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邁入35歲的小陳(化名),四年半前從北部排名前茅的某科大研究所畢業,順利進入竹科某半導體大廠工作,成為人人羨慕的「竹科新貴」。不過,幸福快樂的日子沒有因此跟著小陳。至今,他仍窩在實際只有六坪大的套房裡,跟著女朋友一起過著租屋的無殼日子。
問起為何不買間房子?小陳回答說:「新竹地區房價太貴,加上貸款買房後就會嚴重排擠開銷花費,負擔會更大。」因此他們仍每月付8000元房租,繼續待在小套房裡過生活。
小陳的例子在竹科絕不是特例,老實說,目前30多歲的六年級生進入竹科當科技新貴,早已不再是外界認定的年薪百萬起跳、穿名牌、開進口車的「新貴」了。其實是「只有薪,沒有貴」。
以小陳的例子來說,研究所學歷進到公司的起薪還不到4萬元,近年公司沒有賺錢,員工分紅自然縮水,勉強加些年終及季獎金,年薪約70萬~80萬元,四年多來也沒調薪,更談不上升遷,薪水依舊不動如山。
「傳統產業如台塑三寶,或自行車公司,如果當年多賺一些,領到的遠超過這些,」小陳說。他又舉一個同學的例子。在竹科某大IC設計公司上班,每天上午8點到公司,晚上11時才能下班回家,週六還常加班趕工,毫無生活品質可言,也沒有多餘的時間休閒運動。年薪雖可達到150萬左右,但相對付出的體力、時間與精神,遠比不上所得報酬。
「即使是新貴,很多都是拿命去換,拿時間去換的,過了一陣子身體出現毛病,也做不了多久,」他感慨地說。
物價房價壓力大,婚都不敢結
不僅如此,竹科周邊的服務業及生活水平,都看準科技新貴高收入所得而年年調漲。一客簡餐動輒200~300元,一棟30坪的電梯住家也要500萬~600萬元。這些物價都不比台北縣市來得低,讓竹科工程師大歎,新竹居大不易。
因此,雖然小陳與同公司的女友認識快三年,但他們就是因為「錢不夠多、結不了婚,」加上去年金融風暴發生,工作能做多久也不確定,更讓他們沒信心結婚。
難道真的沒錢嗎?「也不是付不出頭期款,只是覺得房價不合理,再加上會排擠其他花費,而買不下手,」小陳解釋。目前他們穿的不少是五分埔買的衣服,騎著機車上下班,不用名牌,一個月生活開銷控制在3萬元以下,過得是跟大學時期差不多的生活水準,偶爾吃個大餐,小陳跟女朋友算是很節制地過日子,並無特別享受奢華。
「不買房子是因為房價太不合理,」他說,特別是新竹地區,動不動20萬一坪。他認為利率太低讓建商沒有還款壓力,而不急著出脫餘屋,房價也降不下來。再加上不一定在新竹工作一輩子,也讓小陳還在考慮要不要買房子。
當然,同年齡的同事中,置產購屋的也大有人在。但小陳認為,「別人只出一張嘴,我的人生卻是我自己要過,絕不能因別人有我就要有,到最後納貸款的也不會是別人來幫你付啊!」
工作不上不下,理財偏高報酬
其實,小陳的收入儘管跟以往的科技新貴無法比,也已讓許多同輩羨慕了。要能在研究所畢業後找到工作,已不是件容易的事。去年金融海嘯,小陳也只休個一、兩個月的無薪假,已經算不錯。
只是,接近35歲的他,看似機會無窮,但卻面臨不上不下的窘境。為什麼?因為在他的職場裡,四、五年級生已把位置卡住占滿,留給六年級的機會真的不多,「四、五年級不僅占滿了位子,口袋每個都還飽飽的。」
另外,小陳及女朋友都認為未來的生活費用要加計父母的退休生活費。雖然現在父母皆有存款,但有一天用盡就要靠他們接手。小陳認為,現在每月存個5000元,以備未來父母所用,是最基本的。當然,令小陳煩惱的是,目前看來要憑著薪水生活一輩子已不可能了。薪資長期不漲,即使工作退休了,領到的錢也不夠活一輩子啊。怎麼辦呢?就是規劃將手上的錢變得更多,以投資或創業、開店來儲存下半輩子所需要的錢。
趁還年輕,投資高風險的報酬,就成了小陳近幾年的理財方式。算算手上約有百萬元投資在股市及基金上,小陳不諱言他就是要多賺些錢,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如當房東、股票、基金,甚至不動產等,都是不錯的投資標的。
只是,最高報酬的投資也隱藏著高風險,小陳自己也清楚風險頗高,但「六年級要財富累積快速,還有其他方法嗎?」對此他相當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