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產業已成為下一波城市競爭角力場。
不僅香港要成為亞洲設計中心,新加坡也在2005年11月,擴大舉辦設計節;韓國首爾則有國家設計推廣中心,三星(SAMSUNG)、樂金(LG)已為韓國交出設計產業的成績單;台北也想成為亞洲的設計重鎮。
上海威脅香港地位
大陸的上海也雄心勃勃。美國《BusinessWeek》最近以聯想推出的視訊電話為封面,介紹上海的設計發展。位於上海新天地的新力設計中心,設計師將數位相機交給五十名年輕人,請他們把日常生活拍成照片,再依這些照片設計屬於他們的MP3。這種色彩柔和、外型圓潤的產品,今年就會上市。
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將把上海的國際地位推向高峰,新設立的創意園區已成為新地標。上海市經委會主任徐建國表示,到2004年底,上海設計產業成長值約493億人民幣,約占當年全市GDP的6%。
徐建國還在上海城市創意論壇上發下豪語,要在五到十年,讓上海成為亞洲最有影響的設計中心之一;未來五年內,設計產業成長值要超過全市GDP的10%,並成為全球重鎮。
「香港會感到上海的威脅,」台灣十月設計創辦人陳瑞憲分析,中國熱讓上海成為全球的焦點,他在巴黎逛街時,看到書店陳列介紹上海、峇里島生活方式的書籍,上海儼然形成一種風格。
新、韓著重設計教育
位於亞洲南端的新加坡,地鐵、巴士貼滿了設計節的廣告,新加坡設計協會董事劉昭槐表示,十五年來,首度在半個月內舉辦一百二十個活動,從演講到展覽,整個城市沈浸其中,彰顯發展亞洲設計中心的決心。
新加坡GDP有3%來自設計產業,劉昭槐認為,這並不夠。近五、六年,他們注重設計教育,中小學增加美育課程,增設設計學院;新加坡設計業可向印度、印尼延伸,香港持續往珠三角發展,兩者會是良性競爭。
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韓國政府也宣示二十一世紀為設計時代,喊出「韓國設計、韓國實力」的口號,以設計為國家競爭力,建立設計推廣中心,如火如荼振興經濟。
五年前,本身是建築師的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安郁茜應邀前往韓國參展,看到首爾政府在邀請函上寫著,「今年是建築年」,這股對設計的尊重遠超乎台灣,她感動落淚,體會設計產業已深植首爾人心中。
亞洲各大城市正吹起設計風潮,誰領風騷,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