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甜檸檬、鐵玫瑰和綠薔薇,勇闖大陸的故事。
甜檸檬、鐵玫瑰和綠薔薇,是台灣80 後的三種面貌。
面對未來,甜檸檬沒有在怕的,他們用正向、幽默的方式看待逆境,初生之犢的無畏之勇,成為企業開疆闢土時,扭轉逆勢的重要力量。
鐵玫瑰渴望成功,鋼鐵般的意志力,讓企業「想要」他們。但是,認為「這世界上沒有理所當然這種事」的好奇心,又讓鐵玫瑰能看見老手看不見的盲點,讓企業「需要」他們。
綠薔薇初出茅廬,青澀純粹未減,無懼於世界的廣闊和未知,以無比的生命力在野地裡蔓生,在充滿挑戰的大戰場中,成為最理想的第一線部隊候選人。
第三波台商西進,超過4 成的企業想要在台灣聘雇新鮮人後,直接派到大陸工作。甜檸檬、鐵玫瑰、綠薔薇,就是這些企業急於尋覓的打天下人才。
今年6 月15 日,東吳大學為畢業生辦了一場特別的「就業成年禮」,他們送給學生們一個難得的大禮:由學校主動出擊和企業合作,為即將畢業的準校友們,媒合到大陸工作的機會。
於是,從6 月底到9 月間,22 名被錄取的東吳畢業生,分批啟程到上海、南京,開始這個台灣80 後勇闖大陸的故事。
11 月初,就在他們工作期滿3 個月之後,《30》雜誌的採訪團隊抵達上海和南京,探訪他們的大陸故事。我們看見甜檸檬微笑背後淬煉專業的實力,鐵玫瑰穩重之際深刻扎實的學習累積,還有綠薔薇從青澀到獨立面對的成長。
台灣名品城,甜檸檬集團
和我們一起快樂向前衝吧!立足南京,放眼大陸,新台灣人就看我們!
「小老鷹要學飛,一定是直接推出去,牠才會願意把翅膀張開,」台灣名品城事業發展總監熊淑芬說。
因此,19 個受雇華新麗華在南京剛開幕的台灣名品城東吳畢業生,一到南京,馬上就提劍上戰場,9 月舉辦開幕式,10 月和11 月擴大招商,全都由他們負責執行。
零經驗的新鮮人,直接上戰場打仗,會發生什麼事?
華新麗華人資處長蘇漢民的評論是,「他們優秀的程度超乎預期,我們真的撿到寶了。」
一路上帶他們打仗的熊淑芬說,「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專業表現,絕對不輸資深的工作者,他們不是實習生,而是絕對有資格的正式員工。」
雛鷹推出去了 翅膀就張開了
最早上場打仗的,是在行銷媒體部的國貿系陳姵君、歷史系陳人瑋和企管系的汪姵吟,7 月在台北總公司受訓、8 月到南京,9 月他們就要舉辦一場連南京市政府都睜大眼睛關注的開幕活動。
甜檸檬立刻展現「沒有在怕」的世代精神。10 天做完138 面招牌,包含寫文案、設計圖像、找廠商輸出、確認擺放無誤。隨後馬上再辦一場千人「辦桌」,從邀請阿基師、聯絡一千多公斤的台灣食材空運到南京、在異鄉到處跟人借鍋碗瓢盆⋯⋯
這場「震撼教育」,3 個人不約而同用幽默表情來描述,「幸好在手忙腳亂中一氣呵成,而且寫文案的時候,發現自己原來滿有古典文學天分的;而且一忙起來,才知道原來自己也頗能忍餓的。」
開幕完,招商的挑戰更大。
甜檸檬的創意,把台灣年輕人的消費品味,變成絕佳的大陸商機。沒有採購經驗,英文系的許薰文利用自己的「使用者經驗」,引介好幾款在台灣熱賣的MIT 保養彩妝品牌到大陸,「喜歡的產品因為自己在大陸上架,很有成就感。」
在瑣碎中尋找樂趣,甜檸檬學會沒人學得到的大陸「人際關係課」。同樣英文系畢業的楊詩婷,跟著「南京通」的大陸同事跑政府機關,讓進駐的台灣廠商好做事。
每天和各種名目的地方政府、行政機關打交道,看似無聊的工作,其實非常關鍵,「總經理分派時只跟我說,好好做,你以後可以在這裡成立公司當顧問。」
到了對岸,甜檸檬才發現,世界有多大。個性活潑幽默到簡直讓人抓狂,被同事戲稱為「哈特利」的唐靖宜,和企管系的「麻吉」向玉,一起在商情中心學「刺探情報」的專業能力。3 個月來,不只在南京和上海「混地」,也已經飛過濟南、哈爾濱和重慶。唐靖宜笑著說,「可以常常跟著主管出差參加各種商展,不只學很多,感覺自己也晉身商務人士階級。」
