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南韓時隔566天脫下口罩換自由,但致死率仍不容小覷

陳慶德
user

陳慶德

2022-05-13

瀏覽數 27,350+

圖/Flickr by Republic of Korea
圖/Flickr by Republic of Korea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近日來,台灣民眾見面時,紛紛打聽是否順利買到快篩試劑?抑或對方是否平安,沒有確診?而先前熱賣的防疫險,在這次Omicron病毒肆虐下造成巨大理賠糾紛,諸如有人全家投保好幾張保單,竟將防疫保單變成「理財工具」,真讓人哭笑不得。

雖說Omicron病毒傳染力廣泛,症狀極類似感冒,然而染病後對我們健康的肺部,是否會造成許多不可逆的後遺症,迄今仍是許多醫學文獻尚未提出解答,筆者在這裡,也只能發揮微薄之力,呼籲大家還是得隨時注意身體現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新臺灣防疫模式,一步一步地與病毒「共存」。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請求身體狀態允許的讀者朋友們,有時間仍得施打追加劑疫苗,希望藉由追加劑疫苗的效用,形成社會共同防疫力,保護自身也保護他人。

台灣單日確診衝上亞洲第一高

看看台灣近日確診人數,的確飆升驚人,任誰都沒有想到,在COVID-19疫情爆發的前兩年,國際防疫優等生的台灣,這次也飽受疫情流竄之苦,甚至於網路上,也有台灣網友貼出「台灣No.1」的新聞 ,言及台灣5月以來的每日確診數,已經暴增到亞洲第一名,疾聲大呼大家不要小看這次病毒。

台灣一些公衛專家也推斷,台灣疫情確染人數仍未來到「主升段」,預計在本月下半期出現,大家仍得小心未來這幾週的疫情變化。但值得欣慰的是,台灣染疫後中重症狀,抑或是致死率患者人數,並沒有飆升,謂之「不幸中的大幸」,但防疫如同作戰,我們真心期望後續的致死率,不要如同現今飆漲的染疫人數增加。

另一方面,在台灣一陣疫情籠罩之下,吸引我注意的是,亞洲多國逐漸開放邊境與口罩管制。

像是日本,於前幾日(5/6)宣布將放寬邊境管制,且預計6月將逐步開放觀光客入日觀光。甚則韓國於5月2日,時隔566天終於「(口罩)自由」,結束了當地爆發疫情後,所施行的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政策等,日韓兩國現況,真是與現今台灣呈現兩個平行世界,領先我們走向後疫情共存時代。

而就我自己較為熟悉的韓國為例,在當地停止社交距離、脫下口罩等防疫政策,是否確診人數有平緩降低?抑或致死率有所提升?乃至當地的觀感又是如何?

歡慶遠見39週年|訂閱享優惠 再送各式好禮>>>快來看看

南韓每日確診仍數萬,為何脫下口罩?

首先,截至撰文(5/8)時間,全南韓人口(約5178萬人)已經有1754萬人確診,將近30%的人確診,實為可觀,比較起台灣,進入了全體國民與病毒「共存」時代;而南韓接種追加劑(俗稱第三劑)的人數 ,已經高達64.7%,平均約有3317萬人(60歲以上人口,更高達89.6%的人施打追加劑),而目前第二針追加劑(第四劑)施打者僅約5.6%,287萬,但這些(第一、第二與追加劑)疫苗接種比例,皆高於台灣(如臺灣追加劑施打總人數比例,約61.4%)。

而在本月2日,在南韓中央防疫官員的帶領之下,脫下口罩,這一週的確診人數呈現平緩走勢,細部而言──5月2日脫下口罩當天,約有2萬76人確診,3日為5萬1121人、4日為4萬9055人,截至8日的4萬64人,平均當週(5/2-5/8)約3萬8417人確診。

但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施打率比起台灣高、也提早解除防疫措施,大膽採取與病毒共存的南韓,其致死率仍是值得台灣關切的。因為如以上週為例,5月2日脫下口罩當天,南韓當地患者約有83人死亡,3日為49人、4日為72人,截至8日的71人,平均當週平均近有69人死亡呢。

但就我自身觀察,對現今南韓民眾而言,染病已成日常。

諸如成均館前幾天,校園校慶請來嘉賓psy大叔,於舞台上唱上一首膾炙人口的「江南風格」(강남스타일) ,把氣氛炒到最高點。台上台下接唱狂歡等熱鬧影片,當日就曾在筆者的朋友圈,流傳一輪,看來韓國民眾真的悶太久了,但事關人命的染疫而死之數據,實在不容小覷啊,而這也值得台灣未來防疫政策借鏡之處。

當然,於當地網路輿論,大多數的南韓民眾,在悶了近兩年多的疫情,終迎來的社會口罩解禁,多抱持著樂觀態度看待,但不少民眾,出門面對這兩年好久不見脫下口罩的「素顏」人群,仍有不適感;甚則也有網友自言,出門還是戴好口罩,保護好自己,因為任誰都不知道,會不會廣大民眾在與這樣的病毒共存之下,又造成突變的病毒株,謹慎以待呢。

(內容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