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遠見》投資趨勢大調查出爐,獨家掌握95家金融投資機構對總體景氣和金融市場的第一手洞見!在地緣政治紛擾、AI真假難辨的挑戰下,哪些產業能持續站上浪頭?又有哪些被洗出場?帶你一次盤點2024投資解方。
台股在2023年11月「回神」,短短三週就飆漲近1400點,截至21日,台股盤中一度創全年次高點17421,收盤為17416.7點,上市櫃市值逼近54兆元,不僅一舉超車韓國股市,也與港股僅差100多點。同時,新台幣匯率擺脫低迷、一度創波段新高也帶動外資回流,多家投資機構紛紛看好年底「拉尾盤」行情。
臨近2023年末,原先全球最擔心的「經濟衰退」風險,似乎已雲淡風輕。美國各項經濟數據依舊強勁,然而,日圓兌新台幣在11月中旬來到30多年的最低點,全球投資市場仍動盪不已。
據證交所統計,975家本國及第一上市公司(不含金控),營收及獲利雙雙衰退,2023前三季總營收25兆8882億元,年衰退3兆660億元,減幅10.59%;稅前淨利2兆3563億元,年衰退1兆2917億元,減幅35.41%。
受到全球通膨、升息政策及地緣政治影響,經濟復甦不確定性升溫,面臨產業庫存調整致獲利衰退,以航運業、塑膠工業及半導體業最受影響。
惟上市公司中仍有377家公司獲利逆勢上揚,成長較大產業包括:汽車工業、觀光餐旅及金融保險業。
烏雲密布下仍有數道曙光,由於汽車工業因車用晶片及零組件缺料緩解、疫情影響淡化,帶動車市銷售,推升獲利;觀光餐旅業擺脫疫情陰霾,受惠旅遊需求回溫,致獲利成長,堪稱「內需挑大梁」。金融保險業則因金融商品操作得宜,帶動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
展望2024年,投資策略又該如何因時制宜呢?
《遠見》持續邀請金控銀行、投信投顧、證券與期貨商等業者填答「2024投資趨勢大調查」問卷,本次擴大對象至票券金融、信用卡、支付業者,以期提供更全面的市場瞭望。
本次回卷機構再創歷年新高,共95家,綜合機構專家看法,掃描2024景氣、產業、資產配置策略,以及第一手的獨家夯股名單。
今年陷入「保1」戰,明年會更好
回顧《遠見》2023趨勢調查,高達八成三機構認為經濟會衰退,而主計總處、央行陸續調降數值,GDP陷入「保1」戰。到了2024年,應會反轉為正,據主計總處預測,2024年GDP估計為3.32%。
此次受訪的95家金融機構中,高達62.1%認為GDP(經濟成長率)景氣會「改善」,僅27.4%認為會「變差」,近5.3%表示「持平」。
在對2024年投資環境的看法中,認為「改善」者占60%,「變差」者僅24.2%,「持平」者比例則較多,占8.4%。
即便變差機率被認為較低,但假設2024年全球經濟景氣復甦不如預期,逾六成投資機構認為,最大潛在威脅依序為:全球地緣政治戰事風險加劇(61.5%);主要國家高通膨警報未解除,導致硬著陸(50%);FED等主要央行持續偏鷹,2024的降息幅度不足以刺激經濟(42.3%)等。
一旦全球經濟進入衰退,主要影響與效應包括:市場需求放緩、消費不振,庫存更難去化(72.6%);個人、企業甚至國家發生債務違約風險(57.9%);以及減薪、放無薪假或裁員(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