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要繳保險費,到底買傳統保單就好?還是選擇投資型保單,讓保險、投資一兼兩顧?
‧同樣都要進入投資競技場,到底買一般基金就好?還是利用投資型保單,享受投資之外,還附加人生風險的保障?
這是不少人的迷惘。站在「投資」與「保險」的十字路口,該怎麼選才划算?該如何分析才不會買錯?
尤其,對收入起薪不多的小資族來說,每月用3000-5000 元,就能兼顧投資與保障的投資型保單, 似乎是最實惠的選擇。但是,攤開投資型保單資料, 種類相當多元,又是人民幣保單、又是ETF 保單、全委保單等,常常教人傻傻分不清楚,貿然出手的下場, 往往就是投資虧錢、保障也沒做好。
「做出選擇前, 要先了解投資型保單的差別。」Yahoo! 奇摩個人理財專欄作家李雪雯說,從壽險公司銷售的投資型保單來看,可以區分為3 種:
1 變額壽險:變額壽險為保障金額變動,但繳費固定的保險。
2 變額萬能壽險:保障金額與繳費皆能彈性調整的保險。
3 變額年金保險:在保險遞延期間內,保單帳戶價值隨著保戶自行選擇的投資標的績效而變動,因此保障金額不固定,遞延期滿後,年金給付方式可由保戶自行選擇一次提領或分年提領。這樣的特性也比較適合退休族,或定期希望有一筆金額入帳的投資人。
投資型保單的共通點是保戶可以自行選擇投資標的,包括以各式國內外基金、ETF、連動債、母子基金等,這也是為什麼投資型保單看起來種類五花八門的主要原因。
在成本方面,變額壽險與變額萬能保單每個月所投入的保險費須先扣除一筆目標保費、管理成本,剩餘資金才會轉入所選定的投資標的;變額年金則是累積年金的投資平台,以躉繳或是分期繳交方式,進行投資,可採前置型或後置型扣除管理成本,會有較多資金直接投資。
投資型保單買基金與單買基金有何差別?
既然「投資型保單」可以自由連結到基金,那麼透過保單選購基金,和透過銀行投資基金有何不同呢? 李雪雯指出:
● 差異1:投資門檻不同
一般定期定額買基金,每月至少要花3000-5000 元,才能買到一檔基金;但投資型保單就像是提供一個基金投資平台,從這個平台連結出去的基金檔數多達數百檔,讓人可以花很少的保費,買到「一籃子」的基金。
● 差異2:基金標的數不同
投資人直接買基金,想買哪一檔,完全自由意願; 透過投資型保單買基金,可連結的檔數都經過壽險公司篩選,雖然選擇較直接投資基金少,但往好處看, 篩選過的多是中長期表現優良的基金,比自己在茫茫大海中撈出好基金要安全得多。
此外,「透過投資型保單可以簡單做到資產配置的概念。」李雪雯分析,過去若單純投資基金,「本」要很厚才有機會資產配置、降低投資風險,但在投資型保單的平台上,就算月繳萬元,也能一次連結到「3-4 檔」不同風險屬性的基金,達到分散風險的目標。她也提醒,不要為分散而分散,若連結檔數過多,每檔基金能投資的錢就會太少,反而沒有投資效果。
● 差異3:相關費用收取不同
直接買基金與買投資型保單的費用,各有優勝劣敗。在手續費與贖回費用上,投資型保單較實惠,但因後者有保障功能,前5 年收取目標保費的150%用於定期保險費用、行政費與佣金等,影響頭幾年的可投資金額。
● 差異4:資產保全效果不同
雖然基金和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所得都不用被課徵證交稅,但若以投保100 萬元投資型保單的A,與直接投資基金的B 比較,假設5 年後,兩人不幸身故、且基金淨值都是200 萬元,前者可以從壽險公司領到200 萬元的身故理賠金,且這部分是不需計入個人遺產總額;但後者的200 萬元基金投資淨值,則必須全數列入個人遺產中,計算遺產稅。若從節稅角度來看,投資型保單買基金會略勝一籌。
為什麼同樣的保費、保額會出現不同獲利?
在投資型保單的世界,保費多寡,並不一定代表帳戶價值的累積速度也會成正比。就算是保費相同,若保額、保單費用率、手續費不同,能夠進入分離帳戶做投資的金額也不一樣。
要挑到高CP 值的投資型保單,得解構投資型保單,仔細比較每張保單的費用率、最低與最高投保金額上下限等。李雪雯指出,一般投資型保單繳費分目標保費與超額保費。目標保費依保險公司規定比例不同,分別畫入一般帳戶與分離帳戶,由一般帳戶支付保單費用、行政費或保險業務員佣金,其餘在分離帳戶的金額與超額保費才會真正用在投資上。
雖然從費用結構上來看,好像目標保費比率愈低、超額保費比率愈高愈好,但實際情況卻不一定。李雪雯分析,目標保費前5 年的費用最多收到150%,但是超額保費會年年收取3% -5%的手續費,因此,她建議:對短期投資者來說,適合拉高超額保費;但長期投資者則最好先拉高目標保費的比重。
如何掌握投資績效?
如果直接買基金,每個月都能收到對帳單,但是買投資型保單的話, 壽險公司3 個月才給一次,會不會錯失低買高賣的機會?
「掌握投資績效,隨時都能上網查詢。」李雪雯說,壽險公司是依照金管會規定,採「每季」固定寄送定期報告書給保戶,部分壽險公司也會針對月繳客戶提供對帳單服務;若是擔心變動過大,也能透過保險公司提供的線上查詢機制,隨時了解自己投資型保單的投資報酬率與保單帳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