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品面 套房是為誰蓋的?
看準了25~35歲這個族群的首次購屋需求,建商打著「擁有自己房子」的旗幟,加上先前政府提供一連串的優惠房貸,以及前所未有的利率低點,使「租不如買」(一個月付的房屋貸款比租房子還便宜)不再是口號,無怪乎市場上一推出套房類產品,馬上銷售一空。
台灣省建築公會總幹事應致德認為,以金字塔來表示,市場上購買的主力還是總價450萬以下的首購族群,其次是換屋族群(總價600~800萬),再來才是少數金字塔頂端的豪宅購買者。
「建商在對市場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就先推出套房!」永慶房屋協理陳史翎說。因為套房比較好賣,同時也可以利用套房的購買率,來測知這個市場的購買力,而且房貸利率越低的時候,套房也越熱賣。因為原本租屋的族群,會發現買比租還便宜,尤其是套房總價低、門檻也低,是首購族比較能夠負擔得起的房子。
一般的套房大多指12坪左右,僅有一個房間的房子。不過也有20~30坪的房子,因為只有一間房間,也統稱叫套房。套房的主要購買者為單身女性、新婚夫妻、以及投資客,不過現在空巢期的夫妻也是逐漸興起的購買主力,這群因為小孩子長大而需從郊區遷至市區的新買主,使得文教精華區附近、15坪的小套房,竟飆價到590~900萬,比一般小家庭的公寓還貴。
不過小坪數住家大多是過渡時期的權宜措施,尤其就新婚夫婦或成員不多的家庭而言,短期內套房是合適的住所,一旦子女增加後,他們的空間需求和居家功能可能就大不相同,因此必須面臨換屋的問題;而單身貴族在購買套房後,也可能會因為結婚而需要更大的房子。所以在選購小坪數住家之前,得先考慮未來的實際需求,才不會交屋不久後又面臨換屋的困擾。
2.價格面 什麼價格能買?
隨著原油物價的上漲、央行調高利率、房價止跌回升,一連串的利空消息,讓人不禁懷疑,現在還是購屋的好時機嗎?
台北大學地政系教授彭建文指出,隨著房地產市場景氣的復甦,房價水準已經止跌回升,不過目前上漲幅度不大,短期內不會有明顯的回跌,所以就長期的趨勢來看,目前房價仍舊處於低檔。
就購屋的負擔來說,雖然中央銀行已經開始升息,預期也連帶將目前的房貸利率向上調升,但這個利率水準還是在歷史的低點,所以現在仍是有利的購屋時機。
台灣省建築公會理事長賴正鎰也認為,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以及高油價、高物價的帶動下,台灣各主要都會區的房價,在未來5年內,將由平均每坪12萬元,調漲到16萬元。
這樣看來,雖然消費者沒有趕在央行升息前購屋,不過在房價逐步回升之際,現在還是進場的好時機。
不過彭建文也提醒,由於房貸是20年、30年的長期攤還,購屋者在衡量房貸的負擔能力時,不能只以目前的利率水準來評量,還要評估未來如果利率持續上升時,自己的收入能不能負擔得起。
自創挖寶好時機
房子不是標準化商品,因此合理價為何?仲介業者的標準答案肯定是:成交價就是合理價。但是賣方一定希望賣個好價錢,也就是說開價一定偏高,買方如何還價就是一門學問了。賣方價要打個幾折,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一樣沒有標準答案,房屋仲介為讓買賣成交,會盡力拉近雙方的價差,但是如何買到合理的低價,還是要靠買方的努力,買方能開出貼近市場的合理低價,才不會因賣方或中間人的遊說而付出過高的房價。
若不急於短時間內成交,拉長房屋物色期,就可能會碰到賣方擬移民、資金需求孔急、或遺產急著處理的急售個案,這時揀便宜的機會就來了。不過,拉長看屋期間,當然也要有心理準備,仲介業者可能會說一點不太中聽有弦外之音的話,譬如某個案子買方看一次就下訂,或又有一戶被議約了(買賣同意協商價錢,該案不再開放看屋)等等,虛虛實實無從查證,因此自己要能耐心地分析,才能真正找到物超所值的好房子。
3.能力面 貸款的影響如何?
