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個人數位助理)大廠宏達國際在以康柏iPAQ一炮而紅,並登上全球最大的Pocket PC(口袋型電腦)製造設計大廠的寶座後,2001年底,再度引爆PDA的無線風潮,在為英國電信設計代工的mmO2無線PDA,流線炫銀的外型,再加上結合PDA與GPRS(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的功能,產品一上市,立刻成為市場主流商品。
1956年出生的宏達國際WM電腦研發處副總經理周永明,第一份工作在外商迪吉多大溪廠開始,就跟隨他的師父——宏達國際總經理卓火土。二十多年的薰陶下,周永明練就一身的產品設計好功夫,也承襲卓火土的「做世界一流產品,產品沒有做好就不出貨」的設計嚴謹度要求。
在短短五年內,宏達從PDA跨足到無線通訊領域,研發速度令同業咋舌。「決心與創新,讓宏達扮演推動業界的角色,」周永明點出成功的祕訣。
勇於挑戰與創新是宏達最大的特色。1997年成立的宏達國際,是由一群滿懷理想的工程師所創業,主要成員來自迪吉多大溪廠的電腦研發團隊,包括總經理卓火土、副總經理周永明、劉慶東等人。
努力做出不一樣的產品
做出不一樣的產品,是宏達極力追求的方向。三年前,周永明接下宏達的下一世代產品——無線通訊PDA與Smart Phone(智慧型電話)的開發計畫。在迪吉多十多年,周永明主要負責伺服器的研發工作,無線通訊對他而言,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發展無線通訊對於一家剛成立的新公司而言,簡直是難上加難。當時宏達剛跨入Pocket PC領域沒多久,就立刻領先其他台灣廠商,率先衝往無線通訊發展。「無線通訊是宏達的生死存亡關鍵,有非做出來不可的壓力,」周永明形容當時的心境。
對品質、設計嚴謹度的堅持,是宏達的研發風氣,也讓宏達的產品開發速度,遠高於同業,並成為微軟、德州儀器與Qualcomm的聯盟合作對象。
在開發無線PDA時,最困難的是如何整合跨國的研發計畫。宏達投入兩年半的時間與近六十位的研發人員,第一次與微軟、德州儀器、英國電信、德國電信開發GPRS產品,並同時整合台灣、美國、英國、德國等五個國家的研發團隊。
雖然宏達曾為SAGEM設計第一代單色MA3050無線PDA,但GPRS的產品開發,對於宏達也是一項全新的挑戰。「光是天線的設計,又要花掉新台幣1000多萬元,」周永明表示,研發所投入的資源,不計其數。
開發無線通訊產品,涉及到許多後端環境測試問題。周永明表示,通訊的問題,都必須配合當地的電信業進行實測,無線通訊產品的測試,往往錯誤訊號一下子出現,但也一下子消失,宏達研發人員前往國外與電信業者配合,才能將問題解決。「研發人員常年在天寒地凍的國外,獨立工作的孤獨感,不是一般人所能瞭解的,」周永明強調。
二十多年的工程背景,周永明非常瞭解如何激勵研發團隊,刺激創新能力。「把團隊成員當成兄弟來看,」周永明指出管理研發團隊的訣竅。
宏達想要營造一個人性化管理、溝通無礙的研發環境。周永明非常鼓勵工程師換個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工程師的價值觀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信心做出不一樣的產品。」宏達的產品創新能力,就從一次次的實驗中迅速累積。
無線通訊結合PDA是未來的趨勢,無線通訊產品將帶動宏達下一波成長,宏達集中火力搶攻智慧型電話與無線PDA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