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這個吹響歐美假期號角的節日,即將到來!今年,美國的萬聖慶祝氛圍,已達到前所未見的高度,以熱門扮裝來看,大人們今年搶當芭比,小孩則最愛當小小蜘蛛人。另外,象徵鄉村田野之樂的「南瓜經濟」也大爆發!
疫情後,大眾重拾懷念許久的狂歡派對,規模盛大更超過疫情前。其中,幾乎演變成類似嘉年華的萬聖節,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在美國已形成超過百億美元的巨大商機。
萬聖商機看俏,消費、參與熱度雙雙創新高
美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統計,2023年萬聖節相關花費,預計將達到新高度的122億美元(約新台幣3600億元),較去年疫後第一個萬聖節,再增加16億美元。今年投入參與人數更來到前所未見的73%,和2022年相比,上升四個百分點,甚至小勝疫前的2017年(72%)。
「愈來愈多美國人掏出錢包、花費破紀錄的金額,來慶祝萬聖節,」美國零售聯合會執行長謝伊(Matthew Shay)指出,今年消費者更早開始籌備萬聖裝飾與派對,逾四成消費者在10月前便展開籌備,25至44歲的年輕族群,甚至迫不及待地從9月就開始計畫。
其中,「不給糖就搗蛋」的糖果相關花費,今年上看36億美元,較去年增加5億美元,增添氛圍的居家裝飾,也成長到39億美元的鉅額市場。
不過,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數據,糖果價格較去年上漲7.5%,與2021年相比,更是大漲20%,美國家長們恐怕也是甜在嘴裡,痛在心裡。
變裝花費飆41億美元,寵物也要扮熱狗!
說到萬聖慶祝活動,不能錯過的絕對是「扮裝」活動!大人們重拾赤子之心,裝扮成喜愛角色,孩童也可以盡情扮裝搞怪,連寵物都穿上了食物裝。
據統計,今年萬聖節美國人均支出,預計超過108美元。其中,增幅最大的正是「治裝費」,總花費來到41億美元,在各部分中占比最高。其中,成人扮裝花費上看20億美元,和前一年相比成長3億美元,孩童扮裝則增加2億,來到14億美元,寵物服裝消費持平,維持7億美元。
美國人花這麼多錢「扮鬼搞怪」,到底都扮成什麼角色?這份調查統計,2023年的熱門服裝選擇,成人服裝的前兩名是「女巫」「吸血鬼」,和前一年相同,屬於近年熱門款。今年上線的賣座電影《芭比》(Barbie),也讓芭比造型人氣爆增,搶下第三名寶座。另外,比較特別的第五名「貓」,或許與5月登場的Met Gala,以老佛爺拉格婓(Karl Lagerfeld)為主題,許多明星的紅毯造型都扮裝成老佛爺的愛貓有關。
已故時尚傳奇人物老佛爺拉格婓和他的愛貓Choupette
孩童造型部分,超級熱門的蜘蛛人奪冠,約260萬名小孩想扮成小小蜘蛛人,第二名是公主系列,屆時有約200萬名公主出巡,芭比拿下第七名,串流平台Netflix的熱門影集《星期三》裡的同名主角,則擠進排行榜第十名。寵物的話,第三名是與萬聖節相關的元素蝙蝠,第二名則是略顯特殊的熱狗,而南瓜,毫無懸念奪下第一名。
南瓜重回流行!體驗田園之樂正流行
說到南瓜,事實上,美國人對南瓜有莫名的著迷與聯繫,有一說與美國的殖民歷史有關係,南瓜過去曾是美國的重要作物。至於南瓜與萬聖節的關係,最早要說回英國的古老傳說,後來演變為俗稱的「傑克南瓜」(Jack-o'-lantern),這個習俗隨著移民進入美國,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萬聖節擺飾。
隨著19世紀人們遠離鄉村進入城市,南瓜逐漸成為自然田園生活的象徵,尤其萬聖節期間,美國民眾往往會興奮地開車前往南瓜園,去買一些南瓜、相關農產品,或是體驗摘南瓜的樂趣,即便路程需要花上數小時,也樂此不疲。
《南瓜:美國符號的奇妙歷史》(Pumpkin: The Curious History of an American Icon)作者奧特(Cindy Ott)接受《經濟學人》訪問時表示,南瓜園成為聯繫美國大眾與鄉村生活的橋梁,「南瓜派和南瓜燈的流行,正幫助小型家庭農場復甦。」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IQ統計,2022年與南瓜相關的商品,從南瓜派到南瓜蠟燭,銷量接近8.2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9%。另外,截至去年10月中,新鮮南瓜的銷售額,已超過1.9億美元,小小南瓜已成為巨大商機。
不管是透過南瓜,重返鄉村享受田園之樂,又或是扮鬼搞怪,一夜狂歡,近年萬聖慶祝氛圍愈趨旺盛。背後原因除了疫後復甦,或許也成為大眾短暫逃脫現實壓力的出口,調劑身心的獨特派對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