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雖對俄國發出50天內達成和平的最後通牒,然而俄烏仍不見和平跡象。有分析指俄烏戰爭之於川普,可能如同阿富汗戰爭之於拜登,陷入怎麼做恐都不對的窘境。
華爾街日報指出,俄烏今天在伊斯坦堡舉行的第3輪直接會談幾無成果,雙方代表僅會晤不到一小時。
俄烏會談依然觸及不到停戰核心
率領烏克蘭談判代表團的烏方高層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會後說:「我們在停火或終止敵對行動方面毫無進展。」稱歷經多次會談與長達半年努力,雙方依然未能縮短彼此在結束戰爭立場上的距離。
烏梅洛夫表示,烏克蘭再次提出由總統澤倫斯基與俄國總統普丁會晤的建議,但依然被俄方所拒。
談判僵局凸顯川普對莫斯科的施壓幾無作用。川普7月14日揚言,若50天內未達成和平協議,將對俄羅斯及俄國的主要貿易夥伴課徵100%的高關稅,同時還宣布透過由歐洲國家代為採購,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
俄國目前立場仍堅決,主張任何最終和平都必須解決這場衝突的「根源」——阻止北約東擴、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及成為西方反俄前沿。與此同時,俄軍在戰場上持續推進,並在近幾週加強對烏克蘭西部城市空襲。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說:「目前不過就是同一場外交歌舞伎的延續。至少就俄方而言,普丁顯然尚無意接受任何不符他條件的協議。」
Yesterday, at the meeting in Istanbul, the proposal for an immediate and full ceasefire was reiterated to the Russian side. In response, Russian drones struck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the Pryvoz market in Odesa, apartment blocks in Cherkasy, energy infrastructure in the Kharkiv… pic.twitter.com/Ax9Q0xEM6z
— Volodymyr Zelenskyy / Володимир Зеленський (@ZelenskyyUa) July 24, 2025
圖/俄軍在戰場上持續推進,並在近幾週加強對烏克蘭西部城市空襲。
部隊士氣高、缺的只是裝備,烏軍司令喊話
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表示,烏克蘭急需美國與歐洲向基輔提供更多防空系統與飛彈,並呼籲取消拜登政府時期「禁止深入打擊俄軍目標」的限制。
瑟爾斯基指出,防空武器若能重獲補給,包括美製愛國者飛彈、無人機攔截裝備等將有助攔阻俄軍攻擊,而若能獲得遠程武器-如美國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與德國金牛座(Taurus)系統且使用不受限,基輔將能深入攻擊俄國境內製造飛彈與無人機的基礎設施,降低俄方武器產能。
瑟爾斯基說除防空系統與飛彈不足之外,前線烏軍地面部隊在兵力仍處劣勢,155公釐砲彈也即將耗盡,且急需補充裝甲車,「我們的官兵士氣高、英勇無懼,也有能力推進,但他們需要現代化且可靠的裝備」。
儘管川普政府調整立場改為支持烏克蘭,瑟爾斯基透露局勢對他們仍非常艱難,俄方加快無人機生產,同時提供額外經濟獎勵以招募地面部隊,使烏克蘭的前線壓力加劇。
分析:川普應對基輔,類似拜登所遇阿富汗困境
彭博(Bloomberg News)一篇分析指出,儘管美國對俄烏戰事的介入程度,遠不比延宕20年之久的阿富汗戰爭,然而對川普而言,兩者共通之處都在於結束衝突已證明絕非易事,且拖得愈久就愈難脫身並要承擔罵名。
右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狄森(Marc Thiessen)從川普當選前,就警告共和黨斷絕援烏的危險,寫道「對共和黨人而言,抉擇時刻已到:除非你們也想跟拜登因喀布爾淪陷而遭責難一樣,背負基輔失守的責任,否則就該儘速向烏克蘭交付軍援」。
本文轉載自2025.07.24「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