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商業行為也能日日美好

撥撥橘》李瑾倫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3-03-01

瀏覽數 3,500+

商業行為也能日日美好
 

色澤、線條和光影,能為每個流動日子留下什麼記憶?開心、快樂、幸福、挫折、難過、悲傷?

在插畫家李瑾倫的心中,這些都是「日日美好」的組成因子。她認真思考,人生裡一個又一個小小夢想:一間陽光充足的工作室、院子裡種一棵樹、給動物有安全感的家、設計傳遞美好訊息的商品、開家小店和「理解人與他們過的日子」。

這些夢想彷彿天馬行空,卻又一個個來得自然,看似遠又貼近。原本只是單純插畫家的李瑾倫,畫了20年插畫,出過許多兒童與創作繪本,《動物醫院三十九號》、《Paw在醫院裡》、《靠窗的位子,光線剛好》、《那些胖臉兒教我的事》等,用溫暖與溫柔的筆調和語調跟外界交流,但最常說話溝通的對象是自己。

為了實現設計商品的美麗夢想,她從圖畫延伸設計有體溫、具暖意的一件件文創商品,再將這些商品與美好生活的想像重新組合再造,揉捏出迷人的小店氛圍,讓人置身其中,不自覺重新啟動對生活與生命重視的態度,更觸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讓自己的身分,從插畫家,變成了擁有4 間店鋪的創業老闆。

快速消費的商業時代,最能讓人埋單的,往往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背後的意義與故事,是那日日美好的香醇味。

「完美的人生,有時比不上有意思的人生!」從過慣一個人生活的SOHO 插畫家,到擁有4家風格店鋪的夢想家,李瑾倫思考,在台灣當下這個氛圍裡,有沒有可能「在傳遞美好訊息與商業行為間,找到最大可能性?」完美人生vs. 有意思人生;傳遞美好訊息vs. 商業行為...,反覆交叉思考,李瑾倫逐漸找到日日美好的想像:可以是一張充滿「我的祝福」的明信片、一杯「再忙也要一起喝」的咖啡、一本「為你專屬製作」的筆記本、一支「最適合在南台灣豔陽下享用」的冰淇淋...。別看這些生活中的小東西,在李瑾倫的巧思下,成為分享「對美好生活想像」的心意。原本夢想,只是一團雜亂沒有頭緒的毛線球,但透過李瑾倫獨有的生活想像,一點一滴編織,就這樣把小小夢想,串成真實人生。

有暖度的商品:在未來面前感覺幸福

打動人心的設計,讓自己開心,別人也開心「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畫圖,與圖畫帶來的美好。」想像美好生活的第一針,李瑾倫就下在設計商品上。把累積了20 年的圖畫作品搬出來,她想起以前在英國念書,離家好遠,為了傳遞思念,往往在包包裡隨時備有明信片和郵票,寫到哪、寄到哪,連泡個浴缸都要在裡面畫水龍頭的記憶,跟好友兼創業夥伴Cupid 嚷著「我們來做明信片!」

當時Cupid還很率直回應:「這年頭還有人寫明信片?」聽到的內心渴望就這樣變成療癒商品。像是「  到世界末日那一天」是讓人可以自填願望的世界末日卡片;用單品咖啡包做成、強調「寄出去,片刻不能等」具賞味期限的明信片;想要什麼封面、什麼內頁,都能「專屬訂做」的筆記本等,小小設計,卻有大大魔力。同樣是明信片、筆記本,為什麼李瑾倫的作品就特別讓人心動?

善於觀察的李瑾倫認為,專心挑選、專注書寫的人們,不僅僅是完成一個寫明信片、投遞的動作,還包含一整個「把自己含進去」的時間。「時光只走一遍,不管誰陪著走,過去的不會再回來了。」李瑾倫說。在紙上記錄,這張卡片就為你留住了時光。每個行為都能傳達心意。

這些對美好生活的想像,讓明信片不只是明信片,還延伸出心意。「心意」變成「新意」,用簡單筆觸、扼要文字,就能直擊人心,解放深藏的溫柔,在購買或收到商品的剎那,都能感受到幸福暖意。

有撞擊的合作:學會尊重 團隊才能日日美好

適應、尊重合作夥伴,才能讓創業的力量更大創業,如果全由造夢人獨挑大樑,夢很美,卻易碎;夢想與現實中的落差,若能有理性的人負責鋪橋、造路,夢才能造得更大。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在「撥撥橘」中,李瑾倫若是造夢人,創業夥伴Cupid則是點夢成真的掌舵手,一個性格溫和卻天馬行空;一個性格強勢卻能有效執行,兩人尊重彼此,才能一口氣合作開出了4家店。

對一個信仰傳遞美好訊息的人來說,創業最難的就是學會商業考量,控制成本。

李瑾倫想法多,卻很少考量成本問題,相對有商業腦筋的Cupid 就會跳出來踩煞車。「後來我學會,如果是非做不可的事,就換個方式再溝通,」李瑾倫說。

但若是太多的商業考量,也不可能成就嚮往的美好。

共事一陣子,Cupid 知道,「撥撥橘」要造的夢是日日美好,不可能因商業捨本逐末,面對凡事堅持的李瑾倫她也摸索出對應之道,等第2次、第3次,確定要做,「再去想其他可行方式,盡量符合她腦中的想像。」

李瑾倫的想像,加上Cupid 的執行力,讓原本只想設計商品的創業團隊,從圖畫中走出來,變成4 家風格小店,為工業高雄增添不少文創味。

有創意的通路:走在前面讓人追不上

創業賺錢的主因,不在東西好不好,而是通路感性,有時是日日美好商機不可或缺的源頭。在高雄新崛江商圈,就是「撥撥橘」崛起的第一家店,專賣李瑾倫的繪本與延伸文創商品;李瑾倫是感性的,她想:「如果逛完書店,對面如果就有一家咖啡店多好」、「畫材沒有了,馬上就可以買到多好」,就這樣,她就在對街又催生了第2 間店「本東畫材咖啡」。

利用老建築改裝的本東,一樓散發濃濃咖啡香,沿著狹小的磨石子樓梯彎上2 樓,有別傳統昏暗的美術社,這裡有挑高空間加上玻璃屋頂,為挑選畫材的顧客迎進自然天光,房間正中央讓出商業空間、大器擺上專供寫、畫的桌子,成了吸引畫畫愛好者的夢幻天堂。

李瑾倫說,剛創業時,工作室只著重在商品的想像,卻沒想到開拓通路的難度,果然到處都行不通。「創業以後才發現,能不能賺錢的主因,不在東西好不好,而是有沒有通路!」

好東西,卻無銷售管道讓她很受挫。就在快要絕望前,李瑾倫在高雄駁二文創市集活動「年售來了」找到轉型關鍵。為期1 個月的「年售來了」攤位,創下的業績比創業以來都還好,李瑾倫這時才驚覺通路的重要,決心自開小店。

有溫度、超簡單的日日美好生活主張,愈來愈被埋單,今年開春她又在駁二文創市集陸續成立第3家店「本東倉庫商店」與第4 間「好簡單食堂」,不同型態的店面風格與訴求,讓營收五級跳。

這時候開始有很多人想模仿「撥撥橘」,跑到店裡問她是怎麼想的,她卻一點也不擔心還熱心分享,「沒關係,我們走快一點就好!」

從獨自一人就能完成的插畫工作,到必須與人溝通的生活創業者,李瑾倫說,「我想做的是開心產業」,也因為不喜歡困在一成不變的世界裡,才能讓每個商場、每次主題永遠都有新創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