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人員考試當中,除了較常見、報名踴躍的高、普試與初考外,還有一種頗受考生青睞的國家考試,就是特種考試。 到底特種考試分成哪幾種?薪資待遇真的有比高普考優渥?與高普考又有何不同呢?
顧名思義,特考就是因應特殊機關需求或特定人士而舉行的考試,所以必須視各機關的需要而不定期辦理,不像高普考每年都舉行。過去考生必須隨時注意相關訊息與職缺,相對不容易準備。
但近五年來,考選部為整合資源、節省機關單獨招考的成本,從2007年開始,將特考比照高普考定期辦理,除少數單位如關務、公路、稅務特考無法年年舉辦外,其餘皆有固定的報考時段。
特考主要分為三種,最大宗的就是因應特殊機關的需要所舉辦,包括司法、國安局、外交、關務、稅務、鐵路、民航、海巡、調查局、警察、社福等考試。考試方式多元,除筆試外,部分還會加考口試,甚至還有體能測驗以及體格檢查等等。
第二種是基於憲法對特定族群的照顧或保障所舉辦的,包括身心障礙人員、原住民以及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的考試,考試特色在於應考人員必須符合上述的特殊身分。
第三種則是因應地方機構人力需求所舉辦的地方特考。
以上三種特考都是參考高普初考試的等級,而舉行一、二、三、四、五等的考試,一等特考相當於高考一級、二等特考等同高考的二級、三等特考則相當是高考三級,而四等特考等同於普考、五等特考則是初考的等級。
起薪高,年齡、年資限制也不少
特考與高普考的差別,還在於分發單位不同。高普考是分發到中央政府,而特考是單一機關,所以會基於業務需要,對應考人資格、考試方式、訓練及轉調有特殊規定,2011年就有三項新措施頒布實施。
此外,特考的年齡限制也較嚴格,而且不管參加哪一種特考,錄取者都要遵守「在職六年內,不得轉調申請舉辦特種考試機關及其所屬機關以外的單位工作」的規定。
有的機關更為嚴格。例如稅務特考錄取者任職三年內,不得轉調原分發占缺任用以外的機關,而且還要再服務滿三年,才能轉調財政部及其所屬以外的單位工作。
提供考試情報的百官網協理王元賢指出,特考是針對特殊專業人才的考試,雖然應考條件比高普考嚴苛,也比較不易錄取,但是薪資相對比高普考高,尤其是外交、司法、調查局、國安局、警察特考,平均起薪都在5萬元以上。
以近幾年來報考情況來看,目前各種特考中,又以鐵路、警察與社福最為搶手,成為吸睛指數100的特考。其餘都是比較偏小眾的專業特考,「這三種特考要求門檻較低,相對容易準備,最受考生青睞,報考最踴躍,」三民補習班專任講師韓森說。
不過有些小眾特考,其實多數考生也都可以報考。例如司法特考,一般人多誤以為是為法律人量身訂製,其實除司法官外,其餘職等的考試都沒有科系限制。由於司法相關考試類科很多,如書記官、法警、監所管理員、執行員、錄事、庭務員,都很適合非法律本科生報考。
4月登場 可搭配其他國考準備
今年最早登場的特考是4月9日的關務與稅務人員考試,兩種考試的分發單位都是財政部所屬機關,考試日期一樣,考生只能擇一報考。
關務特考設有三等、四等及五等考試,各等別並分設關務類及技術類二個類別。錄取者還必須由財政部分配到關稅總局及各地區關稅局訓練,成績及格後,才予以分發任用。
不管是考上哪個職等、類科的關務人員,都必須接受內外勤的輪調,例如進出口通關作業、行李檢查、驗貨、查價、事後稽核、押運、查緝、法務處理及一般行政,以增加歷練機會。
志光教育科技集團北區督導張家旗指出,儘管關務特考並非年年舉辦,但基於多數應試科目都與高普初考相似,而且三等起薪4萬8000元、四等報酬也有3萬8000元以上,建議考生可搭配其他國考一起準備。 同樣隸屬財政部的稅務特考,有三等及四等兩種,三等考試設有財稅行政、財稅法務兩個科別,四等考試有財稅行政一個科別。職缺也是視財政部各國稅局實際用人需求,並非年年舉辦。
