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斯集團總裁陳哲芳,昨晚(10月31日)因急性心肌梗塞逝世,享壽81歲!
陳哲芳在家族中排行老四,個子中等,身材微微發福,但總是幹勁十足。早在39歲,他就當上國民大會代表,也曾是最年輕的監察委員,政黨輪替後,仍被聘為國策顧問,2015年獲嘉義大學頒發生命科學院博士。政商實力深厚可見一斑。
陳哲芳是創意的「縱火者」
過去在耐斯集團,陳哲芳不止是點子王,甚至有員工稱他是創意的「縱火者」(Arsonist),意思是陳哲芳不怕大破大立,極有開創格局的精神。像是愛之味麥仔茶為人熟知的廣告口號「你飲麥仔酒,我飲麥仔茶(台語)」就出自陳哲芳,而集團內耐斯、愛之味、劍湖山、寶華銀行、金鼎證券等商品與公司的命名,也是他的心血之作。
「他是耐斯集團的發動機,」他的哥哥,耐斯集團董事長陳鏡村不只一次對外讚美,因為陳哲芳,耐斯才有許多對外的投資機會。
陳哲芳出身顯貴。他的家族原籍雲林縣古坑鄉,爺爺是清末巡查,父親陳添濤在日據時代擔任保正(類似目前村長),畢生研究、教授漢學,臨終之際,特別交待七子三女「以和為貴」。
陳哲芳的母親李月女從小教導孩子,也不斷強調這點。「他們兄弟很有默契,哥哥稍稍表示疑問,弟弟就懂了,從來不會爭執,」集團友人透露。
現代版「胡雪巖」的呼吸取捨哲學
從南到北、從政界到商界,陳哲芳總是有著數都數不完的豐沛人脈。也難怪,有人稱他是「現代版的胡雪巖」,很擅長「人抬人」的商場經營之道。
其實,陳哲芳的人脈經營其實很簡單,「以和為貴」的家族遺訓影響他很深。而在事業上,他則有一個「呼吸取捨」哲學。
他曾對《遠見》解釋,企業管理要吸收新的知識、想法進來,消化之後,再呼出去;下決定時,該取則取,該捨則捨。
簡言之,呼吸代表的是,如何吸收新知,讓自己思惟、作法跟上時代脈動。而取捨代表的則是,在下決定時,凡事回歸根本,從原點出發去思考事情,不要被表相迷惑住了。「你不可能什麼都要,有取也要有捨,」他說。
▋懷念這位現代版胡雪巖,以下是《遠見》2005年專訪陳哲芳的摘要:
耐斯集團流傳一個說法:能當總裁陳哲芳的朋友最好;協力廠商其次;當他的部屬則是最慘。
每次,陳哲芳的座車駛進園區,整個園區馬上「上緊發條」。「『廁所總裁』來了,趕快確認廁所沒有異味,不然又要被唸一頓,」是多位主管第一時間的反應。
因為稍不注意,例如垃圾沒撿、桌椅不乾淨、蒼蠅在餐廳飛、或廁所有異味……,陳哲芳發現時,免不了斥責一番。不久,員工就為陳哲芳取了「廁所總裁」的綽號。
陳哲芳:做人要感性、做事要理性
對待朋友總是一臉和氣、笑容滿面的陳哲芳,對待部屬時,卻展現出嚴格一面。
「做人和做事不一樣,做人要感性,做事要理性,」陳哲芳一語點出箇中關鍵,如果沒有被利用價值,哪來朋友。
多年來,他一直秉持這樣的原則做人處事。即使他的人脈網絡牢不可破,卻不曾忘卻什麼才是自己的本業。
陳哲芳喜歡不時接觸新事物、新觀念,也愛和朋友天南地北聊天,吸取智慧。「我是向朋友取經的人,」他笑著說。
常常,一聽到或想到有趣的點子,他馬上記錄下來,或者打電話給相關同仁。「一天之內,如果接到總裁十通電話,不要覺得奇怪,」一位耐斯集團同仁透露,陳哲芳偶爾也會在假日召集幹部開會。
即使出國,他也常往超巿、便利商店、大賣場跑,瞭解時下流行什麼,順便將熱門東西帶回。陳哲芳的弟弟,耐斯集團副總裁陳鏡仁便透露,陳哲芳每次回國總會交給他許多最新商品,請他評估。
「總裁像個縱火者,」愛之味研發副總王長發觀察,按照組織管理大師伊恰克.阿迪茲博士(Dr. Ichak Adizes)的分類,陳哲芳屬於四大類型管理者中,具強烈開創新局的老闆,像個縱火者(Arsonist);充滿創意、樂於和同仁分享經驗、鼓動人心。例如,耐斯、愛之味、劍湖山、寶華銀行、金鼎證券的命名、以及「你飲麥仔酒,我飲麥仔茶(台語)」廣告詞等,就是他的創意。
因此,在愛之味、耐斯等公司,他負責行銷企劃。他和哥哥陳鏡村早年創業,便將行銷企劃獨立出來,和研發、營業並列三大部門;至今,耐斯集團一百多人的行銷企劃團隊,就是由他親自領軍。
對陳哲芳而言,行銷企劃就像先行部隊,找出巿場需求。再透過研發、結合營業,才能發揚光大。對這個部門,他不要求上班一定得要準時,穿著也不用太正式,能有創意最重要。所以,耐斯、愛之味賣的是傳統產品,卻能結合新的時代需求。「只有傳統腦袋,沒有傳統產業,」他說。
愛之味鮮採番茄汁是最著名的例子。當時他發現番茄汁健康成分很高,但味道太鹹,一般人不愛喝。他和團隊討論,認為這是很好的機會。
下決策時總能斷捨離
發想、學習之時,採取呼吸學,但實際執行之際,他改採「取捨學」。他解釋,在下決策時,需要果斷取捨。
以定價為例,當時,行銷企劃團隊建議鮮採番茄汁售價介於20元到30元之間,他卻始終堅持一瓶35元。他解釋,這樣一來,才能製造產品區隔、維持高毛利。
果然,鮮採番茄汁一上巿,便在巿場上造成一陣轟動,也見證了他的遠見。陳哲芳弟弟,現為愛之味行政副總陳鏡堯表示,事後分析,鮮採番茄汁的消費者族群在意的是健康、口味,並不在意售價。
回歸原點,他取的是產品一定要獲利,捨的是營收好看。
在經營大陸巿場,他也有所取捨。因為堅持健康,愛之味產品口味太淡,反應不好,甚至虧損;最近,大陸人民重視保健議題,營運才好轉。
不過,他也不是一帆風順。例如愛之味推出改良甜八寶的姊妹產品「蜜思果」「浪情巧克力」,巿場反應不好,沒多久就停產。對此,他從正面思考。「你要知道成功在哪裡?也要知道失敗在哪裡?」他常對同仁這樣說著,經營食品業,必須不斷創新,才能開創新局。
相異產業,取捨也有不同。對於服務業,他特別注重各項細節。以劍湖山為例,他認為,別人花錢來消費,除了遊樂設施好玩、工作同仁服務親切外,更需要乾淨舒服的環境,好好放鬆一下。這要求近乎吹毛求疵。因為,劍湖山地處郊區,蒼蠅本來就多。但「劍湖山環境品質仍保持在最高水準,」2005年受訪時,和陳哲芳相識四十多年,時任劍湖山世界副董事長的游國謙表示,雖然被唸,卻能體會他的想法。
「同仁做得好要鼓勵,做不好就要給壓力,這樣企業經營才能長長久久,」陳哲芳一字、一字清楚地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