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工作是無聊的天堂,創業是精采的地獄。」現在,這句話因金融風暴而改寫,風暴後工作不再是天堂,因為工作的風險不下於創業。職場裡,不論是上班族的「大象」,或是努力創業的「跳蚤」,都開始積極尋找下一個「天堂」。
新天堂的名字:叫「創業,免費!」
因為全球的創業家,開始使用各式各樣不要錢的創業工具,例如:
◎ 以前創業一定要找大筆天使資金(指VC 創投資金),現在天使就在雲端,而且不花一毛錢。只要你跳上Google 的雲端網址,就可以用免費信箱,聯絡客戶做生意。
◎ 想做行銷,就跳上facebook,成千上萬的精準口碑行銷部隊,一邊喊讚一邊免費幫你忙。
◎ 想找顧客名單,上iPhone 應用軟體平台,全球6000 萬的用戶都可以一網打盡,費用要多少?答案是:0。這就是美國矽谷現在最流行「Lean Startup」創業法,意即低成本而且低耗能,不但讓第一次創業就成功的機率大增,而且人人都可以輕鬆創業,即使失敗也很容易捲土重來。根據104 創業網最新調查,台灣有16% 的7年級生有創業經驗,高達82.1% 在創業一年後就單月損益平衡。
別驚訝這個數字,這些皆拜網路免費資源之賜。而且調查也顯示,7 年級網路世代成功機率遠比5、6 年級的半網路世代的56%高出很多。
這就是「Lean Startup」創業的魅力,「低成本、而且創業成功機率提高,是這波創業風潮的特色。」104 創業網營運長曠詠馨觀察。
1 人創業〉〉台北出現新矽谷
現在,是有史以來最接近零成本創業的時代。知名部落格平台—痞客幫總經理李俊廣說,雲端技術跟開放平台(open source)的趨勢已經搭建好很多平台,包括:資訊、物流、金流,甚至行銷,創業者不再需要自己張羅,許多人一台筆記型電腦,加上自己,就可以開公司。
在信義計畫區黃金地段的台北忠孝東路跟基隆路口附近,這裡原本是聯合報的大樓之一,最近,這裡卻像個小矽谷,一個人,一張桌子加上一部筆記電腦,就開始一人創業。有些公司2、3 人,約30 坪辦公室,總共擠進近10家新創公司,有的做數位內容,有的做線上學習,每一個都可能是未來的愛情公寓或巴哈姆特。
現年33 歲的Jamie(林之晨)提供這個場地,他本身自己也是一個創業者。他成立「之初創業投資公司」,提供辦公設備、場地與創業諮詢服務,自己則選擇好案子取得公司優先投資權,兩者互蒙其利。
「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創業。」林之晨說。他辦公室裡的創業團隊平均不到30 歲,每一個人都願意用1、2 年的時間來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另一個場景:端午節假日的前一晚,台北的夜色被節日的氣氛籠罩。
隱身仁愛路小巷弄內的酒吧,牆上的液晶電視正在播放世界杯足球賽,但幾乎要滿出門口的人潮,卻沒人關心電視裡的熱血沸騰。
這是一個小型創業家聚會,這群人,和電視裡的足球員一樣熱血澎湃。他們的創業題材五花八門,可能是一個產品、一個服務、或一個技術,但不管創業方向有多不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希望解決他們心中一直無法獲得滿足的需求。
他們討論自己的產品還有哪些缺點,研究未來市場的重要趨勢,交換心中的人才名單,更重要的,面對創業路上的種種挫折,他們在這裡一起分享只有創業家才會共有的熱情、希望,以及堅持。
對話之間,大家都在尋求跨界合作創業的機會。
不花錢〉〉從0 開始做生意
這些年輕創業家為什麼這麼熱情?
最近一期的美國創業家《Entrepreneur》的封面標題就這樣寫著:「 從0 開始做生意」,因為網路可以幫你做很多事,停止浪費時間,趕快建立你自己的線上品牌!
