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影集《逆貧大叔》是由申延植執導,宋康昊、卞約漢主演,這是宋康昊出道32年推出的首部影集作品,目前在Disney+精彩上線中。
出道32年、生涯榮獲無數國際電影各大獎項的宋康昊,擁有《寄生上流》、《嬰兒轉運站》、《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密探》、《正義辯護人》、《末日列車》、《駭人怪物》、《殺人回憶》等經典代表作。
完全就是「韓國影帝」代名詞的他,主演的電影在韓國屢屢創下亮麗的票房成績,是韓國極具票房號召力與演技備受肯定的頂級明星,出色的演技和真摯的詮釋,他總能帶給觀眾扣人心弦的震撼。
只是你可能很難想像,宋康昊居然從來沒演過影集,而他的首部戲劇作品,獻給2024年由Disney+上線的《逆貧大叔》。
究竟,導演申延植是如何說服宋康昊,讓他決定參與影集的演出?他分享,「在剛開始構思《逆貧大叔》時,我就有向宋康昊提起這部作品。我想創作一個只有他能演繹的角色,我們這些年的合作經歷,對此也有很大幫助。」
申延植和宋康昊多次合作,成功說服他出演影集
《逆貧大叔》是宋康昊出道32年後首部主演的電視劇,光是他的演出,就讓這部作品充滿可看性,他精湛的表現完全把觀眾拉回韓國最動盪不安的1960年代,在那個內憂外患紛擾的背後,一位努力讓人充滿溫飽的「三食大叔」。
《逆貧大叔》由《誆世巨作:蜘蛛窩新宇宙》、《1勝》的申延植導演擔任編劇並執導,這也是申延植與宋康昊第3度聯手合作,主演除了宋康昊之外,還有卞約漢、李奎炯、秦基周與少女時代的Tiffany。
《逆貧大叔》的故事設定於1960年代的韓國,充滿抱負的理想主義者金產(卞約漢飾)致力在動盪混亂的時代,帶領國家走向進步與繁榮。金產作為獲得阿爾布萊特計畫的獎學金贏家,他渴望將韓國轉型成為領先全球的工業大國,讓韓國人民的經濟水平可以與美國並駕齊驅。
為了完成自己的救國大業,金産成功吸引了朴斗七(宋康昊飾)的注意。朴斗七是一位低調的操盤者,可以游刃有餘地適應任何情況,並且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幫助金產完成目標。
兩人的結盟將在複雜而守舊的體制中,擦撞出錯綜複雜卻魅力滿滿的火花,並肩朝著為韓國締造繁榮未來的共同目標邁進。
《逆貧大叔》非宋康昊不可,申延植為他量身打造角色
一直以來,申延植從在撰寫劇本的初期,就早已想要把這個角色為宋康昊量身打造,這個三食大叔也唯有他才能夠詮釋,申延植分享,在過去和宋康昊合作兩部電影作品後,他們一直有保持聯絡。
「對我來說,創作早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每次當我和演員見面時,我都會和他們討論作品的細節。」而宋康昊也是從此時開始對《逆貧大叔》充滿興趣,進而促成了他首次影集的演出。
申延植分享,這個角色非宋康昊不可的關鍵,在於他是一位能夠演繹矛盾和微妙情感的演員,「朴斗七這個角色可以既可怕又可憐、高貴卻又輕浮、謹慎周密又有疏漏,殘忍的同時卻充滿人情味。我認為宋康昊是唯一能詮釋三食大叔這個角色的演員,他在拍攝現場總是很努力地尋找,並完美演繹所有細節。」
《逆貧大叔》的核心價值,探索人們的天性和慣性
在《逆貧大叔》中,申延植一手打造這整個宇宙,也把觀眾帶回那個超乎想像的世界裡,而他最想訴說的故事,全都藏在這個台詞中,「有兩件事決定了你人生的方向,與生俱來的天性和生活的慣性。」
申延植分享,生而為人,沒辦法改變天性,但可以改變慣性,當慣性逐漸成為天性和信念時,人生就無法回頭了。
「我們在生活中制定無數計劃,經歷無數衝突,體驗無數愛與離別,有時也給對方帶來痛苦。」
他說,「所以,我想透過這部作品,探索我們的天性和慣性,是如何在特定時代形成的,甚至最後如何塑造了當今的韓國社會,這是我為什麼創作這部作品的原因。」
努力打造1960年代的韓國,歷史田調非常講究
申延植表示,為了重建1960年代的韓國,整個團隊花了很大的心力在田調的研究上,期待藉此讓觀眾有著更身歷其境的感受。
雖然,關於1960年有很多參考資料,但如今依然被保存的街道環境、相關道具卻非常少,「因此我們建造了開放式片場,從無到有打造出那個年代的韓國,把所有造景空間全部打造完成。」
「再現當時的年代背景很困難,我們還需要根據劇情,重新想像造景的模樣,我們有盡量還原當時的年代氛圍,同時創造最能呼應角色敘事的空間。」
申延植說,拍攝《逆貧大叔》最困難的地方,是有些場景會需要大量工作人員才能打造,像是選舉的造勢、各種大規模的群戲,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大家都必須很努力的重現出當代的背景和氛圍。
他分享,「雖然當時的建築和服裝有很多照片參考資料,但要找到相同材料非常困難,所以我們最後選擇使用最相似的材料重新製作我們的道具跟服飾,盡量還原當時的氛圍和感覺。」
申延植: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愈來愈堅強
1960年是造就現代韓國的重要時期,那是韓國能成為現在樣貌的關鍵轉折點,選擇這個年代,是為了凸顯在這個新時代開啟之際,三食大叔和金產之間共同開創新世代的關係和故事。
在那個時代的韓國,面臨著韓戰後分裂的危機,執政黨自由黨的目標一直都是重政治輕經濟,以實現統一、發展軍事為目標,但人們生活就特別困苦;而爭取經濟復甦的在野黨革新黨就以發展經濟為號召,期待能改善民不聊生的困境,獲得許多選民的支持——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一切都充滿變數。
申延植有感而發的說,「其實我們無法真正克服生活中被迫面對的壓力,我們能做的只有繼續生活。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之下,我們往往無法意識到我們身上究竟肩負著哪些重擔。」
要知道的是,「當我們專注於眼前的生存時,可能不會特別注意到要克服這些壓力,只能硬撐著並想辦法堅持下去,但堅持著堅持著,自然會變的愈來愈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