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馬英九用長沙話和湖大學生交流,闡明兩岸觀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3-04-02

瀏覽數 18,250+

前總統馬英九參訪湖南大學。廖元豪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參訪湖南大學。廖元豪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前總統馬英九4月2日走訪位於長沙的湖南大學,除了遊歷有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外,更與湖南大學學生進行座談。期間,馬英九用流利的長沙話進行問答,現場歡呼聲不斷;問答結束前,馬英九更主動向師生闡明自己的兩岸觀,他說,《中華民國憲法》共分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兩岸雖有各自的制度,但都堅持「一個中國」,希望雙方能真誠交流,減少不必要的隔閡。

馬英九這次參訪湖南大學,共前往中國大陸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創建於北宋,有千年歷史的嶽麓書院,以及號稱「紅樓」的湖南大學日軍受降地,並和湖南大學學生進行座談交流。

回顧湖南抗戰史,馬籲年輕人體會當年艱辛

《遠見》獨家取得馬英九參訪湖大紅樓時,向學員分享自身感想的內容。

馬英九說,湖南在抗戰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你想想看,22場大會戰中,有7場在湖南,」雖然現在看這些紀錄,會覺得當時日軍已是強弩之末,中國好像勝得很容易:「其實一點都不容易,是非常非常辛苦的。」

對後人來說,更要對當年死難的將士表達哀悼:「沒有他們就不可能有抗戰的勝利,不可能有受降,看完後一定要有這樣的體會。」

另外馬英九和湖大學生座談時,面對一位同為湘潭出身的學生的提問,馬英九主動全程用長沙話和學生博暖,稱兩岸學生在台灣碰面,在過去是家常便飯的事,今日來湖南大學,也希望可以讓湖南大學與台灣學生的交流、互動變成家常便飯,現場不斷傳出掌聲與歡呼聲。

馬英九與湖大學生座談,提到希望兩岸交流、互動能成為常態。政大學生、奔騰思潮作家邱泰逹提供

馬英九與湖大學生座談,提到希望兩岸交流、互動能成為常態。政大學生、奔騰思潮作家邱泰逹提供

在問答階段結束後,馬英九更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希望兩岸學生能接棒,持續將雙方的交流工作推動下去。

「我們國家在1997年前後修改了憲法,在我們的定義,國家分兩部分,一個叫台灣地區,一個叫大陸地區,都是我們中華民國,都是中國,只是兩個部分,」馬英九說。

同時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條有定義,何為台灣地區、大陸地區,所以不論台灣和大陸,都屬於「一個中國」之下。大陸1983年通過的《憲法》也指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馬英九認為,兩岸同文同種,而且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儘管現階段兩岸各有自己的制度,但希望能慢慢努力,減少不必要的隔閡,讓雙方可以真誠的交流。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他強調,這次訪陸帶了許多學生,就是因為自己的年紀已大,「光靠我們是不夠的,要靠這些生力軍,把這個工作繼續推動下去。」

訪團學生向湖大學生強調,交流基礎是尊重

和馬英九一同隨團訪陸的政大學生、奔騰思潮作家邱泰逹向《遠見》指出,當天的交流氣氛融洽,其中一個部分讓他印象深刻,「那就是湖南大學的老師以及學生在談話中,一再強調兩岸是一家人,要一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句話讓他相當感動,因為兩岸同文同種,有相同的歷史與文化記憶,「我們看《三國志》、《紅樓夢》,也看金庸的武俠小說,這些都是一樣的。」所以撇開政治問題,兩岸一定要和善交流。

邱泰達也向大陸學生強調,兩岸交流的共同基礎是「尊重」,台灣尊重對方的體制,大陸方面也要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千萬不能以武力強迫台灣,當陸方選擇用武力解決兩岸問題時,台灣一定會反抗;如果是和善交流,台灣會歡迎。

另,邱泰達也向湖大學生分享參觀嶽麓書院的心得。

他說,參觀嶽麓書院時,想起曾在這裡講學的王陽明。王陽明在臨終前,弟子曾問有何遺言,王陽明答道:「此心光明,亦復而言。」確實只有內心澄澈光明,才能夠元氣淋漓,才能使自己看破生死的境界。

「這種境界正如孟子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值得我們年輕學子學習,而透過內心光明,最終成為能夠經世致用,為國家服務的優秀青年,」邱泰達說。

嶽麓書院。陳之俊攝

嶽麓書院。陳之俊攝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