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印巴空戰一窺中國軍武實力?專家:這個數字是關鍵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5-06-11

瀏覽數 16,850+

南太的印度與巴基斯坦5月初爆發大規模空戰。僅為情境配圖,shutterstock
南太的印度與巴基斯坦5月初爆發大規模空戰。僅為情境配圖,shutterstock
00:00
00:00

南太的印度與巴基斯坦5月初爆發大規模空戰,兩國空軍在各自空域進行視距外空戰,那是什麼?「飛機跟飛機根本沒有見到面,飛機就像一部炸彈卡車,射完飛彈後就離開戰場了。」美國國防部中國、台灣、蒙古科前科長胡振東受訪指出。特別是這場空戰,巴基斯坦方面宣稱共擊落印軍6架戰機,且戰果均由中國製的殲-10戰機達成,若屬實,顯示中國軍武的進步確實令人注目。回到台灣自身,透過這場空戰,我們應該獲得怎樣的啟示?

印巴這場空戰,雙方共出動破百架先進戰機,規模為近年之最。至於戰損,巴方宣稱共擊落6架印度戰機,其中不乏西方先進的戰機,連印度近期才向法國新購的飆風戰機也遭擊落。不過雙方實際上到底損失多少戰機,仍未獲證實。

超視距空戰時代來臨,不再有「捍衛戰士」

「這場空戰,飛機跟飛機根本沒有見到面,飛機就像一部炸彈卡車,射完飛彈後就離開戰場了。」美國國防部中國、台灣、蒙古科前科長胡振東受訪指出,這場空戰是一場典型的超視距空戰,巴國戰機透過預警機等手段,得知敵機(印方戰機)方位後,遠在敵人150公里以外的距離就發射飛彈,射完後即離開戰場。

現代空戰的超視距空戰,過程與大眾以為的差很多,不像電影《捍衛戰士》一樣,雙方在空中激烈纏鬥,而是早早就射出飛彈,連戰機上雷達都還看不到敵人位置,這場空戰就已正式進行。以這場印巴空戰而言,雙方戰機都沒有飛離自己的國界,都在上百公里即發射機上飛彈,仰賴整體的作戰體系、情報來達成戰果。

「所以你說這場空戰殲-10有做了什麼事情嗎?其實什麼事情都沒有,巴國飛行員自己說,殲-10連雷達都沒打開,避免敵機知道自己的位置,完全靠預警機提供的資訊進行空戰。」至於這架預警機是否也是中國的預警機?胡振東,根據外界公開的訊息,巴基斯坦原有的4架中國製預警機ZDK-03,目前均已送到中國進行升級,因此這次巴方使用的空中預警機,應是瑞典製造的Saab-2000。

中國製的殲-10戰機。wikimedia commons by 殲-10

中國製的殲-10戰機。wikimedia commons by 殲-10

中國可以聽到印度的無線電

也因為巴軍出動的是Saab-2000,屬北約標準的裝備,鑑於軍事機敏因素,中國不太可能將中製飛彈的原始碼(Source Code)交給歐洲國家整合,因此這場空戰,不太有可能出現輿論熱議的「A射B導」的狀況(即A平台發射,如殲-10發射飛彈;B平台導引,如Saab-2000導引該枚飛彈擊中目標)。因此,無法藉由這場空戰,來推估中國的殲-10、ZDK-03的實際能力。

他認為,巴方能在這場空戰中取得較佳的戰果,主因是巴方事先掌握足夠的情報,情報來源則應該是中國提供,「中國可以聽到印度的無線電,也有衛星觀察印度戰機的動態,可以適時告知巴基斯坦印度戰機的位置、整備狀況。」

這部分從巴基斯坦軍方的說法也可側面證實,巴方指出,早在這場空戰發生前,巴基斯坦40多架戰機已在4處「以逸待勞」等待70餘架印機前來,並提前發射飛彈離開戰場。

PL-15實際性能成謎,要看巴方共發射幾枚

胡振東也指出,通常一架準備對空作戰的戰機,至少會配置2枚短程空對空飛彈、及2枚長程空對空飛彈,算一算這場空戰,巴方機隊至少攜帶80枚長程飛彈上天。這80枚長程飛彈,巴方到底射了多少枚,目前無人得知,但這個數字相當關鍵,若能得知,或可一窺中製武器、特別是PL-15長程飛彈的性能。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根據各國掌握的印機遭擊落數字,再加上3枚在地上發現的PL-15未爆彈,可掌握巴方至少發射7~10枚PL-15,但實際上的發射數量恐不僅限於此,「因為當你手上有80枚長程飛彈,而敵方又有70幾架飛機在天上,你會只發射10枚飛彈嗎?」

長程飛彈被射出後的最終下場,一是擊中敵人、二是掉到地上成為未爆彈,三則是找不到目標,自己在空中自毀,避免落在地上被敵方拿去研究。而這最終一種結局,應是這場空戰中,PL-15的主要歸宿。

他認為,合理來看,這場空戰巴方應至少射出40~50枚長程飛彈,西方情報系統掌握的被擊落印機共4架,若這40~50枚飛彈全是PL-15,算一算擊殺率僅10%左右,擊殺率並不高。

掌握情報+印軍輕敵,讓巴方空戰勝出

另一方面,胡振東指出,印度空軍規模雖較大、戰機性能也較好,但訓練不夠扎實,再加上輕敵,原先認為的突襲被巴方抓個正著,成為印軍在這次空戰中失利的原因。比如說,法製的飆風戰機配備強大的電戰、拖曳誘餌系統,如果印軍飛行員在空戰中落實操作法軍教授的戰技,讓拖曳誘餌系統生效,PL-15擊中飆風戰機的機率相當渺茫,顯示印軍飛行員並未完全發揮飆風戰機的全部性能。

他認為,這次空戰印軍損失較多,主要原因應不是中國武器性能較好,而是出在印軍自己的身上。因為單看雙方的武器系統,飆風戰機配備的飛彈,射程也都在150公里以上,完全有能力如法炮製,超視距打擊巴基斯坦空軍。況且這場空戰,印軍似乎也沒有出動空中預警機參戰,種種疏失累積下,導致在空戰中落入下風。

給國軍的啟示

從印巴這場空戰比拚,胡振東建議,國軍應再強化兩項重點,一是訓練,二是情報,「這次大家都專注在巴基斯坦的武器系統,但相較硬體,訓練在這次空戰中的作用更大一些。」除此之外,印巴空戰凸顯空中預警機、資料鏈整合建立共同作戰圖像的重要性,這兩方面也是未來國軍可加著墨的重點。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