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核三公投最終激辯》童子賢倡「不排碳電力」VS 莊瑞雄捍「故鄉安全」

黃泓瑜
user

黃泓瑜

2025-08-15

瀏覽數 1,600+

取自中選會直播
取自中選會直播
00:00
00:00

今(15)晚,核三延役公投舉行最終場電視辯論。正方由和碩董事長、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出席,對決反方、屏東出身的民進黨立委莊瑞雄。

8月15日,核三延役公投舉行最終場電視辯論。正方由和碩董事長、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出席,他以產業界代表的身分,從經濟競爭力、碳稅壓力及全球減碳趨勢等面向,闡述支持核三延役的理由。

反方則由民進黨立委、屏東出身的莊瑞雄參與,他以在地居民的立場,聚焦核能安全、核廢料處理與地方居民權益等議題,主張核三應如期除役,讓家園回歸安全無虞的生活。

童子賢:AI運算、半導體都需要最珍貴「不排碳電力」

「台灣需要的,是經濟實惠、高品質穩定,以及不排碳的電力!」童子賢在辯論會開場就點出,雖然台電常說台灣不缺電,但這多半是仰賴高汙染的燃煤或昂貴的發電方式,並非真正乾淨的能源。

童子賢從產業角度提到「算力即國力,國力即電力」重要性。他表示,台灣在半導體晶片、AI伺服器和AI筆電等領域領先全球,不僅帶動了經濟成長,也讓台灣催生了大量AI運算中心的需求。然而,這些高科技產業需要龐大且不排碳的電力來支持,才能維持競爭力。

童子賢進一步警告,兩年內國際間將開徵碳稅。如果台灣發電碳含量過高,企業產品出口將面臨高額碳稅,嚴重削弱競爭力。他以發電與交通違例,兩者碳排放合計占台灣總排放量的約66.5%。因此,推動電動車與減少發電碳排,是同時解決空汙與氣候變遷的關鍵路徑。

此外,對於反核方「核三發電量只占6%不重要」的論點,童子賢強烈駁斥:「這個看似不大的6%,是台灣最珍貴的不排碳電力。」他表示,歐盟的不排碳發電比例高達71%,而台灣在2024年卻僅有17%,在全球評比卻處於後段班,甚至放牛班,實在讓人憂心。

他補充,台灣綠能發展多年仍有限甚至倒退,2024 年太陽能僅占 5.3%、風力 3.6%,水力發電 2.5%,三者都低於核電發電量。他回顧,1986年台灣不排碳電力占比曾高達62%,李登輝時期仍有30%,陳水扁與馬英九時期維持在20%至22%之間,但如今已降至17%。

「廢除核三之後,台灣不排碳的發電比例將只剩下12.8%,發電排碳高達87%,這在先進工業國家中是最糟糕、最令人汗顏的成績。」童子賢批評,若貿然廢除核三,卻又要重啟麥寮、興達火力發電廠來補足電力缺口,是相當荒謬的決策。

他呼籲社會應拋棄「發展綠電只是為了打擊核電」的扭曲心態,讓核能與綠能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遷。他強調,只要核二、核三能夠重啟或延役,台灣就能立即增加額外10%到11%的不排碳發電,使不排碳發電比例提升至24%,讓台灣脫離全球的「放牛班」。

莊瑞雄:核能安全至上,屏東人拒當「全台熱水器」

「我來自於屏東,這裡是我的故鄉,所以我今天特別站出來捍衛它!」面對童子賢支持核三延役的說法,莊瑞雄語氣激動地反擊,核三公投是「藍白兩黨合謀」的結果,背後隱含政治利益。他強調,核三廠已屆滿40年,本應功成身退,重啟核電廠需要全新的程序,而全球僅有延役的先例,從未有重啟的紀錄。

莊瑞雄接著從歷史角度切入,提到1978年在墾丁國家公園旁興建核三廠,是威權時代的產物,當時人民沒有選擇權利。但如今台灣已是自由民主國家,屏東人不再需要為全台灣的電力需求而犧牲。「台北市缺電,卻要讓核三繼續發電,就好像屏東是一個燒了40年的熱水器,還要我們繼續燒下去,把熱水送到台北!公平嗎?」莊瑞雄憤慨地說。

