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海洋生態系瀕臨崩潰?科學家:「地球限度清單」已破6項,地表水正在脫氧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4-07-29

瀏覽數 6,200+

科學家警告,全球水體中溶氧的供應正在迅速減少。(情境圖)Unsplash by Silas Baisch
科學家警告,全球水體中溶氧的供應正在迅速減少。(情境圖)Unsplash by Silas Baisch
00:00
00:00

氧氣是生命的基石,水中的溶氧(DO)對於健康的水生生態系統,無論是淡水還是海洋也是生命仰賴的關鍵。但科學家警告,全球水體中溶氧的供應正在迅速減少,已成地球生命維持系統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

隨著地球愈來愈熱,生態系統崩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發生,在目前的排放軌跡上,各種生態臨界點將會開始相互強化,崩潰速度將會加快。如第一個地球系統,北極夏季海冰已於2023年7月超過臨界點,無冰的海洋表面吸收更多陽光,正在加速變暖。

2023年9月科學家首次量化調節地球系統穩定性和彈性的所有九個過程,擬定「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 清單,每六到七年更新一次,相當於一個人每六年去看一次醫生進行健康檢查。目前科學家量化的「地球限度」項目分別是氣候變遷、海洋酸化、平流層臭氧消耗、對全球磷和氮循環的干擾、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全球淡水利用、水和系統變化、氣溶膠負荷和化學污染。

「地球限度」清單已有六項被打破。取自科技新報,來源: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地球限度」清單已有六項被打破。取自科技新報,來源: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這些領域劃定「人類可以在其中繼續發展,並為子孫後代繁榮發展的閾值。」去年九個限度中已經有六個被打破,除了臭氧消耗之外,所有限度項目的壓力都在增加。

水生脫氧將導致生態滅絕

最近一個科學家團隊提議將水生脫氧添加到「地球限度」清單中。一項發表示在《自然·生態學與演化》期刊的研究發現,海洋和淡水生態系統的氧氣一直在大幅且迅速下降。

水中溶氧的濃度是魚類棲息地品質的關鍵條件,也是衡量河川健康的關鍵指標。近幾十年來,所有水生生態系統的溶氧濃度迅速大幅下降,從溪流和河流、湖泊、水庫和池塘,到河口、海岸和海洋。自1980年以來,湖泊和水庫的氧氣損失分別超過5%和18%。自1960年以來,海洋的氧氣損失量約為2%。

研究發現,水中的氧氣閾值下降速度已逼近其他「地球限度」崩潰速度。水中溶解氧的濃度下降原因很多,如水域溫度升高,導致水體無法容納那麼多的溶解氧,並且隨著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使空氣和水溫高於長期平均水平,地表水越來越難以保留這種重要元素。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水中溶氧的濃度是魚類棲息地品質的關鍵條件,也是衡量河川健康的關鍵指標。Photo by Rx Diaconu on Unsplash

水中溶氧的濃度是魚類棲息地品質的關鍵條件,也是衡量河川健康的關鍵指標。Photo by Rx Diaconu on Unsplash

此外,水生生物消耗溶氧的速度,也可能快於生態系生產者補充溶氧的速度。可能原因是農業和家庭肥料、污水和工業廢物等有機物和營養物質的湧入,引發藻類大量繁殖和細菌繁殖,迅速吸收可用的溶解氧。水體脫氧也是由水體各層之間密度差的增加,導致分層更強和更長,深水通風減少,原因可能是地表水變暖速度快於深層水,以及冰融化降低海洋表面鹽度。

研究警告,在最壞的情況下,氧氣會嚴重耗盡,導致微生物窒息死亡,體型較大的物種往往也會隨之死亡。不依賴氧氣的微生物族群會以大量死亡的有機物質為食,生長到一定的密度,減少光照並限制光合作用,使整個水體陷入惡性、令人窒息的循環,即優養化。如果氧氣水平消耗到驚人的水平,即使是不依賴氧氣的微生物也會死亡。

海洋環境或任何水生環境中的氧氣下降都會使動物更難生存和繁衍,因此,脫氧可能會影響並可能重組整個海洋食物網和生態系統,最終影響人類的食物、水、收入和福祉。

參考資料:

Earth’s Water Depleting Fast, Says Study, Explains Why It’s Dangerous

Loss of oxygen in lakes and oceans another sign of Earth systems under strain

本文轉載自2024.07.23「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永續新主張 綠色公民大調查
數位專題

永續新主張 綠色公民大調查

全球極端氣候加劇,無人能置身事外!《遠見》發起「綠色公民大調查」,探究日常生活減塑、減碳行為,反思如何為環境永續共盡心力,展現台灣邁向淨零的決心!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