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川金會」破局!川普頻向金正恩喊話,北韓卻以飛彈試射回應

邱祐慶
user

邱祐慶

2025-10-29

瀏覽數 1,050+

美國總統川普出訪亞洲。取自X@WhiteHouse
美國總統川普出訪亞洲。取自X@WhiteHouse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美國總統川普在出訪亞洲過程中,多次公開向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發出會面邀請,甚至主動表示,若金正恩願意聯繫,他隨時樂意在亞洲行的最後一站,也就是到南韓時,與金正恩進行會晤,並建議討論對北韓的制裁等議題。然而,北韓並未對川普的善意做出公開回應,甚至在行程前夕試射新型飛彈。專家普遍認為,鑑於北韓如今堅守「事實核武國家」的地位,以及與中俄關係的深化,這次發生突襲「川金會」的可能性可說是微乎其微。果然,就在29日,川普表示,因為時間關係,在南韓訪問期間不會與金正恩見面。

「如果金正恩願意聯繫,我會跟他見面,」川普25日在空軍一號上告訴記者:「上一次見他時,是透過網路發布消息說我要去南韓,並說如果他想見面,我是持開放態度的。」

川普甚至開玩笑說,北韓「有很多核武器,但沒有很多電話服務」,他建議,若會面能成行,最合適的地點,應該是他亞洲行的最後一站:南韓。屆時,他將在那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可以討論對北韓制裁等議題。

川普個人外交,面臨現實的核武僵局

《紐約時報》報導,川普與金正恩的關係可謂波折不斷,從川普第一任期內公開比較核武按鈕大小的激烈言辭,到後來舉行溫馨的峰會和交換信件。儘管川普對這種個人外交引以為豪,但事實證明,這些接觸未能有效遏制北韓的核武計畫,也未削弱北韓與俄羅斯和中國的緊密聯繫。

實際上,自川普第一個任期以來,北韓與這中俄兩國的關係反而更加深化。金正恩雖曾向北韓議會表示對川普「記憶猶新」,但他強調,除非華府放棄堅持北韓「必須非核化」,否則不會重新展開談判。

甚至,在川普離開美國展開亞洲行前夕,北韓還試射一枚他們聲稱是新型極音速彈道飛彈的武器。此外,在川普訪問日本期間,他也與多年前遭北韓綁架的日本國民家屬進行會面,這也是向北韓施壓的行動之一。

儘管川普很熱心地想會面,但目前來看,由於北韓與中俄的關係深化,以及其堅持保留核武的立場,美朝重啟對話仍面臨嚴峻挑戰。

《路透》報導,南韓政府積極鼓勵川普,利用這次訪問與金正恩接觸,希望藉此緩和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

南韓統一部長預測,北韓很可能在29或30日,就會對川普的提議發表聲明。

南韓外長也分析,川普將北韓稱為「核武國家」,以及可能放寬制裁的說法,可能會成為吸引金正恩重返談判桌的誘因。然而,南韓官員也意識到,與 2017、2018 年相比,北韓與俄羅斯已形成軍事聯盟,並加強與中國的關係,這使得半島局勢更加複雜。

川金會:從歷史性握手到外交停滯

川普過去第一任期內,與金正恩共舉行三次會面,試圖透過高層個人外交,來解決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問題,這在美朝關係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第一次會面:劃時代的握手

首次「川金會」於2018年6月在新加坡舉行,在當時不僅是兩國現任領導人的歷史性會晤,也象徵著雙方關係,從劍拔弩張的互相威脅轉向對話。這次會面的主要議題,包括朝鮮半島的完全無核化、建立新的美朝關係,以及永久和平機制。