與關務特考情形相似,由於財稅行政類的考科與常態性的高普考、地方特考財稅行政類科完全相同,「考生可以三種考試一起準備,」張家旗提醒,這樣就不會因為當年度沒有稅務職缺,而白忙一場。
延燒至9月 場場皆焦點
緊接在關務、稅務特考之後的是4月30日上場的身心障礙特考。政府從1996年開始舉辦身心障礙特考,必須領有政府機關核發的身心障礙手冊或殘障手冊才能報考,其他如年齡限制、學歷資格都與高普考相同。
這幾年以來,身障特考每年都有舉辦,共設三、四、五等考試,考試類科很多,連機械工程、金融保險、財稅行政、交通行政、法院的書記官、錄事都有。 受限於身障人士才能參加,身障特考報考人數並不多,而且分發單位都備有保障身心障礙人士的工作環境,大多從事單純、不須外出的內勤工作,是身障者取得穩定工作機會的好途徑。
向來十分搶手的警察特考,今年改採警校生與一般生分流的考試方式,預計在6月25日舉行。而與警察特考撞期的是,有「鐵」飯碗之稱的鐵路特考,繼去年創下錄取率1.73%的歷史新低後,今年更是各方矚目的焦點,也是公職補習班兵家必爭的國考之一。
同樣成為考生焦點的司法特考與社福特考,則預計在8月13日、9月17日上場。最新的規定是,司法官考試從今年開始從二試改為三試,分別是兩次筆試與一次口試。而社福特考因為從2005年後就停辦,直至今年才復出,加上考科相對簡單,成為詢問度暴增的國考之一。
不只社福特考在9月17日舉行,同時還有外交、調查局與國安局特考都擠在同一天考試。
外交與調查 高薪資高挑戰
外交特考堪稱是薪資最高的特種考試,三等的機關內部人員起薪就有4萬6730元,而駐外代表人員月薪約13萬2342元,甚至會依駐在國家的物價水準而定,加上專業加給,月領20萬、30萬的外交人員比比皆是。
既然是從事涉外工作,外語是最基本要件,有高達十餘種的語文類組,非常適合具語文專長的人士報考。由於外交特考的語文門檻高,競爭者少,錄取率高於一般特考,尤其是義大利文、俄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組就比英文、日文組更容易上榜。
不過,要注意的是,除英文組有穩定且較多的缺額外,其他語種不一定每年都有職缺,而且外交行政人員、國際新聞人員、國際經濟商務人員考試並非年年舉辦,「建議考生準備外交特考時,應以外交領事人員考試為準備的重點,」張家旗說。 由於外交人員都必須從事涉外工作,被分發單位有可能是戰亂或生活條件落後的艱苦地區,考生必須先評估個人與家庭情況後,再作決定。
同樣要從事外勤工作的調查人員特考,任務更為特殊。這幾年,女調查員比例逐年增加,已沒有任何「性別」的特殊待遇可言。 錄取者經過一年訓練及格後,一律被派赴山區或離島等偏遠地區服務,不分男女都必須服從命令,24小時全天候待命,執行蒐證、跟監、拘提、查緝毒品,或從事反制敵諜滲透、檢肅貪污、防制重大經濟及洗錢犯罪,並協助檢察官追訴國家重大犯罪等工作。
在司法體系裡,調查人員被定位為司法警察官,屬於高挑戰性工作,需要良好的體能,所以除筆試、口試外,另增列體能測驗,考生必須鍛鍊身體,才能通過測驗,以應付日後的工作要求。
既然是值勤特殊任務,薪資必然高人一等,才足以吸引考生。因此除本俸外,還會有專業加給,三等調查員薪俸至少都在7萬6000元以上。 另外,調查局特考也是年齡限制最嚴格的考試,18至30歲才能報考。因為年齡設限關係,報考人數不多,頗適合勇於挑戰艱鉅任務的年輕人。
