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戰爭會變中美大戰?屆時台灣完全被殲滅?

中美雙象爭鬥,台灣告急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3-09-12

瀏覽數 16,150+

美國政治學巨擘指出,大陸一旦侵台便將演變成中美大戰,即便美國馳援,台灣也將成為焦土。取自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美國政治學巨擘指出,大陸一旦侵台便將演變成中美大戰,即便美國馳援,台灣也將成為焦土。取自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00:00
00:00

當兩個世界超級大國在台海地區角力升溫,台灣成為了地緣政治的熱點。美國政治學巨擘指出,大陸一旦侵台便將演變成中美大戰,即便美國馳援,台灣也將成為焦土。

一場「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在台北舉辦,由於一流講者雲集,吸引了眾多台灣政經界重量級人物及國際媒體的注目。

軟實力大師奈伊(Joseph Nye)、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創院院長愛利森(Graham Allison)透過線上參加;還有《向台灣說再見》作者、芝加哥大學政治學院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和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等國際知名學者則是親臨現場。

親炙大師風采,台下在問答環節詢問相當熱烈,欲罷不能,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更是幾乎一整天全程聆聽。

主辦方、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黃齊元指出,辦這個活動最主要目的是希望喚起國人關注地緣政治,台灣也特別需要了解外國人對台灣處境的看法。

「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在台北舉辦,前總統馬英九(左6)幾乎全程參與。東南亞影響力聯盟提供

「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在台北舉辦,前總統馬英九(左6)幾乎全程參與。東南亞影響力聯盟提供

奈伊:中美是否註定陷入冷戰?

總結論壇重點,環繞著「中美會否意外一戰?」「雙象衝突,台灣安在?」「俄烏戰爭給台灣的啟示」等議題展開不同的論述。

有趣的是,多位地緣政治專家一致認為,台灣若不挑釁(比如單方面宣布台獨),台海戰爭不會發生。台灣若沒有台獨的激烈意圖,沒道理無法維持兩岸的和平。

首先,奈伊以「美國是否註定與中國大陸陷入冷戰?」為題指出,美國不像美蘇冷戰時期般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對抗中國大陸,也不能簡單地將中國大陸視為一個冷戰對手。

「中國大陸太大了,我們無法入侵或迫使它進行內部變革,目標應該是通過合作和交流來影響大陸的發展方向,」奈伊分析,如果美國試圖像冷戰時期對待蘇聯那樣對待中國大陸,很可能會失敗。美國需要思考如何在競爭中保持穩定,而不是走向衝突。

奈伊指出,美國與大陸打交道的策略應該是避免衝突,要充分利用自身實力來影響大陸的外部行為,通過加強國際關係來實現。

「同時我們不應該背離台灣,我們應該維持現狀並繼續支持台灣,」奈伊說,所以需要加強台灣的能力,讓它能夠自主決定自己的未來。

軟實力大師奈伊指出,美國不像美蘇冷戰時期般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對抗中國大陸,也不能簡單地將中國大陸視為一個冷戰對手。東南亞影響力聯盟提供

軟實力大師奈伊指出,美國不像美蘇冷戰時期般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對抗中國大陸,也不能簡單地將中國大陸視為一個冷戰對手。東南亞影響力聯盟提供

美國總統特別顧問:戰事一起,台灣會完全被殲滅

曾任美國前總統雷根國防特別顧問和柯林頓國防計畫助理部長的知名學者愛利森,以「草地上的象群」比擬夾在兩大強權之間的小國,當象群發生戰爭,遭殃的便是大象腳下的小草:「美國派軍前來防衛台灣,無疑是給台灣的一份禮物,但是戰爭後台灣會完全被殲滅」「美國跟大陸之間的所有戰爭,都會對台灣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訂遠見一年,尊榮典藏《張忠謀自傳》上下冊,啟發你的遠見人生!

兩大之間難為小,當中美對峙要求台灣選邊站時,台灣其實沒有好選項。

「你能做的事,就是不要成為問題的肇因,」愛利森強調,引發戰爭的情境之一是來自台灣的挑釁行為,例如當新一任總統當選時,發表了台灣與大陸是各自分別且獨立的國家的言論。

「我相信這樣的挑釁行為會讓大陸發起戰爭,因為任何一屆大陸政府若沒有以此回應挑釁行為,會很快陷入失格的景況,」愛利森說。

米爾斯海默:明知贏面很小,中國何以不惜發動戰爭?

相關演說在YouTube觀看次數極高的米爾斯海默,以「台灣應該從烏克蘭獲得什麼樣的經驗教訓」為題,發表演說指出,台海若發生戰爭,便會演變成中美兩大強權之間的戰爭,因為美國會出兵,而大陸也知道美國會保衛台灣,最後變成中美戰爭,日本、澳洲等可能也會參與戰事。這不像俄烏戰爭,美國並未直接加入俄烏戰爭,沒有在俄烏的戰場上開過一槍。

「戰爭是政治的最後手段,」米爾斯海默表示,有哪些原因會讓大陸明知贏的可能性很小、也不惜要發動一場戰爭?除非有政治上的必要性,而會促成的原因就是台灣宣布獨立。若能避免相關情況、激怒大陸,台灣便能維持現狀,這就是台灣可以從烏克蘭的現況學到的教訓。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院教授米爾斯海默指出,台海若發生戰爭,便會演變成中美兩大強權之間的戰爭。東南亞影響力聯盟提供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院教授米爾斯海默指出,台海若發生戰爭,便會演變成中美兩大強權之間的戰爭。東南亞影響力聯盟提供

馬凱碩:中美對抗下,東協不想選邊站

全球地緣政治專家、馬凱碩則是提到,西方人口僅占世界的12%,如何看待中美競爭,很多跡象都顯示西方強權已在改變。

譬如1992年舉辦的G7峰會,參與人數是金磚峰會的兩倍,但今非昔比,金磚峰會受到的關注跟參與人數都比G7多,更有40個國家申請要加入金磚的行列。

全球地緣政治專家馬凱碩提到,西方人口僅占世界的12%,如何看待中美競爭,很多跡象都顯示西方強權已在改變。東南亞影響力聯盟提供

全球地緣政治專家馬凱碩提到,西方人口僅占世界的12%,如何看待中美競爭,很多跡象都顯示西方強權已在改變。東南亞影響力聯盟提供

馬凱碩也談到俄烏戰爭,分析西方的見解就是俄羅斯應該被譴責,但前幾天結束的G20峰會,美國總統、英國總理等國家領導人齊聚一堂高談闊論烏克蘭議題,但其實在最終的聯合宣言上,並沒有譴責俄羅斯。

「世界上另外88%的人看到了更複雜的故事,」馬凱碩說,俄國是入侵烏克蘭沒錯,必須要譴責,但這88%的人口中,只有3個國家對俄國採取了制裁措施:「因此這是不同的世界觀。」

馬凱碩接著強調,不同的世界觀看待中美競爭也會不一樣,在美蘇冷戰中,很多國家很快跟美國結盟。但現在不一樣的是,並沒有很多國家想要出於對抗大陸而跟隨美國。

以東協組織為例,美國跟東協之間仍有十分緊密的連結,應被視為親美組織。然而,東協在中美之間卻採取完全中立的態度,原因之一是它們受益於大陸崛起的現象,東協並不想選邊站。

也因此,馬凱碩認為,這將使中美對抗最後的結果更難預測,因為過去冷戰是很多國家都站在美國這邊,但這次就不知道優勢是在中美的哪一邊。

「唯一可預見的是,如果中美對抗變得更嚴重,其他國家立場會是,這並非我們的戰爭,」馬凱碩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