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全年最優惠25折起,現在就是訂閱最好時機!

百餘國禁用的集束彈藥,美國卻供應給烏克蘭?

楊穎婷
user

楊穎婷

2023-07-24

瀏覽數 17,650+

集束彈藥因爲很有可能成為未爆彈,而對平民產生嚴重殺傷力,遭到多國禁用。wikimedia commons by aick
集束彈藥因爲很有可能成為未爆彈,而對平民產生嚴重殺傷力,遭到多國禁用。wikimedia commons by aick
00:00
00:00

美國近日供應烏克蘭集束彈藥,以對抗俄羅斯,引發國際社會譁然。因為這種武器使用過後,容易留下未爆彈並殘留數年,存在無差別對平民造成死傷的風險,更因為充滿爭議,受到逾百個國家禁止使用。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7月7日向《CNN》表示,提供烏克蘭集束彈藥是個「困難的決定」,並強調美國供應這種具爭議性的武器,是為了讓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反擊,能有突破性的進展。

但無論是美國供應集束彈藥,或是烏克蘭可能會使用集束彈藥,皆與123國參與的《集束彈藥公約》宗旨背道而馳。

易成未爆彈,恐傷及無辜

2008年12月,107個國家簽訂《集束彈藥公約》(Convention on Cluster Munitions),並於2010年8月生效。至今共有123個國家簽署這項公約,禁止使用集束彈藥。

集束彈藥受到普遍禁止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屬於一種從火箭或砲彈中發射出大量小型彈藥的武器,這些上百顆小型彈藥的分散範圍相當廣闊,會在與外物撞擊時發生爆炸。但若有其中一部分小型彈藥,落在潮濕或鬆軟的土地上,並不會立刻發生爆炸,即有可能成為未爆彈,對平民產生嚴重殺傷力。

至今共有123個國家簽署《集束彈藥公約》,禁止使用集束彈藥。Flickr by Cluster Munition Coalition

至今共有123個國家簽署《集束彈藥公約》,禁止使用集束彈藥。Flickr by Cluster Munition Coalition

美國及俄烏不受公約拘束

但美國、烏克蘭、俄羅斯都未加入《集束彈藥公約》,亞洲區域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南韓、北韓、泰國、越南,都不是會員國,台灣也未簽署此公約。

對此,政治大學外交系助理教授蔡沛倫指出,無論《集束彈藥公約》怎麼規定,只要沒有簽署的國家,便不會受到公約的約束。因此,在美國及烏克蘭並非公約會員國的情況下,便沒有義務遵守禁止使用集束彈藥的規定。

另外,即使公約明訂會員國不得轉讓集束彈藥,但這不適用於未簽訂的美國,目前也沒有明確的習慣國際法,規範單一國家不能轉讓這種武器。因此,對於美國供應烏克蘭集束彈藥,「我們只能說它提供烏克蘭具有爭議性的武器。」

至於烏克蘭若使用集束彈藥,是否會違反國際人道法?蔡沛倫解釋,不同的情境及使用方式,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需要依據實際上的使用環境與手法,以及平民遭受波及的死傷與規模等面向,整體進行評估才能進一步確認。

支持烏克蘭,但反對使用集束彈

《集束彈藥公約》官網也在7月11日發布聲明表示,對美國供應烏克蘭集束彈藥的決定感到擔憂,除了強調這種武器的潛在風險,更「呼籲所有國家採取行動避免使用、開發、生產、獲取、儲存、保留或轉讓集束彈藥」。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同時,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等國的領導人,皆重申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但堅決反對使用集束彈藥。

至於這些參與《集束彈藥公約》的國家,能如何履行規勸任何非會員國不要使用集束彈藥的義務,蔡沛倫指出,每個國家可透過外交或政治上的力量施壓,或是依照各自的國內法規,決定是否實施制裁。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英國首相蘇納克等國的領導人,皆重申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但堅決反對使用集束彈藥。:Flickr by Ted Eytan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英國首相蘇納克等國的領導人,皆重申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但堅決反對使用集束彈藥。:Flickr by Ted Eytan

美國完全銷毀化學武器庫存

在供應烏克蘭集束彈藥引發國際社會譁然,拜登也在7月7日公開宣布,美國已依據《化學武器公約》(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安全銷毀國內僅存的最後一批化學武器。

對美國為何積極參與《化學武器公約》,卻未加入《集束彈藥公約》,蔡沛倫認為可能的原因之一,在於武器的性質差異:「化學武器在投放後,不太能控制它的範圍。但集束彈藥較可能透過使用前後的規畫,譬如投放前先讓平民撤離,投放後再去清理未爆彈,便能在某種程度上控制受影響範圍。」

學者:經過衡量利弊的決定

此外,蔡沛倫認為,美國決定供應烏克蘭集束彈藥,是經過衡量利弊的結果。舉例來說,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近日受訪時提到,拜登政府明白集束彈藥是備受爭議的武器,不過美國也正在與烏克蘭進行合作,討論如何協助其在與俄羅斯的戰事後,協助處理未爆彈。

蔡沛倫強調,戰場上沒有不會造成傷亡又必定贏得勝利的100分武器,「以武器性質來說,我會覺得集束彈藥不太適合使用,因為很難不違反人道法;但我也沒有辦法否認,如果他們真的很小心,經過損益比較和規畫後才採取這些行為,就能盡可能避免平民的死傷。」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