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近期製作的〈第一名的保衛戰〉專題,探討鏡頭一哥大立光、機殼一哥可成所遭遇的波動,它們與台積電發展軌跡相似,都是靠著追進最新技術,維持穩定成長,但卻在近期遭遇不可控因素,讓亮麗成績蒙塵。讀者紛紛提問:現在的大立光、可成,會不會就是3年後的台積電?
大立光受到多重利空衝擊,獲利下滑,導致大立光股價更像溜滑梯般下跌,跌落霸榜近8年的股王寶座。但最風雨飄搖之際,為何業內卻都認為「大立光沒有輸」?
可成去年售廠予中國大陸手機玻璃大廠藍思,淡出蘋果iPhone手機機殼事業,廠房交割後營收遽減四成。但看似狼狽敗逃的可成,為何業界人士卻都稱董事長洪水樹「精明」?下一步轉型醫材代工動作不斷,「可成」嗎?
第一名的可成、大立光,儘管擁有強大技術做為護城河,卻仍在市場上面臨艱難挑戰,電子業風雲變幻,A+企業該如何自保?
曾因打入iPhone供應鏈而獲利躍升的大立光、可成,如今卻遇上客戶砍價、同業威脅的營運逆風。技術世界第一,更跟著最嚴厲客戶持續精進,為何還會落到如今獲利褪色的境地?它們又如何組織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