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躍為全球賭霸,最大的啟示是──博弈產業賺的是快錢。
但美國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es Vegas Sands)現在更急著告訴全亞洲:賭場裡的「另一種錢」,入袋的速度更快,而且更沒道德拷問的兩難。
金沙集團旗下、威尼斯人酒店亞洲區零售部副總裁施偉達(David Sylvester),受中華民國購物中心協會之邀,旋風式來台演講,「複合式經營才是金沙的黃金成功術」一席話,震撼了在場上百位董總級主管。
金沙集團在拉斯維加斯四大博弈集團當中,最早布局亞洲。
2007年8月,世界最大賭場、耗資3億美元的澳門威尼斯人開幕;在2008年底,投資比這個高上八倍的澳門金光大道,將陸續與世人見面。到了2009年,萬眾矚目的新加坡濱海灣(Marina Bay),將以史無前例的面貌,呈現50億美元高價打造的超大型娛樂城。
「亞洲的拉斯維加斯要來了,」施偉達鞠了一躬,「但我們真正要在這裡複製的,是複合式休閒娛樂中心(Integrated Resort,IR)的經營模式。」
所謂的複合式休閒娛樂中心,以賭場為主軸,再配合會議中心、展覽館、運動場、四星以上飯店、餐廳、購物中心、健身SPA,包羅萬象,而且全部都朝「世界第一大」為目標興建。在濱海灣計畫中,甚至包括了藝術科學博物館。
觀光是博弈之外的新金磚
因為除了賭,金沙更希望人們來這裡觀光。對金沙而言,從商務與娛樂賺到的錢,已經成為博弈之外的「新金磚」。
施偉達說,美國拉斯維加斯在過去十年,零售收入的成長率為99%,但博弈收入成長僅22%。「現在,來自博弈的進帳,已經不到總營收的五成。」
從賭客行為來看,施偉達也觀察到,許多男性玩吃角子老虎贏了,高興之餘,常常會去旁邊的精品店買支手錶慶祝紀念,而就算是賭輸了,照樣會到店裡買件商品,安慰自己受挫的心靈。
金沙來到亞洲,也將仿照此一點石成金之路。固然2006年在澳門的博弈收入占總營收的95%,但購物與消費成長空間相當大。
也因此,光是LV專賣店,在金光大道就將開上四家。當然,PRADA、GUCCI等精品,也不會在這場「品牌的嘉年華會」缺席。
為賺觀光財,世界頂級飯店亦雲集於此,四季飯店加上希爾頓、香格里拉等,房間總數亦將高達三萬多間。超大型運動場自開幕以來,辦過NBA表演賽、太陽馬戲團常駐演出、席琳迪翁演唱會,即將開唱的是亞洲天王周杰倫。
外界比較不知道的是,為了填滿8萬4000多坪的購物中心,協助招商的第一太平洋戴維斯,資深董事黎達志(Nicholas Bradstreet)便說:「我飛了九個國家,開過1000場招商會議,幸好,平均每個月簽約28個品牌。」
創造新傳奇的同時,金沙完全不擔心客人從哪裡來。「距離澳門三小時航程內的區域,有30億人口,都將是澳門賭場的潛在客戶,」施偉達說,預估到了2010年,澳門觀光客將激增到2500萬人次。
大陸客,用三成旅遊費購物
更讓施偉達放心的一項數據是,澳門威尼斯人自開幕以來,來自大陸的觀光客,百分百會購物,並將旅遊預算的三成,都花在採買。「Money今年講普通話」的新諺語,再次得到印證。
金沙甚至對亞洲的消費者做過相當「細膩」的調查,發現來澳門一日遊的旅客,平均每人花36美元購物,過一夜者則是花120美元,旅程中購物三次,用餐五次以上。
為增加對大陸客的吸引力,澳門威尼斯人的寶格麗(BVLGARI)和Zegna等國際精品,售價比上海便宜4%~28%不等。從賭博導向觀光,博弈與旅遊相輔相成,「金沙模式」的無煙囪經濟,開創了無限商機,也成功地扭轉了以往賭博給人的負面印象。
全程聆聽施偉達演講的禮客時尚館總經理周志銘說:「把購物中心蓋得比賭場還大,顯示賭場一直在轉型,威尼斯人做得很成功,也難怪全世界的新興國家都想和他們合作。」
台灣複製,設計需要在地化
台灣若想複製「金沙模式」,可能性有多高?
與會的和泰興業董事長蘇一仲認為,觀光若能結合博弈,將會是增加投資的催化劑。「基隆為什麼不弄一個呢?在陸地上蓋購物中心,要賭博的話,可以遊輪開到外海,讓旅客留久一點,消費力才會強,」蘇一仲說。
若想移植複合式休閒娛樂中心到台灣,施偉達給的建議是必須以當地市場為考量來設計:「在拉斯維加斯,我們沒看到有人賣燕窩,但在澳門,必須針對當地客戶設計需求,金沙在新加坡,走的是精緻商務路線,所以台灣也必須依照當地市場做規劃。」
除了「金沙模式」值得學習,有意進軍海外的台灣品牌,更可以透過進駐澳門威尼斯人,做為打入國際市場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