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為什麼你的決定老出錯?

哈佛9招檢查你的盲點

法蘭西絲卡‧吉諾
user

法蘭西絲卡‧吉諾

2014-07-30

瀏覽數 10,350+

為什麼你的決定老出錯?
 

你一定都曾遇過這些事:明明想減肥,卻還是忍不住吃起炸雞?本來只想買罐醬油,踏出賣場卻荷包大失血?原本想讓老闆滿意,最後卻還是搞得一團糟?

是誰,讓我們的人生失控地轉彎?我們總是設定一個新的生涯跑道,選定一個飲食計畫,為團隊設定嶄新管理方針,或保證要在下次大採購前精打細算,但到最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採取完全相反的行動:懶得找工作、大吃大喝、花太多錢在沒用的事情上,搞得自己沮喪又挫敗。

為什麼我們做的事,往往跟計畫相反?其實有3股力量影響你的決策:內在自我的決策魔鬼、旁人關係的決策盲點、外在環境的決策障礙;內在的你只關注感受,他人的眼光讓你忍不住比較,一個不小心又被外在環境騙得團團轉。

其實,這3 種影響決策的外力,都有機會成為你生命中的大力水手。哈佛商學院教授法蘭西絲卡‧吉諾(Francesca Gino)說,如果你了解自己的限制和影響自己做決策的外力,就可以為自己的選擇除錯,設計系統來實行、更新計畫,讓每個決策停止轉彎,每個計畫都有機會做到位。以下是哈佛教授給你的9個建議,幫助你在決策路上順利擊倒魔鬼、打碎盲點、屏除障礙。

3招擊倒內在的決策魔鬼

拔除心中腦海的干擾,擺脫決策焦點太過狹隘,善用以下3 招擊倒你的內在決策魔鬼。

自我感覺良好?記得提高警覺

為什麼我們總是忽視他人的忠告,即便這樣可做出更好的決策?對多數人來說,自我觀感良好及相信自己的資訊與意見,這些都是很難避免的。提高警覺,注意這種普遍傾向的來源,可以檢驗你未來決策背後的假設,並且用更為平衡的眼光看待你在決策時得到的資訊,這項原則亦可幫助你更能接納他人的觀點與建議。想要運用這項原則,你可能必須回想過往的經驗,以發掘出你對自身能力的偏見,如何毀掉你的決策。

容易感情用事?先評估自己的情緒

當你做一項重要決策時,試著去評估自己的情緒狀態。在做出決策前評量自己的情緒,你就能回想當前情緒的形成原因,再判斷它們是否由不相關的事件所引起。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緒,亦可改進你對自己未來決策的預測。當你知道自己的情緒可能毀掉你的計畫,你就能預先規畫去避免。透過評估、檢視自己的情緒,你可以知道哪些情緒可以幫助你、而哪些會阻撓你做出正確的決定。

總是見樹不見林?先把焦點拉遠

如何抵銷狹隘焦點對我們決策的影響?答案就是把焦點拉遠。換句話說,就是注意大遠景,以及他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焦點拉遠的話,我們在考慮要把哪些資訊加入決策流程時就要擴大焦點,這樣才不會忽略重要細節。

焦點拉遠還需要在決策時後退一步,思考有關大遠景的問題。例如:為什麼我會選擇這項資訊?我是不是遺漏了什麼資訊?我原本的計畫是什麼?我為什麼會採取這項行動,我有維持原訂計畫嗎?當你「站得太接近」一個決策問題,沉浸在你自己的資訊與限制裡,便可能忽視他人受到的影響。