最終,雙方簽署《聯合聲明》,內容承諾建立新關係、共同努力建立和平機制,以及北韓將致力於實現半島完全無核化,同時,也同意歸還戰俘遺骸。

首次「川金會」於2018年6月在新加坡舉行。wikimedia commons by Shealeah Craighead

首次「川金會」於2018年6月在新加坡舉行。wikimedia commons by Shealeah Craighead

第二次會面:河內的破局

11/15(六)免費入場|聽劉若瑀談優人神鼓的初心與遠行

第二次峰會於2019年2月在越南河內舉行,外界原本期待能達成一份更具體的無核化路線圖,以及解除制裁的協議。然而,這次會談在原定午餐會前提前結束,最終未能簽署任何協議,被外界視為失敗。

談判破裂的核心原因,在於雙方對「解除制裁」與「廢棄核設施」的交換條件存在巨大分歧。北韓提議廢棄其主要的寧邊核設施,以換取全面解除所有聯合國經濟制裁,但美國拒絕這項「以一換全」的提議,堅持北韓必須進行更廣泛的去核化,包括隱藏的核設施和核武庫,美國才能考慮放寬部分制裁。

第三次會面:板門店的象徵性「快閃」

不到半年後的2019年6月,川普透過社群媒體公開邀請,促成第三次在南北韓非軍事區板門店的「快閃」會面。這次會面在不到30小時內倉促安排,川普短暫跨越軍事分界線進入北韓領土,成為首位這樣做的美國現任總統。

這次接觸的主要目的,是維持兩人的個人關係,儘管雙方同意重啟核武談判,但並未達成任何實質協議。

總體而言,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的三次「川金會」,雖然形式上是歷史性的創舉,並確立無核化的籠統目標,但由於雙方在實質性去核化步驟和解除制裁範圍上,存在巨大的鴻溝,最終未能帶來具體的外交突破,也未能阻止北韓繼續發展其核武與導彈計畫。雙方關係在第三次會面後,便陷入長期停滯。

專家不看好,川金會最終無緣登場

因此,儘管這次川普頻頻喊話,但最終,就在29日,抵達南韓慶州時,他親口承認,「時間安排對不上」,川金無緣會面。不過,川普仍表示,「未來還有其他訪問機會。」沒有把話說死。

其實,南韓的專家對這次川金會普遍不看好,認為這種「突襲會面」的機率極低。

北韓大學院大學教授楊武仁向《韓國先驅報》指出,今日的局勢與2019年川金在板門店會面時已大不相同。當時,北韓仍對美國抱有新的談判期望,但現在平壤堅決拒絕無核化。儘管如此,楊武仁也補充,考慮到川普不可預測的外交風格,雖然可能性極小,但一次簡短的、非正式的交流,仍無法完全排除。

慶南大學遠東問題研究所教授林乙哲強調,北韓的戰略態勢已發生根本轉變,無核化不再是一個談判立場,而是其國家政策,「北韓現在認為,自己是事實上的核武國家,並擁有中國和俄羅斯強大的支持,這使得美國過去的施壓籌碼大大減少。」

林乙哲進一步分析,北韓仍對2019年河內峰會的失敗記憶猶新,不願再冒險舉行另一次可能損害金正恩權威的失敗峰會,這就是所謂的「河內創傷」。

因此,任何新的會面,都必須要有成果保證和詳細的會前協調,而這些目前都不具備。此外,隨著北韓即將召開第九次黨代表大會來制定未來政策,金正恩在國內沒有動力,去追求一個風險大於利益的會面。

他表示,金正恩近期宣稱「時間站在我們這邊」的言論,反映平壤的信念:他們負擔得起等待的成本,同時,繼續增強核武能力,並依賴中俄的默許支持。

川普與金正恩從2018年新加坡的歷史性握手,到2019年,河內因去核化範圍談判破裂,再到板門店的象徵性會面,雖然開創美朝高層直接對話的先河,但終未能帶來實質的無核化成果。

如今,隨著北韓與中俄形成軍事結盟,其外交籌碼大大增加,儘管南韓積極居中協調,但美朝對話能否重啟,最終關鍵在於北韓能否確信會談將帶來實質收穫,足以抵銷其外交風險,在缺乏此一條件下,美朝關係恐將繼續維持目前的長期停滯狀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