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印刷電路板)是訂貨生產的產品,利潤不可能隨著外面現貨市場有高高低低的不同,相較之下,PCB市場價格是比較穩定的,這個穩定是不好的穩定,是一直往下掉的穩定。
對於通訊市場的觀察準備,華通事實上是從九七、九八年開始做手機市場開發,當時也有一些現成的客戶像NEC、西門子,不過規模並不大。
九五年我們開始與諾基亞、易利信接觸。一開始,因為產品穩定度要求高,加上歐洲市場的供應量充足,這兩家歐洲通訊大廠並沒有打算向亞洲尋求成本較低的供應商。一直到九七、九八年亞洲手機市場開始風行,諾基亞、易利信才開始轉頭回來看亞洲市場的需要。
看好大陸通訊市場
通訊市場分為固網、無線兩個部分。現在看來台灣固網市場已經慢慢飽和了,而中國大陸的情況卻不同。從九一年改革開放後,大陸固網市場一直增加,但畢竟成本很高,等到全球手機與基地台崛起後,大陸通訊發展的方向漸漸趨向無線系統。
華通在通訊領域與西門子的合作關係很長。從十幾年前提供固網使用的PCB到現在無線的產品;與諾基亞、易利信則是直接跳到基地台與手機PCB的合作。兩大通訊大廠訂單的釋出主要著眼亞洲市場的發展,以及相信華通產能技術的提升已經符合他們的需求。九八年、九九年華通生產通訊板的比率,大概只占全年營收的五%到六%;以生產量角度來看,今年將會成長到一五%到二○%。
華通現在共有兩個廠,兩個子公司。分別是一九七二年成立的母廠蘆竹廠(CM)、九○年成立的大園廠(CT),兩個子公司則為九五年台資獨資成立的大陸惠州子公司(CC),以及位於美國鹽湖城的CI廠。其中除了專門生產IC封裝基板的大園廠外,其餘皆以生產可供電腦、網路、通訊使用的多層印刷電路板為主。
高密度連結板(HDI)是新趨勢
目前華通的HDI(高密度連結板)主要在蘆竹廠生產,出貨給西門子、諾基亞、易利信、明?、大霸。另外,大陸也有通訊上的需求,因此惠州廠也積極準備手機的HDI通訊板的量產事宜。現在除了美國鹽湖城的IC工廠外,其他三個廠都有HDI量產的能力。
九七年開始發展出來的高密度連結板(HDI)的製作過程,因為線路很細、孔很小,製作的困難度很高,可以把零件放得非常密,縮小手機的體積變得輕薄短小。高密度連結板可以用在手機、基地台或個人電腦,將會成為個人化產品的一個趨勢。
第三代手機應該都會使用HDI。HDI的優點是處理的速度快,資料輸送量大。聲音、數字、影像、網路傳輸,一定要透過寬頻,使用零件與線路設計都會與現在的不同。在處理資料數量大的情況之下,如何讓CPU充分發揮功能,距離要很短,HDI變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量與價值間重新定位
我對於通訊市場景氣的觀察,通常以兩個關鍵來看:第一是系統的更改,從以前第一代到第二代,現在到第三代,對整個手機的需求又有很大的變化,很難說什麼時候市場會飽和,飽和的時候又有換機的可能,我們現在用一支手機大概一、兩年就換掉,諾基亞與易利信預計每支手機的使用年限為一年,換機的比率會很高。
第二是基地台的市場,第三代的基地台還沒有出來,寬頻系統現在還沒有成型,不過第三代在二○○二年一定會上市。
低價電腦推出後,導致個人電腦價格往下掉,量的成長遲緩;而通訊市場因為HDI的關係,方興未艾,產品結構一直在改,所以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市場,量不斷向上成長。傳統的多層印刷電路板,量大、資源豐富、價格便宜的好處,只要不是要求輕薄短小的產品,還不會被淘汰。
我們希望二○○二年,華通在與個人電腦有關的IT Industry(資訊工業)、通訊板、覆晶IC(Flip chip IC)基板大概各占三分之一或四○%。
對於生產印刷電路板的廠商,產能是以面積來計算的,以往個人電腦可能一平方呎生產一個,但是要求輕薄短小的通訊用板,一平方呎能夠生產二十個,因此在使用印刷電路板的量就會比製作PC用板時減少很多。所以華通必須思考清楚自己的定位。當你要某種程度的量填滿你的產能,又要某種程度的價值能夠製造出獲利,就得在量與價值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