莊瑞雄提到,過去政府曾計畫將核廢料放置於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引發時任立委蕭美琴、高金素梅及秀林鄉鄉長前往台電抗議,最終由台電總經理出面道歉。他憤慨地表示,如今核三延役卻將核廢料留在屏東,是極不公平的事,「我們不是次等公民,屏東人已經為台灣經濟犧牲了 40 年。」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公投不是俄羅斯輪盤。」莊瑞雄以此比喻,警告社會大眾,一旦輕率地重啟核三,未來就可能以此為藉口,繼續重啟核二、核一,甚至核四。

童子賢:空汙是全民「垃圾場」,核廢料其實最負責任

在第二輪發言中,童子賢透過台電公布的發電成本圖表,強調核能發電每度電成本僅約1.42元,遠低於風力發電的6.59元與太陽光電的4.87元。他直言,核能發電既經濟又實惠,過去40年來對台灣經濟貢獻良多,不該輕易被汙名化。

「這麼龐大珍貴的錢,就讓錯誤的反核政策給浪費掉了。」童子賢估計,在核二、核三除役前,每年可為台電省下超過1000億元的龐大成本,四年任期累計下來,省下的錢可達4000至6000億元。這筆鉅款足以彌補健保財務缺口,也能挹注國防預算。

他進一步引用台電公布的 4514 億元累積虧損數字,並指出實際虧損可能高達 8000 至 9000 億元,因為過去中油與政府已為台電分別承擔與補貼了巨額赤字。

「台電虧損不單是俄烏戰爭所致,更是錯誤的能源政策所造成。」童子賢以法國與德國為例指出,過度依賴天然氣發電會帶來價格風險與成本飆升,而台灣天然氣發電占比已達 42%,未來還要提升至 50%,完全是反核思維下的冒進決策。他呼籲,台電領導人若只顧「政治正確」而忽視「發電效率與成本」,只會拖累國家經濟。

不僅如此,童子賢也探討了核廢料與空汙對健康的危害。他認為,核電廠的廢棄物是「集中管理」且「負責任」的處理方式,不會直接危害到一般民眾。反觀火力發電的廢棄物,則直接排放到大氣層,讓空氣變成一個巨大的「垃圾場」。

童子賢強調,燃燒煤炭與天然氣是造成地球暖化與空汙的元兇,而空汙所引起的肺癌、呼吸器官疾病等,已成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每年奪走超過萬條人命。他認為,核電作為最負責任的發電方式,應該與綠能並行,提高不排碳發電比例,目前歐盟、日本與許多國家都已重新擁抱核能,這才是捍衛台灣環境與人民健康的正確道路。

莊瑞雄:核三若出事「全台淪陷」,安全才是國際潮流

「2011 年,我跟著蔡英文到蘭嶼視察核廢料,當地存放著 10 萬 277 桶低階核廢料,一放就是 43 年。政府不該做錯事,還欺騙人民。」莊瑞雄指出,過去國民黨政府曾對當地居民宣稱要興建「工廠」,實際上卻是核廢料儲存場,這種不誠實的行為嚴重破壞信任。

莊瑞雄表示,直到蔡英文與賴清德執政時期,都仍須為這段歷史「贖罪」,目前已經要求政府在今年10月底前推動蘭嶼醫院的興建計畫來繼續贖罪。

莊瑞雄接著回憶,政府在2011年曾規劃在台東達仁鄉和金門烏坵設置核廢料儲存場,但都遭到地方反對。他表示,當時台東縣政府以發展無毒農業為由拒絕;而金門縣政府則發文至行政院,指出烏坵人口僅占金門總人口的0.46%,不到百分之一,不該由多數人來決定少數人的命運,最終作罷。

「為何唯獨要將核廢料的風險轉嫁給屏東?」他憤慨地質問,並呼籲全台灣要有同理心,正視這個問題。

此外,莊瑞雄也反駁童子賢所提的「國際潮流」論點。他強調,即使世界各國重啟核電,但所謂國際潮流應該是「核安第一」與「核廢料妥善處理」。他以日本福島核災為例,指出即使是距離300公里外的千葉縣也受到影響,而如果核三廠發生事故,整個台灣都將淪陷。

他警告,台灣地狹人稠,經不起任何核災衝擊,不應盲目追隨國際趨勢,「歐盟解禁福島食品仍歷經多年,台灣去年才解禁,日本福島事故的影響範圍之廣,足以提醒台灣必須以安全為首要考量。」

最後,莊瑞雄再次強調:「我這次來沒有代表民進黨,我是受台灣綠黨邀請,是來自屏東在地居民的聲音。」他重申,在核安與核廢料問題未有妥善解決方案前,任何重啟或延役的決定都是輕率且不負責任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