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球首創杜拜帆船飯店高峰論壇-從杜拜經驗看台灣出路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07-04-01

瀏覽數 41,100+

全球首創杜拜帆船飯店高峰論壇-從杜拜經驗看台灣出路
 

本文出自 2007 / 4月號雜誌 全球卡達熱

參訪杜拜-台灣精英 體驗杜拜學魅力

「你們現在看到的建設,只是杜拜超大計畫中的10%,還有90%尚未完成,」聽到杜拜商工會商業貿易部經理蘇坦(Sultan M. Lootah)的說明,在場的寶來金融集團總裁白文正、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華航總經理趙國帥、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及凌群電腦董事長劉瑞復等台灣知名企業家,忍不住驚呼:「太不可思議了。」

因為從抵達杜拜的那一刻起,他們就發覺,杜拜根本是全世界最大的工地,而且看起來還要持續蓋下去。

耳聞已久〉終於踏上以願景聞名的土地

從杜拜商工會13樓高的辦公室望出去,眼前是30年前杜拜老國王拉希德,到處借錢來疏浚、拓寬的運河,現在周圍摩天大樓櫛比鱗次,和紐約曼哈頓比起來毫不遜色,吸引了比印度還多的觀光客、比新加坡還多的商船、還有比一些歐洲國家還多的外國資金。

去年6月《遠見》雜誌報導〈全球必修杜拜學〉,引起許多討論。

當不少人都在問,「我們該如何學杜拜?」因此今年3月初,由天下文化遠見創辦人高希均及發行人王力行領軍,邀集多位企業領袖親赴杜拜,為台灣找出路。

他們多是第一次到杜拜,感受因而也最深。

台灣觀光類股王的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就特別關注杜拜如何吸引觀光客。

晶華酒店去年底才到任的總經理,上一個工作就是在阿布達比,他告訴潘思亮,杜拜旅遊局不會請求其他國家協助促銷,而是直接出錢幫他們印年冊,要他們把杜拜放在第一頁,比私人企業行銷還來得直接。

「杜拜政府對觀光的推動,就像台灣對高科技一樣,用盡所有的資源和策略去支持,變成全世界的觀光勝地,」潘思亮觀察。

對環球購物中心副總經理馬志綱、以及台北西華飯店董事長特助劉恒昌兩位剛踏入觀光服務業的企業第二代而言,親身體驗杜拜如何拉拔服務業,更是一次難得的震撼教育。

眼見為真〉見證以執行力建築的奇蹟

杜拜參訪團的下一站,進入了一棟像巴黎凱旋門般的建築,這裡是矢志成為中東金融之都的杜拜國際金融中心。

聽完簡報,過去不斷在金融市場創新的白文正分析,杜拜國際金融中心能在短時間吸引銀行紛紛進駐,是由於所有策略與措施都能符合國際金融投資客的需求,成為中東市場最好的門戶。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台灣還是很有機會的,」白文正指出,如果台灣想成為亞太金融中心,必須先就法規、稅賦及交易規定通盤檢討,「台灣有人才、資金,就差法規。」

還沒有抵達杜拜塔(Burj Dubai)展示中心,參訪人士就迫不及待地從車窗內數起杜拜塔究竟蓋到第幾層。

以沙漠之花為靈感設計的杜拜塔,以平均每三天增加一層樓的速度興建,預計今年夏天將超越台北101大樓,成為世界新地標。

第二次來杜拜的華航總經理趙國帥,下車後趕緊站到已蓋到110層的杜拜塔前拍照,「他們有了願景後,執行力就非常強。」十個月前曾來過杜拜的他,對杜拜執行力十分佩服。

一邊聽著導覽,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提出專業問題,「我很難想像,杜拜能擁有像美國般的法規,允許三天蓋一層樓,」對方笑著回答,「當然沒有,但廠商希望我們告訴他如何執行,再由他們說服政府,而這棟大樓就自己訂下一個法規。」

聽完,姚仁祿也不禁讚歎,「杜拜真的是建築師最自由的地方,連法規都能自己寫,」同時,他也對杜拜政府自信而不自大的態度印象深刻。

反思以憂〉化可能為可能才會是出路

最令人引頸期盼的,莫過於由杜拜邦長穆罕默德所推動的造島計畫,用人工填海的方式,建造四、五座島群。

一進展示中心,潘思亮就駐足在記錄棕櫚島填海過程的衛星空照圖前,久久不肯離去,他很難想像,怎麼能在海上憑空長出16片葉子的人造島?

潘思亮問接待主管,「杜拜沙漠這麼多,為什麼不開發沙漠,而選擇填海?」對方卻反問他,「你認為在沙漠造鎮或填海,哪一個才能引起全世界注意?」

聽完後,潘思亮分析,杜拜不是選擇最方便或最便宜的方式做行銷,而是要創造影響力。

參觀傑貝阿里自由貿易港區時,凌群電腦董事長劉瑞復發現,同為政府規劃,傑貝阿里七成是貿易,不像台灣加工出口區是製造業為主,「全世界的人來杜拜投資,都是為了打進中東市場。」

全世界注意到杜拜,還是因為她那一輩子一定要住上一晚的七星級帆船飯店,而《遠見》雜誌就選在帆船飯店頂樓27樓,舉辦「從杜拜經驗,看台灣出路」高峰論壇。

每個企業領導者除了分享自己對杜拜的第一印象,也針對台灣能跟杜拜學什麼,各別提出獨道的見解。

論壇主持人天下文化遠見創辦人高希均強調,杜拜在備受限制的條件下,反而靠願景、想像力和執行力,把沙漠變綠洲。

而台灣過去30年累積的豐沛人才、資金,再加上臨近中國市場,「看到杜拜化不可能為可能,台灣更應努力把可能化為可能。」(王一芝)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