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創新、有創意嗎?
看上台灣蓬勃的創意,1 月小米科技創辦人兼獵豹移動董事長雷軍,來台灣談創新,並宣布在台成立「獵豹創業基金」,投資新台幣一億,鼓勵青年創業。不只中國,美國與韓國等已開發國家,也都積極物色創意人才。
而最好的創意人才在哪裡呢? 全球大廠如IBM、中國海爾、YAHOO 奇摩、韓商CAMP MOBILE,還有本土企業研華科技,今年都透過「ATCC 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以「企業出題,學生作答」的方式,激發最原汁原味的創新。
WhosCall 創辦人郭建甫說自己很愛參加競賽,不只為了奪冠,更重要是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即戰力,也能在日後帶領公司加入世界級的競賽。
每年有超過2000 名學生,約200 組團隊,報名參加ATCC 競賽。要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去執行,創意加上行動力,讓企業眼睛為之一亮。
海爾
今年ATCC 企業參與有一位稀客,來自大陸青島的海爾,目前為全球白色家電(冰箱、洗衣機、冷凍櫃
等)的第一品牌。
為什麼海爾想來參加以台灣為主的ATCC 活動呢?海爾台灣開放創新中心戰略總監顧及然說:海爾首創了開放創新平台(HOPE),希望結合台灣中小企業的研發及量產優勢,一起做到共創、共享及共贏的目標。
因此,他們跨海到台灣,看好台灣大學生們的創意,拉近海爾與台灣企業及消費者間的距離。
1984 年以小工廠起家的海爾,最有名的事蹟就是現任首席執行長張瑞敏,把一堆帶有瑕疵的新冰箱,當著員工們的面前全數砸毀,以此宣誓品質的重要性。
開放創新平台(HOPE)
經過併購擴張、國際化及全球化品牌戰略等步驟,30 年後的海爾,已是一家年營業額達到2007 億人民幣( 約破1 兆167 億新台幣) 的旗艦型企業,且持續在成長。標榜「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的海爾,2012 年開始進入網路化戰略時期。張瑞敏看到網路已對現有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產業都進行破壞式創新,他也率先喊出海爾要改變,要全面發展走向開放、去中心化、分享的型態,因應網路時代變革。在諸多的具體做法中,海爾首創了開放創新平台(HOPE),這是一個創新生態系統的平台,它提供了技術交流、創意分享、資源串流、媒合交易等功能。簡單來說,如果你是技術開發人員,可以在此平台上展現技術專利,甚至授權給全球業者。如果你是技術需求方的廠商或個人,你也可以開出需求單,讓全球的技術人員在此平台上找到你,上門談合作。
海爾近年來的改變不僅於此,在張瑞敏的帶領下,海爾的改變來自三方面:一是企業無邊界,用平台來取代過去的組織架構,透過網路吸納來自全球的力量,也就是開放。第二是管理無領導,過去以主管、領導的意見為方針,現在要聽消費者的,也要聽基層員工的,也就是去中心化。第三是供應鏈無限制,員工創新無限制,消費者體驗也無限制,也就是自由、分享。
海爾開放創新平台創新總監滕東暉談到,海爾過去是海,現在是雲。雲即使是小雲,它卻能接軌萬方,就是開放。因此,這項開放平台,過去是海爾內部使用的技術媒合平台,2014 年進一步擴大,開放給全球企業或個人,可在此平台上找到需要的技術與資源。
參加ATCC,打進台灣市場
在中國大陸,專業技術人員及業者對HOPE 平台不陌生,但在台灣,海爾的知名度遠高過於HOPE,因此海爾希望能多讓台灣人認識HOPE 平台,同時能運用優異的台灣創新研發能量,把餅做大。
滕東暉說,台灣的中小企業的生產效率及研發能量在全球有名,HOPE 平台希望能進一步讓台灣中小企業認識,邀請技術人員來此平台展現他們的技術,同時也讓企業能在此平台上找到合適的技術,整合後加
速量產,上市銷售。