富邦銀行個人金融部經理高永和表示,目前銀行對小套房的放貸意願比較低,主要的原因在於套房比較難轉手,同時購買者也以投資客居多。所以套房貸款的成數較低,約五到六成,也就是民眾必須有50~60%的自備款。
在貸款方式上,目前以指數型房貸為主,不過在利率上升後,預料許多民眾將轉為固定型房貸。一般在選擇房貸時,若是指數型房貸,則所選擇的利率指標愈透明,而依身份別的加碼幅度愈低愈好;若是固定利率房貸,則利率愈低愈佳。此外,不論是固定利率或是指數型房貸,相關違約金與手續費較低、綁約限制愈鬆者愈好,而是否附加理財型房貸也是可考慮的因素之一。
民眾在選擇房貸時,利率最低、額度最高、天期越長的愈好。另外,手續費也是要考慮的項目之一,雖然各家的貸款規定不同(有的是1年,有的是2年),不過高永和建議,可以將5年的貸款利率平均下來計算,作為比較的基準。
台北大學地政系教授彭建文指出,雖然每家銀行都號稱推出低利的房屋貸款,不過深入了解之後,發現他們其實差異性不大,因為「任何讓人覺得非常划算、有利的房貸產品,通常必須符合特定條件或搭配契約限制。」
所以借款人除了考慮表面的利率水準高低外,也要把其他附帶條款和可能衍生的費用納入計算,才能反映出實質的借款成本。通常利率水準較低的方案,適用的身份條件相當嚴格,一般人大多無法適用,必須搭配相當高的違約金條款。
4.選購面 盤點你的購屋條件
不論是投資或自用,購買套房時都有一些實際挑選的指標,永慶房屋協理陳史翎就特別建議:「郊區的套房,尤其是風景越美、越難到達的越不要買。」因為它的出租率最低。台北大學地政系教授彭建文建議選套房要注意到以下幾點:
1. 購屋資金的規劃
最好是在3~4年之內不會動用的,也就是以定存的觀念將一筆資金放在不動產上面。沒有10年、15年以上的投資準備,實在不適合購買套房。
2. 區位的選擇
套房產品是房地產市場中的稀有產品,不論自住或投資,物件未來的出路和脫手性都相當重要。由於租屋大宗族群多為大學學生、上班族及年輕夫妻,只要觀察租屋者特性、交通建設及區域發展,彭建文建議鎖定「大學學區」「捷運站出口」「辦公商圈」及「新興重劃區」等有穩定租屋需求、或兼顧交通便利性及生活機能的區域,選購中古公寓產品重新裝潢以套房形式出租,將可享受租金高投資報酬率。
3. 安全性和物業管理
小套房由於坪數小,同一層樓擁有戶數較多,使得出入者眾;再加上流動率大,份子也較複雜,最好選擇規劃小坪數產品比例較低的個案,如此往來的住戶較單純,在安全上也較有保障。此外,從實際的銷售率也可一窺其安全性與居住品質,因銷售率不高,管理費收取不足,大樓的管理制度無法正常運轉,進而門禁安全及清潔品質都會受到影響。
4. 公設比和室內格局
購買時若能對公設的面積坪數詢問清楚,才不致平白負擔過多的虛坪。若套房公設比較高,扣除衛浴、廚房、陽台等面積,實際室內可使用的坪數將很有限。另外特別留意套房的通風、採光及空間規劃等。
5. 單價評比
將套房的總價,換算成每坪單價,再與當地房價相比,應注意是否有超價的情形,以免吃虧;房租高低主要看室內空間大小及其規劃而定,坪數較大的套房,並不見得享有較高的租金報酬。
6. 轉手容易度
投資套房的門檻不高,但除非套房產品是座落在交通方便、學生租屋需求大或公司行號群聚的區域,否則,投資套房容易因類似產品多、招租的競爭大而面臨收不到房客或租金不如預期的情況;甚至可能會因為住戶複雜,導致房客的流動率高。
7. 折舊情形
套房的單價會比同地段的一般住家貴上一截,其折舊速度也最快。
5.獲利面 報酬率有多高?
永慶房屋協理陳史翎建議,買套房前最好先想清楚自己買套房究竟是為了投資還是自用,因為它需要比買一般房子,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研究評估,可惜購買套房的人,多是年輕的首購族,在對房地產還不了解時就一腳踏入,最後往往以賠錢收場。
套房是「不穩定買方群聚的產品」,也就是在落成的那刻,賣壓就形成了。台北大學地政系教授彭建文認為,套房是小眾產品,要能順利脫手這種稀有產品,除非降價求售,不然只能等待有緣人。以套房的一級戰區、北市中山區為例,該處的小套房跌幅也最深。因為接手族群一旦遇到資金需求的時候,只能將手上的套房出脫,因此價格比較混亂。而且整棟都是套房的大樓,住戶的品質參差不齊,加上投資客對承租戶的品質無法控制,使得套房的轉手率提高。管理的品質沒辦法維持,就成了房價的致命傷。
而近年來,許多套房商品打著租金報酬率高於定存的口號,不過買方要先評估當地是不是真的能夠維持號稱的租金水準?而且換個角度想,能夠負擔較高租金的民眾,在低利率的刺激下,也會逐漸轉租為買,也就是負擔能力較高的承租方只會愈來愈少,出租率也會降低。
總括來說,彭建文認為,套房的投資報酬率比一般整層的住家稍微高一點,不過也需要依照套房的大小和區位而定。他建議如果要投資套房,應該以長期租金收益為主要考量,如果以短期轉售利得為主的投資客,就比較不適合購買套房。