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亮:2019年美國大學來訪比過去十年加總多,透漏什麼訊息?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卡蘿.克萊斯(Carol Christ)率隊訪台

毛凱恩
user

毛凱恩

2019-12-31

瀏覽數 37,800+

圖/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
圖/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回顧2019年,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絕大多數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企業界,是否有台商回流的轉單效應、對台灣進出口又產生什麼衝擊?但其實,近一年來,因為中美貿易戰,也對台灣與美國的高等教育界產生了微妙影響。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觀察到,2019年美國大學來訪台灣的校長和院長人數比過去十年的加總還多,到底這樣的改變透漏了什麼樣的訊息?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中美貿易戰後,美國擔心中國進一步竊取科技機密,開始緊縮對大陸人的簽證。至2019年9月底,美國對大陸公民發放的簽證數量少了四成五,其中F-1學生簽證數量也大跌30%。

大陸一直是美國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目前在美的大陸留學生總共36萬餘人,因此減少發放學生簽證後,讓美國各大學哀鴻遍野。

據《世界日報》報導,包括佛蒙特大學(UVM)、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UNL)等的大陸學生,比起去年同期入學人數都銳減超過兩成。

生源陡降,讓美國大學經營者十分頭痛,思考著即將面對的財務壓力。

陸生數陡降,美國大學轉向台灣拓生源?

不過,美國大學長久以來採取開放的價值觀,接受多元文化,他們深信吸收全世界最好的人才到美國,才是美國的競爭力之所在。因此,已有部分高教領導人對於學術間諜恐慌,導致美國政府緊縮大陸學生簽證等狀況,深感憂心。

麻省理工學院(MIT)校長拉斐爾.利夫(Rafael Reif)就呼籲,移民是一種「氧氣」,可以為國家注入新能量,而MIT就跟美國一樣,是塊吸引世界精英的磁鐵。他表示,不希望有人單純因為中國血統而遭受不平對待。

正當大陸學生減少時,有趣的是,美國各地大學校長、院長們,卻開始頻頻遊走台、美間,來台洽談合作與招生的動作頻頻。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就觀察到,2019年還沒過完,但「入住晶華酒店的美國大學校長、院長,比過去十年全部加起來還多!」

十幾歲就到美國當小留學生,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的潘思亮發現,美國大學名校的校長、院長,已經好幾年都不來台灣了,都是直接跑大陸,但2019年以來卻一波又一波拜訪台灣。這種盛況,已將近十年未見。

這不禁讓人聯想,是不是因為大陸學生赴美減少了,台灣的重要性因而提高了?

據了解,美國政府提供各大學研究獎勵,但因為中美智財權爭議,近來美國政府也給了美國大學不少壓力,希望各大學注意與中國的合作。這起了漣漪,讓美國各大學思考,不要將雞蛋放在中國這個籃子裡,而是多與台、日、韓合作。

儘管台灣近年來留美人數被越南超車,不過仍是美國第七大國際學生來源,據美國國務院指出,2萬2454名台灣學生,每人每年能發揮約110萬元新台幣的經濟影響力,不可小覷。

日前,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卡蘿.克萊斯(Carol Christ)就率隊來台,並撥空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潘思亮董事長以校友身分,也熱情接待她。

【免費報名】和郝旭烈郝哥一起來場高空導讀會,突圍你的人生!

潘思亮:2019年美國大學來訪比過去十年加總多,透漏什麼訊息?_img_1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卡蘿.克萊斯(Carol Christ)。

74歲的她指出,加州大學1868年創立時,就是美國第一所定位為「面對亞洲的大學」,當時只有一個校區(現在已有10個),校園可以看向「金門」,「金門」指的是灣區到太平洋的出海口。當然那時還沒有金門大橋。

因此創校一百多年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一直吸引很多亞洲學生。目前亞裔大學生已占柏克萊43~44%。其中台灣學生亦不少,2015至2019年間,台灣學生申請柏克萊件數,從318件成長到425件。2019年共錄取了182位台生,包括大學部與研究所。

柏克萊分校與台灣的淵源

柏克萊分校也與台灣關係深遠。台灣很多科技公司目前與柏克萊有產學合作專案。該校第一位華裔校長田長霖也出身台灣。許多台灣名人畢業於柏克萊分校,包括台灣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

該校還有一個超厲害的東亞圖書館。目前總統參選人之一宋楚瑜在柏克萊念書時,在東亞圖書館打工,遇見了他的太太陳萬水,甚至宋楚瑜生兒子的時候,醫藥費也是東亞圖書館出的。據了解,宋楚瑜甚至準備將個人的論文、文件捐給圖書館。

卡蘿.克萊斯校長訪問台灣時,特別對台灣的柏克萊校友發表演講,指出未來學校的五大發展主軸,依序為重視氣候變遷及環境、人類健康、人工智慧、創新及企業家精神,及貧富差距。透過演講,她希望爭取台灣校友與柏克萊分校在這五個項目的進一步合作。

她指出,這幾個議題在世界各地都是火熱話題。其中創新與創業家精神更是柏克萊獨特的優勢,因為學校就在矽谷,與許多新創企業、創投在一起,可以激盪出許多火花。

矽谷一帶有很多孵化器、創業加速器,均與柏克萊校內的科學家、實驗室合作。克萊斯校長興奮地指出,近來你若走在柏克萊校園內,可以看到一個叫做kiwi的小小機器人。小機器人會走到師生面前,師生只要用手機輸入密碼,小機器人就會打開,裡面正是下訂的午餐。

潘思亮:2019年美國大學來訪比過去十年加總多,透漏什麼訊息?_img_2圖/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自UC Berkeley臉書

「又如,昨天有一個學生創業計畫,剛剛獲得了4千萬美元投資,」克萊斯信手拈來,有好多學生創業的故事,「這就是柏克萊欣欣向榮的企業家文化,」她說。

當被問到,是否柏克萊分校的中國大陸學生人數也在減少中這個敏感話題時,克萊斯校長則審慎回答,該校是美國頂尖學府,沒有這個問題。過去沒有因為財務理由而擴大錄取大陸學生,因此目前也沒有中國學生異常人數下降的問題。

但她堅信,大學應該愈開放愈好,特別不希望看到中國學生成為美國排外心理的目標,因為科學研究一定要在最開放的環境中才能茁壯。「我們很珍視中國學生與同事,我們不應該對他們有偏見,」她說。只是,在開放下,必須高度揭露學校與中國間合作上的關係,校方也努力教育員工,遵守政府所訂下的任何規則以及紅線,以防意外地陷入麻煩。

但無論如何,中美貿易戰與智財權爭議,已讓過去多年「有點遺忘」台灣的美國名校,重新看見台灣。

面對2020年,台灣高教師生們,應該善用這次機遇,好好開展中美間的新合作關係。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