3招擊碎旁人帶給你的決策盲點

擺脫社交動物的人際關係魔咒,拒絕讓比較影響你的決策。

讀不懂使用者的心?採取對方的觀點

一個沒有以消費者觀點思考的廣告,竟然造成7億損失;可口可樂突然更改配方,竟掀起40萬人抗議;電力公司迫遷原住民,代價居然是兩倍預算。這些故事都在告訴我們,無法了解他人或團體的觀點使得「觀點取替」失敗,可能造成的龐大代價。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每個故事都不只有一面,每個人看事情都有不同觀點。如果無法換一個觀點看事情,我們同樣也可能會做出錯誤決定。透過別人觀點分析問題,如同優秀的舞者可以站在夥伴的立場,猜想到他們下一個腳步,我們都需要去設想決策涉及的所有人員的觀點,並且考慮如何避免踩到他們的腳。只要詢問他們的看法和想法,在我們的觀點之外,再用他們的觀點去檢視決策,我們就能做到。

陷入幽微小團體?檢查你的社會連結

當你覺得自己屬於某個團體的時候,看待團體之外成員的觀點也會跟著改變,在競爭關係更是如此。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試著觀察自己的行為有沒有受到這種社會連結的負面影響,這樣才能確保自己是照著自己的步調走,而不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你慢慢就會發現,旁人行為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其實有相當大的影響。

有這樣的體認之後,你或許就會在交友的時候更謹慎小心。舉例來說,人力資源部主管可能會改變原先招兵買馬的策略,以確保招募到的人才,能夠適應組織裡的文化。只要了解旁人對自己有影響力,我們在選擇朋友的時候,就知道要找能夠帶出自己最好一面的人。

激烈競爭讓你愈比愈差?慎選比較對象

如何把「社會比較」從決策殺手變成激勵好工具?紐約一位遊戲設計老師謝爾頓,把計分方法改為類似電腦遊戲《魔獸世界》遊戲,發現學生不但比以前更認真,上課也更帶勁。這套系統也促進學生們彼此合作,降低了作弊的情形。

Express Data執行長科克倫用同樣原則讓員工知道,他們的表現會如何獲得獎勵,並且公開所有人的績效,讓大家可以比較與改進。謝爾頓和科克倫都謹慎地規畫他們的系統,以確保社會比較能夠激勵學生及員工更多產、更有效率,並且避免社會比較引發負面效果。透過一套公開透明的文化,讓好表現可以獲得獎賞,而獎勵的制度也很明確,謝爾頓和科克倫確保了學生和員工都會乖乖遵守規則。

3招拆除外界的決策障礙

撥開不相關資訊的叢林,拿掉問題假面具做真正決策。

迷失在大數據? 謹慎考量資訊來源

如何避免在評估他人能力時,太注重這個人的行為,而忽略了環境或當下情況的變因?如何改掉把事情結果看得太重的習慣?我們對一個人的能力和誠信度常有所謂的「直覺」,但這種感覺常常是各種偏見所造成的。

謹慎考量資訊來源,能夠讓你透過降低不相干資訊的干擾,找出更有效的績效評量標準,做出更準確的決定,並且實現你的計畫。謹慎考量資訊來源有助你在執行計畫時更有自信,因為你在評估他人表現,以及在為自己做決策時,參考的都是真正重要且相關的資訊。

老是被假面具欺騙? 想像如果有另一個人生

含75%瘦肉和含25%肥肉,雖然是相同產品,換了個不同的描述就產生不同感受;如何不讓細微的框架改變,使你的荷包失血、減肥破功?你可以採用「違實思考」:想像自己做了跟現在不一樣的決定,在考量其他可能的選項時,你會發現促使你做了現在這個決定的原因有哪些。進行違實思考時,因為考量各種選擇產生的不同結果,思考問題時就不會只侷限於一種方法,而會使用許多不同的框架來看待同一件事情。

氣氛讓你失速墜地? 抓緊心中的那把尺

我們的道德羅盤常常受到非常細微的環境外力影響,當我們發現自己行為不誠實時,就會開始編故事,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或掩蓋事實,讓我們在犯錯時完全沒有罪惡感,也可能引誘犯下本來不會做的不道德行為,並將之合理化。

維持高道德標準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道德標準謹記在心並且嚴格遵守,只要在適當的時間稍作提醒,或常常跟人討論道德問題,我們就能輕易地按照道德尺規行事。時時抓緊心中的那把尺,就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