投的高中職,對於鄰近台中市、南投縣的苗栗、彰化學子們,中投區同樣會照顧他們的就學權益,將此劃為共同就學區,鄰近鄉鎮學校都可以循既有模式,由國中端統一向中投區免試入學委員會提出免試入學的申請,經同意後即可執行。

中投區的12年國教入學管道與多數的就學區相同,全體國中生於5月間參加教育會考後,6月舉辦第一階段免試入學申請,7月舉辦第二階段免試餘額申請,與特色招生學科測驗志願的同時分發入學。

兼顧填志願與提高免試入學成功率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賴清標指出,國中的「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會依學生能力、性向、興趣、各項測驗結果以及教師平時的觀察、試探活動紀錄,給學生適性輔導。並提供學生、家長升學選擇的規畫建議,做為選填免試入學志願的參考。

為兼顧學生審慎選填志願與提高免試入學媒合成功率,中投區規定學生申請免試入學,最多只能選填15個志願學校,特別提醒學生,是採一校一志願,一校一科算一志願的方式,例如張同學填了台中一中、台中高工電機科、台中高工建築科,如此一來就算3個志願。

為讓報名、比序與資料彙整等作業更公平、公開,線上報名作業將請各國中逐項填匯入並檢查各項相關資料後,由中投區免試入學委員會負責審查。免試入學委員會將隨時公告各校報名情形,以「額滿或未額滿」方式呈現,便利家長、學生與國中端知悉,以提高免試入學的媒合成功率。

其中,公私立高中職附設國中部直升也要納入免試入學名額的部分,並且依照中投區免試入學作業模式進行報名分發。

當學生登記人數未超過學校招生名額時,全額錄取。當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各校(班、科)可以依照發展需求,依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的比序條件進行評比。

免試超額比序有5大項、8小項 中投區的比序條件共有5大項、8小項,總分為100分,其中「扶助弱勢」的比序項目是特色之一。

志願序∕總分為30分

每個志願差距為三分,第1志願30分、第2志願27分、第3志願24分、第4志願21分,以此類推,但是從第11至第15志願只能得到5分。

志願序總分達30分,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審慎評估性向與能力後,選填合適的志願,不要盲從跟隨而亂填。

「因為第1志願與第11個以後的志願分數差距拉大到25分,會是影響比序能否入榜的一大重要關鍵,學生要特別謹慎選填志願序,」賴清標再次提醒家長、學生。

他並進一步指出,學生慎選學校就讀,反而會增加進入大學的機會,教育部有「繁星推薦」計畫,如果能力在第一、二志願學校的伯仲之間,不如就讀第二志願,反而比第一志願更有機會透過繁星計畫進入國立大學,勉強擠進第一志願未必會好過第二志願,最後輸贏還很難說。

就近入學∕最高10分

符合中投區免試入學就學區者得10分,符合中投區共同就學區者5分,不符合者0分。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扶助弱勢∕總分為3分

只要國中三年就讀於報准主管機關核備有案的偏遠學校,就得1分,領有鄉、鎮、市、區公所證明文件的中低收入戶學生得1分,低收入戶得2分。

「南投縣以及原先的台中縣內都有一些偏遠學校,區內也有弱勢家庭子弟,相對在師資與設備上的資源都比較缺乏,」賴清標說,因此才會將「扶助弱勢」放在比序項目的第三位,給予學生受教育均等的機會。

多元學習表現∕總分為27分,分4小項

①均衡學習:健體、藝文、綜合三領域,任何一領域五學期平均成績達60分(含)以上者得4分,三領域五學期平均成績都達60分(含)以上者,得12分;考量到今年的國一新生已經快結束第一學年的課業,來不及因應比序條件,所以今年的國一生,在103學年度時,只採計國二上、國二下、國三上共三學期的平均分數。

②德行表現:鼓勵學生參加社團與服務學習,由國中來認證,學生任何一學期參加一項校內社團就給1分,任何一學期累積服務滿6小時者給1分。總計社團最多加計2分,服務學習是3分。

③無記過紀錄:無處分紀錄者得6分;銷過後無警告(含)以上紀錄者得4分;銷過後無小過(含)以上紀錄者得2分,必須銷過後依功過相抵後計算。同樣為顧慮到今年國一生的權益,國一學生在103學年度時,只採計國二上、國二下、國三上共三學期的紀錄,最高為6分。

④獎勵紀錄:大功每支3分、小功每支1分、嘉獎每支0.5分,最多累計為4分,採計國中前五學期的獎勵紀錄。

教育會考成績∕最高累計30分

每科被評為精熟者可得6分、基礎者加4分、待加強者為2分,最高累計為30分。

8小項總積分為100分,當總積分相同時,依照項目序進行第二輪逐項比較,以降低同分抽籤的機率。假設總積分相同,連依項目序進行逐項比較後,還分不出高低而且名額又不足以分配時,採電腦抽籤方式辦理。

賴清標強調,家長無須過度驚慌,比序條件是在超額時才使用,依照這幾年的招生容量比來看,多數學校都會全額錄取,很多學生根本用不到比序條件。而且競爭激烈的學校也會保留特色招生名額,讓學科優秀的學生能透過考試方式入學。

至於中投區內的公私立高中職附設國中部直升高中部也是納入免試入學的辦法處理,目前規定國立高中國中部直升入學名額,不得高於國中部應屆畢業生的35%,縣市立高中校附設國中部也是35%,爭議較大的私立高中附設國中部,直升人數上限,教育部還在研議中。

如果第一階段都未能錄取的學生,可以繼續報名參加第二階段未額滿學校的免試入學登記;也可報名參加高中職與五專的學科測驗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只有認證為優質的高中、高職與五專才能申辦特色招生。

公私立高中職特色招生:7月學科考試

又分為兩種,一種為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藝術才能班、科學班,高職職業類科的甄選入選,提醒學生必須先於3、4月參加術科測驗,6月間學校再根據術科測驗分數與志願做為甄選入學的依據。

第二種是公私立高中職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於每年6月間舉行學科測驗考試。學校可依申辦的特色課程內容規劃,就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等五學科,依各校發展特色擇科測驗或採加權計分方式辦理,最後是以學科測驗成績與學生志願做為考試分發入學的依據。

而先前參加免試入學管道已錄取報到的學生,必須於規定期間放棄錄取資格,才能參加特色招生的考試分發入學。參加學科特色招生的學生除填寫特色招生的志願外,還可以再參加免試入學餘額的申請,共有兩次入學的機會。

為避免增加學生的困擾,中投區也是規定同類型特色招生的班(科、組)必須同一天辦理考試。除非學校所申請特色招生班(科、組)考科較為特殊,無法採用聯合招生方式招收學生,或其他經教育主管機關同意的學校,才可以辦理單獨招生。

賴清標認為,學校只要能落實正常化教學,提供適當的課程與學習環境,其實學生就讀明星高中與社區高中的差異並不大,呼籲家長要有「肯定學生的專長、不必樣樣都要第一名」的觀念,讓孩子有多元才藝的發展機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