所有創業家都會煩惱,失敗怎麼辦?《 Entrepreneur》的答案很簡單:沒有貸款就沒有煩惱。事實上現在不僅可以沒有貸款,甚至可以不要辦公室,你和你的夥伴只要能Wi-Fi 連線即可,沒有人會問你在哪裡,在這個愈來愈雲端的時代,iPhone 甚至幫你的客戶都準備好了。
究竟你可以怎樣不花錢免費創業?
1. 開辦成本= 0
如果時間是2002 年,開一家公司的初期準備資金至少需要300 萬,2010,現在的成本是0。
林之晨11 年前大學畢業後創立碩網資訊,打算做類似戴爾電腦模式生意。為了在網路上接訂單,必須先花錢架網站、買機器,然後再把機器送到中華電信機房做管理。抵達這一步至少就要燒掉200 萬元。
接下來公司要有內部網路,架公司內部信箱,文件管理,這又需要花錢買機器。總而言之,公司一開張還沒有做出第一筆生意,就燒掉了300 萬元。
2010 年,這一切都降到0。
想開公司內部員工信箱,可以上Google 申請信箱,免費;想架設公司網站,可以到各大部落格平台申請,即使你不是工程師,套版也可以做出一個美美的網站,更重要的是,免費。
2. 客戶成本= 0
目前台灣facebook 已經有超過600 萬用戶,iPhone 全世界用戶約6000 萬。這是有史以來單一通路能接觸到的最多消費者,而這兩個通路更大方的免費開放平台給第三者在上面做服務,換句話說,如果你是創業家,只要你的產品夠吸引力,不用付一毛錢,在 facebook、iPhone 上就可以幫你找到關鍵客戶。
原本年薪500 萬,在東森購物擔任資訊長的許世杰,發現開發客戶成本降為0 之後,再也按捺不住理想的召喚,終於在今年第一季離職,踏上創業路。
許世杰說,其實2、3 年前,他就一直有做軟體服務創業打算,奈何預算一估至少要5000 萬。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開發客戶。
回到2002 年,如果想要讓消費者隨時掌握股票交易資訊,第一個就是透過電信業者將服務放在手機上,另一個管道就是賣股票機,但是前者自己接觸不到客戶,後者賣股票機動輒就需要上億投資。
到了今年,創業者只要專心寫程式把服務開發出來,就可以免費放到iphone 手機上。而且每天客戶都在迅速長大。
許世杰一發現客戶取得成本= 0,「資金還沒有到位,我就離職創業。」因為他知道,再壞的情況用自己存款也可能創業成功。目前他成立「酷米移動」,專心研發iphone 手機上的餐廳折扣行銷服務。
3. 行銷成本= 0
2010,行銷成本也可免費。
原本在電信公司擔任專案經理的楊幸娟也在同樣的浪潮下,出來自行創業成立「Chili Party」。楊幸娟一開始
打算做創業顧問公司,在沒有知名度的情況下,自己經營facebook 粉絲頁。截至目前為止,她經營的專門討論
創業議題的網站,已經累積超過6000 名粉絲。
她不是名人,也不是傳統媒體,卻在facebook 上擁有了自己的媒體力量。看到facebook 上匯集的社群行銷力,楊幸娟開始想幫台灣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設計facebook 專屬的行銷產品。
楊幸娟利用facebook 開放的平台幫中小企業設計一些客製化服務,譬如:餐廳最常使用的訂位、菜單、行銷活動。每一個服務就是一個模組化產品,餐廳可以選擇是否要購買。
在以前,這個創業概念如果要被執行,至少要雇用一組業務人員去開發餐廳,現在她卻完全可以自己一個人在網路上搞定。利用她本來集結的6000 名粉絲擴散出去,產品也在線上完成交易跟傳送。
新觀念〉〉「Lean startup」創業法
「Lean Startup」創業法除了創業資金降低,大幅減少創業風險外,另一個就是要用低耗能法則來經營創業。成功的例子就是美國知名網路軟體公司37 訊號(37signals)。
這家公司在2008 年被《Wired》連線雜誌評為十大最值得注意的新創公司,原因就是來自於他們與眾不同的創業過程。
