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郝旭烈/郝哥帶你打開兩本改變人生思維的關鍵之書

誰說農業即偏鄉?彰雲嘉轉骨有成!2025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揭曉

距離2026年縣市長大選倒數一年,無論是爭取連任,或因任滿兩屆必須交棒,地方首長施政成績都備受各界關注。2025《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揭曉,不少農業大縣成功轉型為農工商大縣,更吸引青年返鄉!哪個縣市蟬聯寶座,又有誰是進步王呢?

總體競爭力城市排名

本次調查考量外島的澎湖、金門、連江三縣市資料樣本過小,調查僅涵蓋本島19個縣市;同時,由於直轄市與一般縣市掌握的資源差距明顯,考量公平性,則以六都組與一般縣市組各自排名。台北市、台東縣分別蟬聯六都組和一般縣市組冠軍;台中市、新竹市以顯著進步幅度,各自拿下六都組和一般縣市組年度最佳進步獎。從今年的排行榜,也看到到許多農業大縣成功轉型,施政競爭力不斷進步。



縣市施政績效需經時間積累,無法僅憑單一年度分數論成敗。因此,榜單除了比較各縣市2025年與2024年進退步表現,也依地方首長4年一任的選舉週期,將2025年與4年前(2021年)的成績進行對照,讓民眾更能掌握各縣市的競爭力變化。



城市進化關鍵心法

在台灣,地方治理是一門高度專業的藝術,許多政策需要長期累積與耐心經營。要如何在現有資源中,帶領縣市突破,甚至轉型進化?來看縣市首長怎麼說。

十二大面向競爭力

今年《遠見》 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涵蓋 12 大面向、119 項細指標,包括環境永續、社會永續、治理永續經濟與就業、教育與文化、環保與環境品質、治安、公共安全與消防、醫療衛生、生活品質與現代化、地方財政、社會福利。



各縣市之最

各縣市表現最優異,與最佳進步的細指標分別有哪些呢?





【2025年縣市競爭力調查說明】

本調查以九大面向進行競爭力評等,今年除了針對原有細項指標進行檢視與調整外,另外也將相同類型的複數指標合併為一項指標進行分數計算,避免重複計分。因此,2025年的評比面向分別為8項經濟與就業、7項教育與文化、9項環保與環境品質、9項治安、8項公共安全與消防、8項醫療衛生、10項生活品質與現代化、6項地方財政、7項社會福利之細項指標,2025年的評比總共涵蓋72項細項指標。


指標計算方法是將每一細項每個縣市的原始數據,轉為30至90分的標準化分數,各面向之細項加總後,以算術平均數進行每個縣市各項目之排行,九大面向分數最後加總計算平均數則為總排名。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國家發展委員會、台灣i運動資訊平台、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資源回收管理系統、內政部、教育部、文化部、環境部、交通部、財政部、勞動部、衛生福利部、數位發展部、台灣電力公司等機關。


2025年的調查數據以2024年統計數字為主,部分項目為2022、2023年。

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由於數據不全,因此不列入評比。


製作團隊|Production Team

新聞內容/李建興、林仕祥

網頁企劃、製作/王筱慈

主視覺設計/蔣佳妤

監製/李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