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訂遠見雜誌兩年送一年,還送為你精選的必讀好書!

多數企業導入AI失敗,因主管ChatGPT沒用到這功能

曾子軒
user

曾子軒

實習記者羅卉昀
user

實習記者羅卉昀

2025-09-04

瀏覽數 1,100+

法瑞於2023年入選全球著名的管理學者排行榜「50大管理思想家」雷達組,並與賈布里.羅薩尼共同著作《職場人的生成式AI工作法》一書,希望協助管理階層弭平AI使用理念與現實應用的落差。黃菁慧攝
法瑞於2023年入選全球著名的管理學者排行榜「50大管理思想家」雷達組,並與賈布里.羅薩尼共同著作《職場人的生成式AI工作法》一書,希望協助管理階層弭平AI使用理念與現實應用的落差。黃菁慧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ChatGPT在2022年底橫空出世,由生成式AI掀起的生產力革命隨即擴散全球。然而,近期MIT報告指出95%企業導入AI失敗的殘酷真相。到底背後有哪些深層原因?也許是多數人仍將目光停留在AI作為「數位助理」(Co-Pilot)的被動角色。對此,凱捷管理副總裁艾麗莎.法瑞強調,AI不再僅是執行任務的加速器,更能幫助人類推敲策略、挑戰假設。企業應該如何發揮AI的未竟潛力?

生成式AI在職場上的應用隨處可見,員工請ChatGPT撰寫郵件、生成文章、整理會議重點已成為工作日常,但對領導者而言,AI除了能協助手下團隊提升效率外,還可以如何將AI應用在管理與決策層面?

長期關注AI發展的凱捷研究院(Capgemini Research Institute)2024年針對全球1400名企業領導者或主管進行調查,即使管理階層普遍贊同AI的效用,但每天實際將AI應用到工作中的人僅占15%。

凱捷管理(Capgemini Invent)副總裁艾麗莎.法瑞(Elisa Farri)接受《遠見》採訪時認為,管理者若只將AI視為提升生產力與效率的工具,就低估了AI能發揮的巨大潛力。「如果能結合AI提升的效率,以及工作方式的彈性和人類的智慧,你就能改寫遊戲規則,創造競爭優勢。」

究竟,在提升生產力以外,AI在管理與決策層面能產生哪些關鍵影響?

生產力工具以外,還能把AI當作「協思伙伴」 

她強調,許多人容易將AI當作下達指令的「數位助理」(Co-Pilot),僅用以統整資料、生成文案,卻未意識到AI其實還能扮演深度對話的「協思伙伴」(Co-Thinker)角色。

兩種與AI互動的模式差異,在於後者翻轉傳統單向提問、等待回應的模式,反客為主地向使用者提問,創造來回交流的循環。如此一來,使用者可以設定AI扮演競爭對手、投資者、客戶、供應商等角色,跳脫組織內部的視角限制,成為激發人們思考的數位伙伴。

法瑞指出,許多管理者習慣解答問題,卻不擅長提問,與AI對話反而能跳脫框架,訓練提問技巧。黃菁慧攝

法瑞指出,許多管理者習慣解答問題,卻不擅長提問,與AI對話反而能跳脫框架,訓練提問技巧。黃菁慧攝

要能有效和AI協作,法瑞強調,必須需要掌握三大關鍵要素:情境脈絡(context)、挑戰(challenge)、對話(conversation)。

她解釋,想和AI建立「協思伙伴」的交流模式,要先提供充分的情境資訊,讓AI能掌握足夠知識進行回應。接著,使用者可以要求AI挑戰自己的想法,不僅避開AI奉承使用者的風險,也可以促使多元思考,確保最終輸出品質。

交談過程中,許多人單次輸入指令後,便坐等結果產出,但成品很常令人失望。她表示,使用者應該不斷主動提問並引導AI進行回饋,讓對話更有深度。

當然,這並不代表應該抹煞數位助理的價值。法瑞強調,使用AI時,採取「數位助理」或者「協思伙伴」,取決於使用者想達成什麼樣的目標。唯有依照用途靈活切換,才能擴展AI協作的效益與價值。

她也提醒,擁抱AI協作時,人們仍須保有批判思考能力,避免落入AI幻覺的信任陷阱。舉例來說,對話過程中,不妨要求AI挑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動等待提示與回應。另外,也要適時停下來反思並與團隊交流,才不會被AI回答的速度牽著走,忽略集體討論的價值。

【遠見 x 未來少年】全家一起培養國際視野>趁週年慶入手加送1期,還送《未來少年》知識庫!

組織導入AI四步驟,釐清流程、訓練員工不可少

那麼,組織在導入AI時,應該如何進行?

法瑞建議,可以依照四項步驟推廣AI。首先,團隊可針對非關鍵性的工作流程制定計畫,交替使用數位助理與協思伙伴模式,學習如何與AI交流。

再者,團隊需要培養和AI溝通的技能,提升設計提示詞的品質,並在對話過程中保持自我判斷。熟悉AI能為工作帶來的幫助後,就能重新規劃與AI合作的工作流程,除了交辦執行任務外,重點在於要設計和AI對話及提供回饋的標準流程。

最後,組織還需要制定使用AI的指導方針,建立共同承擔責任、關注AI使用倫理的文化。

要讓AI在組織內順利落地,不能僅仰賴導入技術,組織還需要注重員工的心理調適,創造AI友善的安心環境。法瑞認為,領導者應以身作則,帶頭使用AI,建立可信度並鼓勵團隊間互相學習。

針對不同人對AI的上手程度,法瑞建議,可讓資深經理或主管與精通AI的行家進行「配對」(pairing)學習,這樣一來,經理人們可以學習AI的應用技巧,行家也能從管理階層的豐富經驗中受益,形塑教學相長的AI交流環境。

法瑞指出,管理者不用成為AI專家,但需要親身嘗試,保持開放學習心態,理解AI的實踐知識與侷限。黃菁慧攝

法瑞指出,管理者不用成為AI專家,但需要親身嘗試,保持開放學習心態,理解AI的實踐知識與侷限。黃菁慧攝

納入員工參與指標,從多元視角衡量AI成效 

將AI導入職場後,該如何衡量具體效果?法瑞認為,若管理者只著眼於具體提升的產量與速度,將錯失AI真正發揮的價值全貌。除了追蹤生產力的表現,還需要評估產出的品質,並關注員工的使用動機、回饋與情感影響,以免為了追求短期成效,卻犧牲員工長期的參與度。

法瑞表示,理想的衡量成效方式,應分成個人、團隊、組織多個層次,尤其在進行高風險決策時,應避免獨自一人判斷AI的產出。由於AI為機率模型,產出內容並非百分百準確,因此還需匯集各領域專家的多樣視角討論,提升判斷決策的全面性。

AI應用的層面快速擴張,管理者若仍採取觀望態度,將AI視作單純改善效率的數位工具,將限制它推動創新價值的發展潛力。

如同法瑞在受訪中所述,當AI大幅改變各行各業的工作模式,組織面臨的挑戰,就是思考如何超越生產力的框架,重新定義競爭優勢的格局。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