透過這次ATCC 的活動參與,有來自輔大的夢想實驗室、交大的Wonder 4 團隊及以陸生為主跨校組成的PLUS 等三隊進到決選。他們的任務就是將海爾HOPE 平台在台灣進一步的推廣,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及個人能認識此平台。
3 組隊伍並在去年11 月底,前往青島海爾總部親自與HOPE 平台的負責團隊溝通,並在3 天內提出方案的更新版本,在海爾百餘位同仁及主要幹部面前進行決選,選出一隊代表海爾參加與其他ATCC 4 家企業的代表隊進行最後決賽。
獲得代表海爾的「夢想實驗室」隊伍,由5 位輔大的同學組成,他們在期限的一個月內,拜訪了工研院、家電工會及數10 家的中小企業,介紹HOPE 平台。同時他們也透過社群網站及自製影片,向同學及網友推廣HOPE 平台,故獲得評審的青睞。
成員之一來自多明尼加、就讀企管研究所的波羅以流利的中文表示,HOPE 平台有絕大部份屬B2B 性質,透過接觸中小企業及協會,獲得不錯的回應,表示此平台對他們產品開發很有幫助。另一方面HOPE 也有教育意味,可介紹給一般大眾,故他們對學生及網友,也以分享資訊的角度,讓一般人也能獲知有此平台,以了解技術的趨勢動態。
台灣海爾總監顧及然強調,台灣中小企業技術研發及生產能力佳,如能運用海爾HOPE 平台,相信能搭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創另一產業高峰。
CAMP MOBILE
創意,讓台灣排名亮眼。在行動通訊的世界,不彈性反應就馬上被判出局,韓商CAMP MOBILE 希望藉由海外的想法,讓體制發生化學變化。海外第一站,便選定台灣。
在台灣沒有人不知道LINE,而LINE 母公司其實是韓國最大的入口網站NAVER,CAMP MOBILE 也在其下。
選擇台灣為海外第一站,背後有段不為人知的故事。2013 年最大的新聞,就是NAVER 看上研發電話過濾App Who’s Call 的台灣團隊Gogolook,以5.29 億新台幣併購。而當時新的子公司CAMP MOBILE 亦成立不久,便延攬原Gogolook 的營運長邱彥錡,負責台灣市場。CAMP MOBILE 的CEO 朴鍾晚說,當初就是看到邱彥錡的能力,便毅然決然把重心放在台灣。
喜歡無時無刻刷一下手機,關注朋友動態。台灣手機使用習慣,也與行動第一的方針,不謀而合。而CAMP MOBILE 特別強調「Camper 拓荒者精神」為核心戰略,代表了每個人都像是游牧民族,在市場中快速反應,成為行動裝置的拓荒者。沒有限制的企業精神,給了學生揮灑的空間,天馬行空的創意,加上實際執行的成果,更讓這位韓國CEO 感到驚訝。
向熊熊許願 台生創意韓人驚豔
黃澄澄的熊熊人偶站在教室前,給剛考完期中考的同學,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是今年提案比賽的冠軍AJACT 替CAMP MOBILE 想出來的點子。以「BANDX一百種生活」為題,短時間內快速提升BAND App 的下載率,這是行動裝置上典型的時間賽與互動賽。
來自台灣大學不同科系的5 個大三學生,為了提高BAND App 在台灣市場的「心占率」,想辦法把哽玩大,推出「NTU Wish 許願台大」,穿上熊熊裝替學生完成願望,例如送高鐵票或腳踏車,活潑的行銷手法,旋即在校園內創造出議題,甚至還自製影片不斷衝人氣,短短14 天的執行時間,就為BAND 創造出2000次以上的下載量。
從海選以來過關斬將,12 月初得到了至韓國CAMPMOBILE 總部,與全球行銷總監與CEO 面對面的機會。熊熊幫學生圓夢的計畫,讓CEO 眼睛為之一亮,發揮創意之餘,還能兼顧數據,直說他們是貨真價實的「Doer!」
朴鍾晚說,韓國職場太過傳統,上下階層嚴明難以打破,而台灣氣氛較自由,反而更能激盪出創意的火花。就像稱讚學生的那句話,be a Doer,創意才是讓台灣站上世界舞台的關鍵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