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中美貿易協議到底談了什麼?雙方解讀差異恐讓一方「不玩了」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0-01-16

瀏覽數 30,350+

圖/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中國副總理劉鶴(左)15日中午在白宮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取自Hakeem Anver twitter
圖/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中國副總理劉鶴(左)15日中午在白宮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取自Hakeem Anver twitter

紐約時報報導,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讓美國總統川普獲得些許勝利:中方承諾2021年前向美方加購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並嚴加取締川普政府批判的商業行為。但協議內文沒能提供足夠資訊,決定實務上如何進行,不確定中方的解讀是否與美方有異。

首先,中國的2000億美元採購清單包括農產品和能源。

川普稱該協議能讓在貿易戰中受創深重的農民發大財,但中方未來兩年採購承諾,包括524億美元能源出口、320億美元農產品、777億美元工業製品,以及379億美元的服務。至於兩年之後會怎樣則含糊其詞。

另有懸而未決的問題,例如中國與其他國家簽訂的例如大豆採購的合約會有何變化,以及採購是否會扭曲商品市場。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表示,中方企業會「基於中國的市場需求」買進美國商品和服務,顯然沒把目標看得堅不可摧。

其次,儘管許多農民歡迎更多來自中國的採購,但在歐巴馬政府時期擔任白宮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現為喬治城大學教授的麥艾文警告,川普的協議可能讓他們長期而言變得更脆弱:「最令人擔心的是,該協議將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從常數轉為變數,受制於中美關係的不穩定性。這對美國農民而言是深具破壞性的轉變」。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達志影像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達志影像

但這份協議確實有助酪農、牛肉生產商和其他農業團體:中方承諾農業政策的重大變革,包括將揚棄某些中國官員用來阻擋美國農產品的健康標準,以及放寬申請許可、檢驗、登記註冊等被美方視為貿易障礙的法規。這些變革影響到的包括牛豬肉、家禽肉類、寵物食品、海鮮、飼料、嬰兒奶粉、奶製品和生技產品。

歐巴馬政府時期的農業談判代表維持(Darci Vetter)表示,協議在此處展示的互惠讓人意外,美方也給予中方他們所尋求的讓步,以確保中國的出口在美國得到更公平的對待。

該協議旨在杜絕竊取智財權:製藥產業似乎取得大進展,包括北京政府承諾保護專利持有人,產品免遭仿冒。該協議也至少在書面上獲中方承諾,不強迫美國技術移轉給中國的競爭者,也不會支持或指示中國企業在「產業計畫鎖定的行業」併購或投資外國技術。但後者措辭模糊,美方官員說主要針對《中國製造2025》引發的議題。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美國專家和企業高管懷疑川普政府要如何迫使中國信守承諾。不同於其他貿易協定由中立第三方裁決爭議,中美決定遇事自行解決。若爭議不能平息,則課徵更多關稅。假使對方報復,另一方可退出協議──這樣一來,兩國很快會重啟貿易戰。

華爾街雖可逐步增加收益,但不清楚能否拉抬所有金融業者。中方誓言,貨幣市場會更透明,但許多承諾與先前並無二致。該協議也未談及中國補貼重點產業、網路安全和其他議題。

最後,中美雙方的經濟都因為貿易戰受創,此一協議沒有撤消對36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課徵關稅,長期的關係緊張,可能促使美國公司減少在中國的支出,反之亦然。

本文轉載自2020.1.16「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