而每年10月特考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原住民考試。政府為照顧原住民族的就業權益,從1956年就開始舉辦原住民特考。共設有一、二、三、四、五等考試,配合用人機關需要,每年舉辦不同等級、類科的考試。與稅務特考一樣,錄取者也是有任職三年、六年轉調的規定限制。
由於原住民特考必須具有原民身分,考試不似其他特考激烈,具有原民身分的考生不妨選擇所喜歡的類科全力衝刺,錄取機會相對比高普考來得高。
其實,除原民特考外,由於考科相近,原民考生在準備原住民特考時,不妨也一併報考地方特考與高普初考。
最後壓軸登場的是考生最多的地方特考,以去年來說就有11萬多人報考,今年考試訂在12月24至26日,考試科別、薪資都與高普考相同。
一魚多吃的報考方式錯不了
不管考生的目標鎖定在哪種特考,公職考試專家都強烈建議可以採考科相近的「一魚多吃」報考組合方式,以提高上榜的機率。
例如一般行政是最普遍的類科,如果考生第一志願是三等地方特考的一般行政,只要再準備一科公民,就可以同時報考高普初考的一般行政,總共有四次報考與錄取機會。
百官網協理王元賢建議,考生可根據所學專才,以電子、電機、環工、法務、商管等大類科方式來組合國考。如電子學群學生除調查局、國安局考試日期相同,只能擇一外,高普初考、鐵路、地方特考、國營事業相關類科都可以報考。
至於特考,又該如何準備呢?三民補習班韓森建議,要有正確的讀書計畫,按照進度徹底執行,並不斷模擬考試,針對錯誤之處訂正複習,切記比照國考時間限時作答的習慣。而最實際的做法是參加不同的國考,既可適應考場環境,又能增加錄取機會,是一舉數得的方法。
考生實際應考時,特別要注意掌握答題的時間,選擇題是60分鐘,申論加選擇90分鐘,純申論是120分鐘。謹記不要被其他考生提早交卷或缺考而影響作答心情。「只要一科不及格,就沒希望了,」韓森強調,缺考就是0分,國考不會倒扣,申論題有寫就有分數,盡量增取得分機會。 如同歷經多次失敗,才考上司法特考的王永賓所言,在擠破頭的特考當中,必須有99%的努力,加上1%的運氣才可能錄取。想成為高薪又穩定的公職人員,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
永遠熱門的地方特考
說穿了,地方特考就是高普考的一種,是針對地方政府、機構的人力需求所舉辦的考試,共設有三等、四等及五等考試。
考試科別與方法,職等、薪資福利比照高普考,只是分發單位是地方政府、機構,不是中央政府部門,所以是採分區考試、分區任用的方式。
因為考試類科相同,地方特考堪稱是報考人數最多的國家考試。通常有志於高普初考的人,也會踴躍報名地方特考。
由於地方特考主要目的在於紓解地方基層人力流動頻繁的困境,為避免人才轉調,特別限制錄取者任職三年內,不得轉調原分發占缺任用區域以外的機關,三年後才能轉調同一考區的職缺,還得再工作滿三年,總計擔任公職六年後,才能轉調至全國各地的機關工作。
但是即便有此限制,仍無法有效解決地方人力的問題,不少考生錄取後,基於離家遠等因素,不願意報到,造成社會資源浪費,這幾年考試院已逐漸增加考區,從原先的北中南東4個考區增加至9個考區,藉此解決問題。
不過仍無法滿足考生的需求,例如北區考區就涵蓋了基隆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市與宜蘭縣。 今年為因應5都17縣新的地方制度,一口氣從9個考區擴增至15個考區,除基宜、竹苗、彰投、雲嘉、花東是兩個縣市合併考區外,其餘的5都與縣市都是獨立考區。 「將來,國考一定會朝向每個縣市都有自己考區的方向邁進,」百官網協理王元賢說,唯有如此,地方機關才能確實錄取到真正想在當地服務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