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4月,時尚之都米蘭總會因舉辦國際家具展,成為全球目光焦點;今年就吸引了全球共2300家廠商,展覽地點也遍布市區400多個據點。
在參展者多如牛毛的情況下,新品牌要想獲青睞難如登天,連有沒有參展水準,都會被嚴格審核。
一番角逐後,英國設計雜誌《Salon》編輯整理出今年的Top10,榜單上第一名的,竟就是來自台灣的品牌——「Yii」(易)!
連紐約Moss Gallery這個世界頂尖的設計藝廊也評論Yii是最令人驚豔的品牌!
Yii的吸引力擄獲國際媒體共120餘篇報導,席捲超過6000萬的訂單光榮返台。
Yii的品牌特色在於,媒合台灣工藝家與設計師,先讓設計師畫出異想天開的藍圖,再由擁有精湛手藝的工藝家以高細膩度完成,在今年共計有14位設計師、19位工藝家投入,呈獻多件前所未見的藝術級家具。
Yii的成名作,首推要價5000歐元(約新台幣21萬元)的「Chair 43」,每年參展都有百張以上訂單。這是工藝師陳高明與德國時尚設計師康斯坦丁.葛契奇(Konstantin Grcic)跨界合作,打造出全球第一張竹製流線懸臂椅,由43條孟宗竹片純手工編成,每張椅子都耗時3個月。
英國《Salon》評論,以往台灣的品牌,總覺得跟中國差不多,都是廉價的衣服與家具,但在看到Yii後,他們開始重新評論。
讓老外驚豔的Yii(易),就是代表台灣的工「藝」與創「意」的諧音,目前掛上Yii品牌的,已經有70餘件作品。
打造出名動海外的新品牌,背後的推手並不是民間企業家,而竟是一位公務人員!Yii的推手,就是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林正儀。
推品牌 東方工藝變西方家具
「他是我看過最有衝勁、最牛的公務員;沒有他,我們連在台灣都沒太多舞台,哪還有機會前進巴黎或米蘭?」台灣工藝之家理事長林國隆舉例,公務員都是5點下班,但每次跟林正儀開會,卻都是排在晚上6、7點後,加班成為常態。
這位最牛公務員林正儀,現年52歲,約30歲時從文建會低階職員一路做起,之後也擔任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文建會主任祕書,4年前落腳工藝中心,歷練超過20年。
「正儀不僅會有聰明的新想法,更重要的是,他更會『傻傻地』做到好,」前文建會主委、林正儀的老長官陳其南直言,推動Yii品牌,必須打破許多公務員的成規。
打造Yii這個品牌,也是林正儀進入文建會沒多久就萌生的想法。當時他觀察到許多傳統工藝師,手上有絕活,但作品卻跟時代脫節,沒有市場,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一票師承西方美感的學子,雖然設計功力很好,但缺乏東方原創,很難把作品賣回西方市場。
「要把西方藝術賣回西方,有點像你學會英文後,要去教美國人講英文,難度太高,」林正儀補充,「要是能用西方語言,呈獻東方藝術,這反而是很有機會的!」
因此當林正儀在2006年到任工藝中心主任後,就意識到台灣的工藝已經邊緣化,若不加入新元素,恐怕有被淘汰的危機,於是他開始將10多年前的心得落實,要把東方工藝轉變成西方家具。
為了找設計師跨刀,林正儀特別拜訪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請他們推薦設計師,不過工藝家與設計師的跨界合作,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夠水到渠成。
工藝家常十天半個月才完成一件作品,但設計師傾向快速、大量生產,雙方語言不同,容易產生誤解,因此也有團隊最後拆夥。
而部分工藝家,對於設計師天馬行空的藍圖也抱著懷疑。
「年輕設計師畫出一款上下左右都能插花的花器,但我燒瓷30多年來經驗告訴我,這東西燒不來,」水里蛇窯負責人林國隆回憶,若不是林正儀鼓勵,他可能看到設計圖就放棄。
林國隆在燒壞十幾件雛形後,終於成功激盪出新的材質,今年更與設計師陳人鳳合作,挑戰一款茶香可以大量飄散,但茶水不會滲出的「鳥巢茶壺」。這款茶壺在上釉窯燒前,先包覆棉布,高溫燒製後產生的紋理如鳥巢,在米蘭現場也引起圍觀。
2008年林正儀先把目標擺在巴黎家飾展上,在不斷與主辦單位溝通、寄送作品給對方審核後,終於得以參展。果不其然,Yii的海外第一戰就打出好成績,甚至有許多廠商直接跟林正儀下訂單。
不過當時的林正儀卻婉拒了許多訂單。「外國人很喜歡我們的產品,但是對於Yii、這個台灣品牌,認識還不夠,出的價錢還不夠高!」林正儀不願降價求售,因為如果沒有品牌,單一作品再好,都是曇花一現、售價也不會高。
林正儀繼續帶著作品前往紐約、第二度前往巴黎參展,持續讓Yii品牌逐漸累積能量,終於在今年的米蘭展上,同樣一件作品,卻已經有兩倍身價!
最牛公務員,打造最新、最火紅的台灣Yii品牌,中年的林正儀笑著說自己的夢想才正要起步,要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之美!
台灣之光〉林正儀
年齡:52歲
光榮成就:
● 2010年,前進米蘭家飾展,獲媒體評選Top10榜首
● 2009年,再度前進巴黎家飾展
● 2008年,前進巴黎家飾展、紐約文化中心
● 2006年,擔任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啟動Yii品牌計畫
勵志格言: 頂真處事,謙和待物
林正儀
想對台灣說的話
台灣企業行銷全球,有些會把自家產品包裝成「北歐設計」、「德國工藝」。台灣國家品牌,尚無法為業者在海外加分,是我們要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