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要出人頭地,不一定要擠進明星學校

5.教養觀念與眾不同的家長〉梁世達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1-09-13

瀏覽數 14,450+

要出人頭地,不一定要擠進明星學校
 

本文出自30分鐘看懂12年國教

梁世達從不在意名次與分數,也不迷信明星學校,堅持讓孩子快樂成長,三個孩子都就讀學區內學校,他也只要求三件事:誠實、禮貌、各科成績80分。

當彰化縣政府告訴三進食品行老闆梁世達,《遠見》雜誌想採訪他與兒子梁閔勛時,他很驚訝兒子並不是最優秀的,且教育觀念與眾不同,這樣好嗎?

今年國中畢業的梁閔勛,基測成績391分,可以上台北第四志願松山高中,也可以進入彰化高中,最後卻選擇了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職學校(簡稱彰師附工),而梁爸爸正扮演了重要的影響角色。

畢業於屏東科技大學的梁世達分析兒子的資質與利弊得失後告訴他:「為了進台、成、清、交電機系,高中三年的課業會相當繁重,而且拼到最後,未必能進入理想學校,不如改走技職體系,課業不是那麼重,還有多餘時間,可以加強外語等多元能力。」

梁閔勛靜心思考後,雖然數理與語文基礎不錯,但自忖以目前的學業表現,想擠進明星大學電機系並非易事,他決定聽從父親的建議,改走技職體系,並將第一志願鎖定在台灣科技大學。

在梁世達的觀念中,往技職發展,一樣可以出人頭地,不一定要全部擠入普通大學。就算最後發現對研究有興趣,還是能轉換跑道深造,反而比一般大學的同學更為多元,同時具備實務基礎。看著梁閔勛、梁詠媛兄妹靜靜於一旁凝視著口若懸河的父親,不禁令人好奇,他如何教育子女?

人格養成重於學識

梁世達從不在意名次與分數,也不迷信明星學校,堅持讓孩子快樂成長,三個子女都就讀於學區內的育民國小與秀水國中,他只要求孩子三件事:誠實、禮貌與各科成績達到80分。只要達到這三項標準,就能擁有自主權。

日常生活中,他常教導孩子如何應對進退,遇到不熟悉的長輩親友,即便叫不出稱謂,也要微笑致意。總之,出社會後,誠實、禮貌的人格,遠比學識重要。

為何會訂下每科成績80分的標準呢?「80分是個門檻,我希望孩子各科平均發展,表示對每個學科都有基本的瞭解,」梁世達認為,孩子只要達到80分的標準就可以,即便名次退步很多、或最後一名都無所謂。

他尊重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從不會說出「妳要以哥哥為學習榜樣、為什麼不能像哥哥一樣好」的話。因為這種話會刺傷孩子,讓他們覺自己不夠好,無法贏得家長認同。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他從小就要求孩子獨立自主,只作從旁輔導工作。例如梁詠媛數學曾經考60幾分,梁世達不責怪她,而是細心地從旁觀察其生活作息,探究原因。後來發現女兒回家後,很少複習功課,沒有溫故知新的習慣。這時,爸爸會找女兒談談心,提醒她複習的重要性,建議回家後,多撥點時間練習數學運算,等到下次考試時,梁詠媛的數學進步到80幾分。

自發性學習,養成獨立思考

梁閔勛在這樣的教養環境下,很快就具備獨立思考的精神。而且國一時,就會關心社會脈動與產業趨勢,甚至主動與同學討論時事與前途問題。他不僅知道台灣是高科技重鎮,資訊產業發達,而且本身還偏愛理工,數理科目表現突出,「國一時,我就覺得科技業充滿挑戰,所以立志要考上台、成、清、交的電機系,」梁閔勛從此就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由於梁閔勛都達到父親的三個要求,他有更多時間可以看喜愛的霹靂布袋戲,有段時間還迷上金庸的武俠小說。梁世達開玩笑地說,別的父親要兒子早睡,是因為怕熬夜讀書損傷身體,我叫兒子早點就寢,是提醒他不要看小說看太入迷了。

儘管梁世達對孩子的學業成績要求是80分,但是孩子的表現卻常常超出預期,梁閔勛的基測成績是班上第一名,總排名至少在全校15名之內。

「自動自發的學習,反而比逼迫督促的教養方式好,」梁世達說,這反而讓我更有成就感。

或許是受到同儕的影響,升高職的暑假期間,梁閔勛想出外打工,卻被爸爸制止了。原來梁世達想給孩子機會教育,不要急於賺錢,養成斤斤計較的金錢觀,反而建議他到衛生所當義工,學習與人群互動,培養服務的習慣。

梁世達認為,態度將決定孩子的未來,與其現在去賺4、5千元的外快,不如趁早養成各種正確的態度,出社會後,助益更大。

他更以賽馬理論作為分享,如果孩子的天賦資質並不拔尖,或只是遊走在頂尖邊緣,即便有機會進入明星學校,也不要勉強孩子。就像賽馬一樣,以普通實力參加第一輪比賽,很難得到好成績,反而帶來挫折感,寧可到第二輪比賽,常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梁家與一般家庭相反,通常教育的工作都是由媽媽負責,梁世達卻樂得當個「孩子好朋友」的家長。梁家兄妹就是在這樣的家庭裡,適性選擇人生道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