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手錶型電腦

徐嘉卉
user

徐嘉卉

2002-09-01

瀏覽數 19,000+

手錶型電腦
 

本文出自 2002 / 9月號雜誌 第195期遠見雜誌

電影「明日帝國」中,007情報員詹姆斯龐德靠一只手錶啟動賓士轎車的場景,已經在現實生活成真了。

IBM(國際商業機器)實驗室,研發出來的Linux手錶型電腦,萬能程度直逼好萊塢導演的想像疆界。曾為007情報員設計手錶的星辰公司,為這部迷你電腦設計酷炫造型;戴上這只「內在電腦、外型手錶」,進飯店不用check in(住宿登記),刷卡不需要簽名,看電視不缺遙控器,手錶主人可恣意享受情報員等級的便利。

「這只錶賣多少錢?」副總統呂秀蓮看到這款手錶型電腦第一個反應,說明新科技的吸引力。手錶型電腦重約四十四公克,單只造價高達1億美元。IBM實驗室花費2億美元打造兩只夢幻錶,總投資金額足夠拍一部像「蜘蛛人」這樣的暑期熱賣電影。(編按:蜘蛛人製作費1億5000萬美元,宣傳費5000萬美元。)

「這不是拿來賣的!」IBM電子商業創新中心經理王聖棨表示,這只是展示技術,因為,「下一代人類資訊設備會這樣走。」

電腦入侵手錶。IBM的調查發現,手錶是人們隨身不離的日常用品,因此,1998年起,IBM實驗室就開始研究怎麼把電腦縮小成手錶大小;不過,一直到2002年第三代手錶型電腦出現,概念才真正成形。

第三代產品用Linux作業系統2.4版,能夠辨識身分、輸入指紋,應用領域包含信用卡、提款卡、門禁卡以及健保IC卡。紅外線與藍芽技術,更使這項新產品掌控的世界擴大,加個心跳感應器,就等於請了一位貼身看護,一旦手錶主人心跳不正常,電腦會馬上下指令,透過藍芽撥手機求救。

IBM人員隨意甩手,電腦畫面立即變更。新科技似乎讓一切都像吃一片蛋糕那樣容易,但其實,離完美還有一段距離;從書房走到廚房,手錶型電腦就可能因為藍芽斷線不靈光,「IBM下一個努力目標是連接一個個藍芽點,或是開發出GPRS(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無線區域網路與藍芽的切換技術,」王聖棨表示。

雖說手錶型電腦只秀不賣,不過,內部技術卻可以批發零售。王聖棨表示這筆高額投資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把電腦功能縮到最小,也就是說,在鐘錶店開始賣007情報員詹姆斯龐德的最佳伙伴前,人類可以先享用愈來愈小、愈來愈輕的身分辨識卡、電視遙控器……。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