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馬英九參訪三一重工,意外挖出中國製造業「機密」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3-04-03

瀏覽數 27,850+

馬英九臨時增加參訪中國大陸製造業的行程,楊華峰提供。
馬英九臨時增加參訪中國大陸製造業的行程,楊華峰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4月2日下午,前總統馬英九一行前往鐵建重工、三一重工和湖南廣電七彩盒子節目生產基地參觀,皆是臨時增添的行程。前兩者是中國大陸工程機械製造龍頭企業,參訪過程中,意外令人看到中國製造業「大國重器」不為人知的一面。

說起中國大陸製造業,必然要提到享有「工程機械之都」美譽的湖南長沙。2022年,繼三一、中聯、鐵建重工、山河智慧之後,星邦智慧首次進入「全球工程機械50強」榜單,使長沙成為全球第二個擁有5家以上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的城市。

這些專造超巨大怪手挖土機、起重機、工程車的巨獸公司,向來低調神祕,甚少接受央媒以外媒體的採訪,如今卻因馬英九訪陸團的到來,揭開大陸「國貨之光」於地表狂飆的一面。

馬英九臨時增加參訪中國大陸製造業的行程,楊華峰提供。

馬英九臨時增加參訪中國大陸製造業的行程,楊華峰提供。

鐵建重工擁有多個「世界第一」

第一家參訪的重工業公司、鐵建重工,擁有眾多的「世界第一」。鐵建重工集團總經理趙暉特別向馬英九介紹,公司相關產品銷售至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眼前的「龐然大物」約有7層樓高,正是近日製造的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可說是挖通海底礁岩的「穿海利器」,也可用於修建捷運鑽通地下隧道用。

再以命名為「鮀島號」的這台盾構機為例,總長126公尺、整機重量約3300噸,刀盤開挖直徑還寬達13.42公尺,問世後的第一項任務,便是將用於廣東省汕頭市的海灣隧道建設,是鐵建重工助推大陸裝備製造業的又一重要成果。

近年來,鐵建重工自主研製了大陸首台16公尺級超大直徑盾構機、最深海底隧道盾構機、全球最大直徑豎井掘進機、全球首套鑽爆法隧道智慧化裝備等「大國重器」,引領大陸地下工程裝備從「跟跑」到「領跑」。

馬英九臨時增加參訪中國大陸製造業的行程,楊華峰提供。

馬英九臨時增加參訪中國大陸製造業的行程,楊華峰提供。

根據財報披露,2022年,鐵建重工在海外市場營收9.24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1億元),雖然金額數字不高,但是年成長率高達512%,新簽、中標合同額亦增加74.47%。

三一重工燈塔工廠「有大腦」

走進三一重工長沙18號廠房,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親自接待,以一口湖南腔激情介紹,現場是受到世界經濟論壇(WEF)認證的「燈塔工廠」。燈塔工廠,向來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機械製造企業三一重工,也被譽為「工程界的華為」。

向文波說明公司歷史,從開工儀式上的一把鐵鏟在爛泥地裡動土說起,一路講解到三一重工最有名的企業願景「三個一流」: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馬英九立即回覆:「有這三個一流,產品自然一流。」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來自東方的三一重工,花了3年併購德國知名企業普資邁斯特(Putzmeister),也引發馬英九連連讚嘆。

廠內,1540個感測器和200台全聯網機器人遍布於生產線上,利用自動化生產、人工智慧(AI)和規模化的工業物聯網,十分「聰明」。

比如每一台水泥灌漿車(大陸稱泵車)在製造過程中,從原材料起就有一張專屬「身分證」,由「工廠大腦」全程智慧調度,實現「一張鋼板進,一台泵車出」的智慧製造。

根據《中國新聞網》報導,燈塔工廠引領潮流,「湖南智造」的卓越之處,可以每10秒生產一件車輪輪圈、每80秒造出一台汽車發動機、每5分鐘下線一台挖掘機。

據悉,湖南今年還將打造360家智慧製造企業、1080個智慧製造生產線,以及5400個智慧製造的就業機會。

馬英九臨時增加參訪中國大陸製造業的行程,楊華峰提供。

馬英九臨時增加參訪中國大陸製造業的行程,楊華峰提供。

從長沙影視看見「軟中帶硬」實力

看完長沙硬實力的代表,馬前總統一行又驅車前往湖南廣電七彩盒子節目生產基地,領略長沙的軟實力。

現場正在製播綜藝節目《聲生不息.寶島季》,馬英九意外成為「飛行嘉賓」。先是欣賞自己前一日到鄉下祭祖的影片,接著在主持人何炅的帶領下,兩岸大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留下難得的暖心畫面。

在這湖南衛視所建的節目製播地點,面積之廣為大陸最大,其中一齣電視劇《麓山之歌》,竟是以大陸現代裝備製造業為主軸,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湖南「軟硬兼施」的形象。

該劇由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湖南廣播電視台)新成立的金色光芒承製,以湖南裝備製造業從低谷走向頂峰的故事為原型,將鏡頭對準工人、工廠和工業,奏響了大陸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交響曲。

鏡頭裡,工廠裡遍布重型機械設備,置身其中猶如在鋼鐵森林中漫步;工人在生產線上從容自如地操縱龐大的機器;智慧化機械設備以極其靈巧的姿態不斷運行……。

《麓山之歌》總導演毛衛寧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表示,過去是工人造機器,現在是機器造機器,希望觀眾能在電視劇渾厚大氣的視覺衝擊下,領略現代工業之美。

製造強國的故事,成為影視劇創作的靈感,一硬一軟竟可如此巧妙結合,也難怪會被列入馬英九訪陸團的新增行程。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