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領袖面對面 與領袖面對面 最後席次!與台積電等高階代表聊企業決策

12年後,為什麼南韓總統尹錫悅再度訪日?

陳慶德
user

陳慶德

2023-03-22

瀏覽數 8,450+

尹錫悅(左)上任以來首度訪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會面。取自日本首相官邸官網
尹錫悅(左)上任以來首度訪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會面。取自日本首相官邸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南韓總統尹錫悅支持率持續下探,在此之際,偕同商界出訪日本的3大動機與成效也遭受民眾嚴格檢視,其中,南韓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現代汽車集團執行副董事長鄭義宣、樂金集團董事長具光謨等人,在日韓交流的策略上,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南韓總統尹錫悅上任以來首度訪日,即引來軒然大波,主要關鍵在於日韓兩國交流,因為歷史因素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尹錫悅這次出訪的動機與成效,雖然未如大家想像的美好,但卻是2011年李明博訪日之後,又相隔了12年才再度登上日本領土,其中意義甚大。

據韓國蓋洛普3月第三週的民調,尹錫悅支持率持續低迷,僅有33%。就我看來,日前的棒球世界經典賽,韓國隊於東京,以13比4大輸日本,慘遭日本血洗(韓國媒體稱為「東京慘案」),民眾把氣出在此份民調上外,連同尹氏這次前去日本,眾人擔心是否又會如同尹氏先同訪美「粗話」外交般,引來另外一場風暴。

尹錫悅2022年9月訪美時,在台下爆粗話釀成外交災難。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尹錫悅2022年9月訪美時,在台下爆粗話釀成外交災難。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動機1:彌平二戰徵工事件的悲痛

而尹錫悅此次前去日本,實質動機有三,最受注目的乃是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徵工」事件與日會商,而「徵工事件」意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殖民韓半島之際,曾以低廉工資拐騙朝鮮人去血汗工廠做工,乃至不少朝鮮女性也曾遭受到性暴力等侵害,諸如各位熟知的韓國電影《軍艦島》,就曾描繪此事件。

然而,韓國民眾期待尹氏能為韓國過往悲痛歷史出口氣,但尹錫悅參訪過後,竟說出韓國對其過去日本殖民統治,日本政府已經透過前幾任政府的立場,表達了深切悔意和真心道歉,「是否(未來)要繼續接受日本的道歉,還得再想想」言下之意,日本為此已經道歉多次,要韓國當地激進派放下過往歷史情仇,引來一陣議論

動機2:協調軍演以防北韓核武

次之,尹錫悅出訪日本目的,還有一點即是「地緣風險危機」。眾所皆知,惡鄰居北韓近月來導彈試射不斷,且尹錫悅相較於先前文在寅政權,對北韓立場強烈,曾言絕對不承認北韓是核武國家、一定會反擊等激烈言論;且再加上3月20日普丁找中國領導習近平訪俄國,雙方眉來眼去的,又見烏俄戰爭未歇,讓尹錫悅緊張起東北亞的軍事局勢,故尹氏試圖藉由訪日,跟日本與美國協調軍演,以防堵北韓擦槍走火與核武發展。

免費報名|8/17(日)賴佩霞@基隆塔《靜心的力量》新書分享會

然而,尹錫悅登日後,會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卻因姿態過低,乃至無心地向日本帝國太陽旗鞠躬之姿,被韓媒戲謔尹氏是與岸田文雄「面談」,大失國格外;最讓韓國當地跳腳的是,歷年來韓日爭論不休的「獨島主權」事件,日方傳出尹錫悅聽完日本「安全戰略」報告後,能「深刻理解」日本為了保護自身國家,故主張獨島領域權,令人難以接受;且就雙方互求互惠,日本是當初徵工事件加害者,岸田文雄、日本政府理當也要擇期訪問韓國謝罪,才為正道。

另一方面,北韓似乎無懼尹錫悅出訪日本,在他出訪當日,也發射兩枚導彈射入日本海,以表抗議;甚至在尹錫悅結束訪日行程,3月19日,北韓又再度射飛彈,以「實際行動」告知尹錫悅的訪日之行之成效。

北韓近來動作頻頻,在尹錫悅結束訪日行程時又再度發射飛彈。圖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取自President of Russia官網

北韓近來動作頻頻,在尹錫悅結束訪日行程時又再度發射飛彈。圖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取自President of Russia官網

動機3:偕同商界推動日韓青年交流 

除此之外,此次陪伴尹錫悅出行的,還有南韓五大財閥等有力人士,其中包含南韓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現代汽車集團執行副董事長鄭義宣、樂金集團董事長具光謨等人,但在訪日行程中,這些人士參加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FKI)與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經團連)所舉辦的「未來青年基金」會議,會議內主要論易資助兩國學生獎學金,進而推動韓日年輕人交流,好化解未來二戰時期強制徵工爭議的方案之一,但就現實考量而言,對韓國國內外經濟並沒有太大幫助,且迄今仍沒有傳出實質大規模有利投資項目。

就此看來,時隔12年韓國總統再度踏上日本領土的交涉,不論是名目、軍事抑或經濟上推展,恐讓韓國當地有所失望。

(內容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