不過,甜檸檬絕不會滿足於單面向的領域。負責面試這批儲備人才的專案經理王有雯說,「我們要求所有人,在一個部門至多只能待半年,輪調學習,他們未來才能擔重任。」
南京,只是甜檸檬集團的第一站。面向西方,大陸上千個快速成長的2、3 線城市,正等著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勇敢邁進。
崇友實業,劉國瑩 不掉淚的鐵玫瑰
來到大陸,我一定要有成績,雖然很想念家人,但是,我不要掉眼淚。
3 個月,劉國瑩這朵鐵玫瑰,發掘了一個36 年企業的成本盲點。
「她會問、會思考,不受限於習慣,反而發掘出多年來老手們沒看到的盲點,」台灣101 高速電梯製造商—上海崇友副總經理韓貞儀說。
剛聽到劉國瑩要來,上海崇友實業管理部長闕國祥心想,「每天累得跟隻熊一樣,公司還派一個草莓來讓我伺候!」不過,這個80 後,一點都不軟爛,而是一朵堅強的鐵玫瑰。
在劉國瑩身上,很容易嗅到一股「優秀」的味道。不過,她臉上永遠掛著的一抹甜美笑容,卻能恰如其分地,
減輕總跟著這股味道而來的距離感。在面試官崇友實業專案處長郭歡慶眼中,劉國瑩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人才,擁有外派高階管理人才的基本特質,高度抗壓力、好奇心,而且她有與人為善的能力,「從她的口中,你只會聽到大陸同事的優點,而且她是真心的。」
鐵玫瑰以「半年實習生」的身分到上海分公司報到,但短短1 個半月後,韓貞儀已經急著要讓她轉為正職。
闕國祥說,「她是我看過最敢問為什麼的新鮮人,也是我看過最愛笑的人,所以在高壓環境中,她能學得飛快。」
第1 個月,劉國瑩負責市場調查。主管沒有太多期待,但每天把「為什麼」掛在嘴邊,她把看來、問來、聽來的資訊,變成一份有實用價值的市場分析報告。
第3 個月,劉國瑩轉做電梯成本定價分析,她的工作成果,直接牽涉崇友在大陸的利潤率。在過去,資歷沒有5 到10 年,碰不到這個層級的工作。但是,鐵玫瑰那雙好奇的眼睛,看見崇友30 多年來的定價盲點,反而找到更好的利潤空間。隻身到大陸工作,雖然得到家人的支持,但問到是否想念父母時,鐵玫瑰不禁一時語塞;盈在眼眶中,不願滴下淚水。
麗嬰房,蘇妙如
勇敢蔓爬的綠薔薇
我還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但是,給我5 年的時間,無懼闖蕩、我會成為來自台灣的杜拉拉。
對人生沒有明確規畫,有關係嗎?
蘇妙如就是這樣的例子。7 月初,她帶著行囊、第一次搭上飛機,離開住了22 年的台北,落腳十里洋場近郊的上海麗嬰房總部,她彷彿前一夜還是豢養在溫室裡的花苞,今天突然被移植到城市叢林裡,得自己想辦法野生蔓爬的綠薔薇。
在上海執業近8 年的律師學長譚湘龍對她說,「沒有關係。」因為,在妳年輕的時候,勇敢出走,妳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自己有多渺小。就算走闖後受了傷,那也都會變成一種人生經驗、一種養分。
到上海麗嬰房之前,蘇妙如從沒有離開過台北,甚至沒有離家外宿過。默默遞履歷、參加面試,知道錄取後,才回家稟明父母,「我要去大陸工作了。」
這招先斬後奏,念心理系的蘇妙如自己也說不明白,怎麼會這麼「失心瘋」,但這就是綠薔薇的能量,不做則已,一做就要一鳴驚人。
「來到這裡,我才知道在台灣有多幸福。」以前從來不選修早上10 點以前的課,來到上海,蘇妙如每天早上7
點自動起床,8 點準時坐在辦公室。實習時間只有6 個月,她在採購部門學了3 個月後,自動請調人資部門,「我要盡可能多學一點。」
譚湘龍看蘇妙如,「樂觀、反應快、態度好,這已經具備基本的大陸生存條件」,他建議,「接觸大量的在地人,學會聽得懂在地方言,跟著這個社會一起呼吸,你才有為自己創造機會的本錢。」
蘇妙如看自己,「勇敢離家到上海,對於當個國際人,我已經可以無懼。」實習期滿,蘇妙如準備留在上海找工作,「給我5 年時間,我會找到目標,我要變成杜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