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 30首購4堂課》收入存三成 輕鬆買好屋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0-05-01

瀏覽數 3,950+

《 30首購4堂課》收入存三成 輕鬆買好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一生中第一次買房子,買錯,資產會變負債;買對,資產有如滾雪球,在30這個首購的關鍵決策點要注意什麼?

第1課 如何提出購屋預算?

信義房屋企研室主任蘇啟榮表示,首購族因預算有限,為避免購屋後財務壓力過大,最好遵守「33原則」,也就是自備款3成,每月房貸負擔不超過家庭所得的3成,才能確保生活品質不走樣。

以平均月收入有10 萬元的雙薪家庭來看,每月可以負擔的房貸金額為3.3 萬元,若是以貸款20 年利率3%來試算,約能貸款600萬元,加上3成自備款,約可以買到總價800 萬元上下的房子(詳見表1)。

不過,目前利率處於低檔,看似房貸壓力不重,台灣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 黃正勳建議,抓預算時,最好以利率3%為計算基準,避免未來升息後,房貸負擔將排擠到其他家庭支出的分配。

第2課 如何訂下買房的存錢計畫?

黃正勳建議,每月能夠存下總收入3成以上的人,才具備支應未來10—20年房貸的經濟實力。對於還沒有頭期款的人來說,可以先將預計支付在房貸的3成資金,以3年或5年為一個週期,進行儲蓄或理財行為來為頭期款打根基。而已有頭期款的人,這3成資金就是支應房貸的實力。

第3課 背了房貸,如何預留財務力?

對中產階級來說,占家庭支出3成的購屋預算是上限,若考量到其他雜支與理財目標,其實可以再把房貸下降到2成左右。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舉例來說,家庭月收入共12萬元的夫妻,平常在扣除生活費用與其他雜支後,儲蓄3成,也就是3.6萬元。若備齊頭期款300 萬元並決定買屋後,雖然具備買1000萬元房子的實力(貸款700萬元,月負擔約3.8 萬),但是最好能將購屋預算下調至800萬元以下,只向銀行貸家庭月收入3成支應房貸負擔貸款500 萬元,讓房貸負擔約占2 成,剩餘1成則繼續儲蓄或理財,以儲備未來的財務實力,像是個案中的吳宜學,就是房貸負擔比重低,不僅很快就有多餘的資金加速還款腳步,還能有餘裕進行下一間房子的投資。

第4課 如何選擇區段,降低財務壓力?

蘇啟榮指出,對於首購族來說,可由可負擔總價、喜好的生活圈,再來決定居住坪數大小,邏輯來思考第一間房子的面積大小。

像是以大台北以外地區的房價來說,大都在3字頭以下,首購族輕鬆就能挑到3房房子。如果非大台北地區不可,預算又有限,則選擇坪數25坪左右的2 房產品,或挑高4米以上產品,對新婚與年輕夫妻加1個小孩的家庭來說,都還適用,但相對可選擇的產品就相當有限。

住商不動產也建議,要找台北市以外的物件要留意2原則:

1 離捷運站口愈近愈好:通常距離捷運站口10分鐘內的房屋接手度高,房價保值力道強。除捷運站外,也可挑選離公車站牌近的標的。

2 整體規畫性愈高愈好:台北市以外的地方,若新舊房屋交雜區域,房價較難保值,有整體規畫的社區為最佳考量。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