該公司創立於1999 年,但他們沒有像一般網路公司快速燒錢,反而盡量維持精簡,至今員工只有20 幾人,卻在世界各地8 個城市擁有據點。他們成功度過網路泡沫和兩次嚴重的景氣衰退。業界估計,2008 年營收超過800 萬美元,產生約600 萬美元的淨利。
創辦人福萊德(Jason Fried)、漢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將自己的創業心得寫成一本書《Rework》,今年3 月甫出版,光是預購就成為亞馬遜書店財經類暢銷書第一名。
書中,他們開宗明義說,創業要盡量不花錢。他們不花錢請公關公司,卻持續被《Businessweek》商業週刊等
知名雜誌報導。他們不花錢請業務人員,但至今已經累積超過300 萬名客戶。甚至即使有錢有資源,也要當作
沒錢沒資源,公司才能創造出好東西。
成功的創業典範正在轉移,創業的法則也改變。他們認為若要加速成功趕快到來,這些新法包括:
法則1:要有偉大創業抱負,但不要偉大規模
要覺得自己的產品正在刻下有意義的痕跡,這樣產品才會真的不同。但是公司盡量維持精簡,才不會因為資源太多而盡做些大而無當的事。
法則2:不是從錯誤中學習,而是從小成功學習
錯誤只會告訴我們哪條路走不通,但無法指引到成功的道路。專注在眼前的小成功,分析他們為什麼有效?擴大有效的元素才是正確。
法則3:不做年度計畫,要做一週計畫
預算都是臆測,但一旦形成文字之後,很多人會誤以為是事實。緊抓著計畫不放,卻不依眼前狀況調整,其實是很危險。對一個新創公司來說,一週計畫比較符合現狀。
法則4:不和對手比產品多,要比產品少
傳統認為,對手有4 個功能,你就得提供5 個。這是冷戰時期的裝備競賽,只有死路一條。要打敗競爭對手,就比他做的更少,挑一個問題將服務做到極致。
法則5:不要成立行銷部門。因為公司每個人都是行銷。
成立行銷部門就好像行銷只是那一小群人的事,但在網路時代裡每個人都是行銷人員。接電話的客服小姐是,開發程式的工程師也是。
兵炮相車〉〉 人人都可以是創業家
新時代的創業法其實就是創意、行動主義、和問題解決能力。過去以為創業必定要具備的冒險性格因為創業成本下降而降低,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是創業家。
曠詠馨說,即使是保守、喜歡安穩生活的人也有自己的創業途徑。他們根據台灣的創業形態,將創業方式分為:兵、相、炮、車四型,人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性向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創業性格測驗詳見P.44)
兵型創業家:喜歡安穩的生活,就像象棋裡的兵( 卒) 雖然不起眼且移動緩慢,但在通過楚河漢界後,就有擊倒對方的潛力。這種人適合興趣型創業。可以找一個你熟悉或者有興趣的行業磨練學習,充實該行業裡的各種專業,等待一切安排就緒後便是創業的時機。
相型創業家:如同象棋裡的象(相),能在固定領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高度專業。這種人適合專業創業,只要再加入創業的管理與人脈能力就能創業成功。
炮型創業家:如同象棋裡的炮( 包) 需跨越棋子才能發揮能力。雖然沒有特殊專業但是學習能力很強,這種人適合加盟、代理方式創業。
讓領悟力高的炮型人有機會在不同行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車型創業家:是天生的創業者,像象棋裡的車( 俥),只需要一小格空間就足以讓他發揮才能,如同具慧眼的
創業者一般,只要看一眼就能得到無限的機會。
這是一個低成本的創業時代,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只要你懂得「Lean Startup」低成本低耗能的創業法,先恭
喜你,你已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