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談的是職場的致勝之道;很棒的一點是,從大學畢業生到大企業CEO,念這本書都可以得到幫助,本書適合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每一個人。
《致勝》大致可分為兩半。前半部,大概是在講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個人的領導哲學、包括企業的根本是什麼、如何用人甚至請人走路、怎樣領導、怎樣培養人、怎樣變革;後半部則是職場生涯管理的錦囊,包括面臨的競爭、找適合的工作、晉升、跟老闆相處等等。
四十年的致勝智慧
事實上,《致勝》這本書幾乎就是威爾許四十年的智慧壓縮。但是又很容易讀、容易瞭解,不像管理顧問或投資銀行寫的專業術語,而且他以非常生動有趣的例子做說明,讓人更容易明瞭他的重點。跟很多這一類書不一樣的地方,是他用經驗與大家分享,而不只是理論派,打高空。
像是談「碰到爛主管」的課題,這是一般職場書不會提的。另外,像談到升遷,大家都知道沒有捷徑,但又總想找到什麼「撇步」。威爾許提出的是一件要做的事,與一件不要做的事。看別人升得那麼快,卻忘記別人做的那些鴨子划水的事情——也就是超乎既定目標的優秀表現;還有一個就是,不要讓你的老闆每次都要花「政治成本」來罩你,這就很辛苦。很多人都忘記每天反省:我今天有沒有「花」到老闆的政治成本。
從坦誠中致勝
威爾許也非常的坦誠,書中有十幾次他都承認有那些地方他曾經做錯,例如他曾經把工廠炸掉!他坦承雖然我很成功,但畢竟不是超人,大家有為者亦若是,你事實上好好做也有機會變成我這樣子。
他一開始是念化工的,但他可說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CEO,能夠在其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承認自己的錯誤,等於是一種身教,讓他的故事更加具有說服力。開別人的玩笑容易,但是開自己的玩笑難,大部分的人很難這樣做,特別是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
像談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他便承認,他一輩子都沒怎麼在照顧他的小孩,一年只有那三週在度假的時候,才跟他的小孩有相處。
致勝是什麼?威爾許說:「Success is all about growing others.」致勝就是培養其他人,讓其他人跟你一起成長。他在書裡一直提到吉姆‧麥克納尼(Jim McNerney)這個人,用這個人的例子說明,分辨人才的方法、做策略的方法、做變革的決心等。後來,吉姆到3M公司工作,做到CEO。字裡行間,可以感覺到威爾許十分惋惜,自己發現這個人太晚,我想對企業主或是高階經理人來說,這是一個功課。連他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也就是說,當發現某人真的是很有潛能時,不妨早一點大膽拔擢。
從實務中致勝
威爾許有非常豐富的實務經驗,這是其他書無可取代的。對我們這種後輩來說,讀這本書,吸收人家融會貫通、濃縮過的智慧,那真的是很棒,跟實戰經驗非常非常接近。
威爾許對台灣的大企業其實有滿大的影響力,很少有大企業老闆沒看過傑克.威爾許的書,也很少不受其影響。像是他所提的差異化管理,就我所知,很多公司也慢慢走向這條路,每一年有非常嚴苛的考核過程,慢慢地也有企業想要打破以前的傳統,要淘汰最差10%的員工。
至少台灣大多數的企業,都已經做到如何去維繫(retain)公司裡表現優異的前20%的人。幾乎這幾年,大公司的高階經理人都講「人是最重要的」,也知道人找對了,大概就成功90%,剩下要做的就是留住最好的人。
不過,在威爾許的「差異化管理」主張的「淘汰最差10%的人」這方面,台灣企業做的比較少,有些企業已經開始往這方面去調整,我想這對企業經營或永續發展來講,是一個必須要做的。
讀完這本書,不管是社會新鮮人或是CEO,都必須要再沈澱一下,去思考這些觀點;然後再根據自己目前的狀況,像是個人生涯的目標、在哪個公司、個人能力、學經歷等等,自己去調整。就像人生病了,吃藥是必要的,但還是要根據個人的體質,家族的病史,來做調配,我覺得這一點是滿重要的。
威爾許試圖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看,職場上如何致勝。要寫這樣一本對所有的人都有用的書是很難的,但我必須要恭喜他,他至少做到了九十分。(江逸之採訪、陳建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