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資金,一開始就要做對事

知名會計師》陳蓓琪vs. 林淑婉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3-08-01

瀏覽數 5,950+

資金,一開始就要做對事
 

現代新創事業中,處處都是優秀的年輕創客, 有人技術專精、有人創意滿分,更有人擅長行銷,叫好又叫座,但是這些新創團隊,多半有一個通病,就是普遍缺乏基本的財務觀念!

我們常聽說,「一文錢逼死一條英雄好漢」,這樣的故事也不斷在新創團體中重現。很多時候, 創業失敗,往往不是因為創意不好、銷售成績欠佳才宣告倒閉,而是「資金周轉不靈」,現金的流入與流出出現缺口,才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創業要成功,對的商業模式與執行力或許是必勝要件,但沒有妥善的財務管理能力,一切機會和理想也都可能成為空談。

既然財務運作如此重要,該如何做好創業時的財務準備?「Do the right thing at beginning ! (一開始就做對的事!) 」輔導網路公司「愛情公寓」上市的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中小企業發展主持會計師陳蓓琪說, 若是個人都需要理財知識來打點自己的財務情況,對眼前滿布荊棘的新創公司來說,更需要透過財務管理來架構「創業成功」的基礎與助力。

一名創客具備多少財務管理知識,將影響到公司長期財務策略、籌集資金和管控內部資金結構的能力,想要成功,請看以下創客必修5 堂財務課:

第1 堂:如何估算創業資金?

「要推估創業資金前,要先清楚知道自己要創什麼業、走什麼樣的商業模式!」陳蓓琪稱之為營運模式的建立,必須包含3P:

1. Plan:也就是創業idea。這是創業最開始的原型,確認要提供何種技術、服務或是產品作為創業主軸。

2.Proof:將idea 具體化的能力。要去思考產品或服務要在哪裡賣、賣多少錢、如何做行銷。

3.Profit:具體的獲利模式。才能轉動後續現金流,成為有賺錢的體質。

以上3P 也是一般創業時,必備的營運企畫內容,有了具體方向,才能進一步思考需要多少創業資金。在估算時,可以抓住一個原則:創業資金等於「一次性籌設支出」加上至少6 個月的「營運支出」。

如果推算出來,前者需100 萬元,後者需30 萬元,則創業資金約需280 萬元才足夠,倘若準備不足,就須想辦法降低籌措支出。若能估算出損益兩平時間點,則可彈性調整固定費用的準備。

第2堂:如何籌措創業資金?

如何籌措資金是創業最大的瓶頸,以自有資金、親朋好友籌款、合夥合資等是最穩當的資金來源,其次則可向政府申貸各項創業優惠貸款,但都須做好審慎的還款計畫,才能在第二階段募資時,成為說服創投、策略性投資人投資的有效背書。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勤業眾信財務顧問副理黃芝穎指出,現在募資管道多元,包括政府的青創貸款、青創會、各產業工會與中小企業總會等也都針對創業者推出鼓勵性的創業方案,甚至現在網路圈中流行的群眾募資等,募資金額也從幾十萬到250萬元不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由於當前貸款利率處於低檔,未來隨政府啟動升息機制,幅度大多為未定數,採浮動式計息者,要事先將利率調漲趨勢納入考量;而採利率前低後高者,務必考量到還貸的能力,計算每月平均必須負擔的金額是不是會造成日後經營資金周轉上的負擔。

第3堂:如何確保營運獲利?

創業前一定要先試算損益兩平點,也就是營收要多少,才能跟成本相當。唯有撐過損益兩平點,創業才算真正賺錢。

損益兩平與收支表中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相關,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林淑婉指出,創客應該注意成本利潤分析,從解構成本(原料、人力、行銷等)開始,並參考市場狀況,才能訂出有競爭性的產品定價,而這個售價,至少要高於變動成本,否則賣一個、賠一個,就永遠無法攤平固定成本,更遑論要損益兩平了。

對創客來說,最快損益兩平的方式,就是降低「不管賣出多少東西,費用都不會更改」的固定成本。陳蓓琪建議,營運初期,能外包的行銷、產品測試需求盡量外包,就當成探索需求的成本,不要第一時間就急著新聘員工、買設備,這樣只會增加負擔固定成本的壓力,不妨等實施一段時間,有具體成效後,再考慮。

第4堂:如何維持穩定的現金流?

許多新創公司都死在現金流出現缺口上,因此,現金流量表是新創公司財務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張表,確保資金周轉順暢則是新創公司最重要的事之一。

林淑婉指出,新創公司在維持現金流量時,容易犯了「只看總數」的毛病。往往以為成本30萬元、收入50萬元,就是賺錢,卻忘記時間落差可能造成財務緊張的問題。例如A公司下個月必須支付30萬元貨款,應收帳款50萬元卻下下個月才會入帳,此時若周轉金只剩10萬元,就會出現財務缺口。

創業時,凡事要有最壞的打算,林淑婉認為,現金耗盡就是公司最壞的狀況之一,要小心,營收、獲利並不等同於現金,能確保資金周轉順暢的原則就是快收慢付。

第5堂:如何籌措擴大營運所需資金?

當創業綜效還未明顯見到成果,手中資金卻已經快要燒完;或是新創公司營運上軌道,想要擴大經營,同樣都會遇到第二波資金籌措問題。這時候,有錢、有人脈、有經驗的創投,或策略性投資人往往成了創客的優先選擇。

可是要讓創投或策略性投資人拿出錢,並非易事。陳蓓琪指出,一份有系統的營運企畫書,能清楚呈現公司的經濟價值,透過陳述產業趨勢、定位新創公司扮演的角色,與未來獲利(或擴大營運版圖)的時程預估,能清楚交代這些細節,將有助於讓創投更了解你。這些經營計畫、財務預測,平常就該循序漸進準備好,「千萬不要缺錢了,才到處找錢!」

開源、節流,不僅是個人理財的最高指導原則,也永遠是最簡單、最真實的財務管理祕訣。善待每一塊錢,才是具備管理、財務思維的最佳創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